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坚画作(黄坚作品坐标泉州)

黄坚画作(黄坚作品坐标泉州)起初,没有设定自己要走美术之路,后来决定“换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黄坚毕业于高校美术专业,又一直在高校工作,在泉州艺术圈有着不可动摇的学院派地位。 他,1977年秋参加高考。在农村“广阔天地”战天斗地才半年,就成为“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第一届大学生。黄坚尤记得下乡时,公社转来父亲晚上9点多发出的电报,只有六个字,“速告坚已录取”。当年泉州500多人报考福建师范大学美术高考,最终只有4人被录取。 去年3月19日,黄坚教授《解构经典--黄坚作品选》由福建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成为继《重返经典--黄坚山水作品集》之后又一合集。作品集中的60余件画作,是他近四年来创作的集中呈现。 一样久居安逸的古城,黄坚所谈的话题却把相向而坐的我们,拉往更高更广的国际视野。黄坚希望用思辨的精神,在全球背景下,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讲好“中国故事”。 朋友总赞叹,黄坚是“学者型的画家”。善于写作的黄坚也想过

黄坚画作(黄坚作品坐标泉州)(1)

黄坚画作(黄坚作品坐标泉州)(2)

选择是一种智慧,适当的放弃也是一种明智。和黄坚聊天,会有这样的领悟。

2016年底,黄坚把手头所有工作安排好之后,正式卸任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一职。旁人有不解、有疑惑的,也有为他的主动辞职“壮举”喝彩。

现在,他的身份是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此前,他担任副院长、院长有七年之久。终于,他可以匀出时间自由地创作,更自由地生活。这是他心里一直想要的。

去年3月19日,黄坚教授《解构经典--黄坚作品选》由福建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成为继《重返经典--黄坚山水作品集》之后又一合集。作品集中的60余件画作,是他近四年来创作的集中呈现。

一样久居安逸的古城,黄坚所谈的话题却把相向而坐的我们,拉往更高更广的国际视野。黄坚希望用思辨的精神,在全球背景下,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讲好“中国故事”。

选绘画之路 让更多人懂艺术

朋友总赞叹,黄坚是“学者型的画家”。善于写作的黄坚也想过,如果当年选择文科专业,而没有学美术,现在会怎样?

他,1977年秋参加高考。在农村“广阔天地”战天斗地才半年,就成为“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第一届大学生。黄坚尤记得下乡时,公社转来父亲晚上9点多发出的电报,只有六个字,“速告坚已录取”。当年泉州500多人报考福建师范大学美术高考,最终只有4人被录取。

起初,没有设定自己要走美术之路,后来决定“换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黄坚毕业于高校美术专业,又一直在高校工作,在泉州艺术圈有着不可动摇的学院派地位。

一直从事与美术教育相关的工作,黄坚更喜欢美术教育的话题。 他说,在一些国家孩子很小就进入美术馆,风景区里人反而没有那么多。黄坚曾经到访德国一家美术馆,眼见老师在学生面前比划着画中人的动作。“老师的现场教学,会帮助孩子对绘画作品产生更深的认识。”中国台湾、日本的一些美术馆设有教育的区域,除了欣赏作品,也可以让孩子在其中学习和实践。所以,回到我们身边的美术教育,目光不能停留在美术馆硬件的建设,要一并考虑下一代的审美教育。

当下的艺术 留时代的烙印

黄坚曾在清源山上远距离观望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他要找到答案:拥怀辉煌历史的泉州,究竟为我们的现在留下什么,又要为未来创造什么?

“泉州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有时我在想能否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泉州、思考泉州:在整个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像泉州这样一些三线城市,如何在一种自己历史文化的迷雾笼罩中突破、前进?”

在近年来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黄坚在创作风格中的不断创新。黄坚说,以前人看抽象艺术,可能觉得不适应。时至今日,在许多场合可以看到那样的画风,人们接受度提高了。时代在发展,当下的人不会一直模仿宋朝的画风,创作者应该在作品中留下时代的烙印。

黄坚时常告诉美院的学生,“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家国情怀。” 在全球意识里讲中国故事,他自己也在往这个方向创作。“笔墨宣纸是中国元素的一种载体,创作过程中,中国人独特的思想也会融入作品中。这样作品的内涵本质上就与国外艺术作品有所区别。西方绘画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哲学基础上,所以说,单纯地模仿西方绘画,我们不如外国人的深刻。”黄坚说。正如每个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应该各有形式,不要陷入套路之中。黄坚平日里有各种喜好,泉州花灯、民间雕刻、剪纸、摄影创作,他都有所涉猎,而且集结成册出版。

定个“小目标” 在探索中前行

选择大城市发展,还是坚守泉州家乡,也是早年摆在黄坚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后来他留在泉州,因为“父母在不远游”。“艺术创作需要天才,但我不觉得自己有这种天才。”黄坚谦虚而幽默。立足泉州,但也不能忘记放眼更远。

辞去院长之职后,从行政事务脱身,黄坚立刻自费去美国东部自驾游,参观沿途的博物馆、美术馆。今年年初,还去了法国南部、西班牙做艺术考察。嗅过熏衣草、葡萄园的芬芳,走近梵高、塞尚的遗迹,那些地方风景如画,对于汲取艺术灵感大有裨益。

如今该做的事还得一样认真去做。黄坚说,他总是先把眼前的事做好,他现在计划多看纸质书,多游历,今年会以油画、水彩为主,创作与“东方元素”、“一带一路”相关的作品。“有些人一年挣一个亿是小目标,而我一年几十张‘小作品’,也是小目标。”黄坚笑说,积累下来,可以实现量变。

□作品点评:

在黄坚那里,艺术的初衷经常发生位移。他的艺术语言变化不是旧有观念支配下的浅表游戏。他的努力在于扩大自己的艺术经验,不断接近他要追寻的目的--用自由的手法表达对艺术的理解。

黄坚站在文化角度的艺术见解与他的创作实践并不相悖。当他把自己投身到塑造当代艺术图景的热潮中,当他觉得艺术活动抹上了历史使命感的虹彩时,他自然随着艺术思考的升层,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

----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我觉得黄坚已经开始触动中国画的传统图式,用现代的有点自我的感受方式改变中国画中某些固有的笔法和墨法。他的目的地仍在中国画,他过去对传统的与现时文化的反叛与背弃是在于重新发现。

---- 郑 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吴月芳/文 林良标/图)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