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假如扶苏上位秦朝会二世灭亡吗(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

假如扶苏上位秦朝会二世灭亡吗(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蒙恬的话说的很明白了,一、派公子监军,说明公子身负天下重任;二、使者前来可能有诈,先向皇帝请示,再自杀也不迟。怎奈扶苏仁义,反驳道:“父亲命令儿子自杀,哪有儿子请示的道理”,言毕当场自尽。影视剧中的扶苏与蒙恬影视剧中的蒙恬将军可是,估计秦始皇也没想到,扶苏会因一纸诏书自杀。沙丘宫变后,秦始皇让蒙恬接手兵权,让扶苏继位的遗诏被赵高李斯等人篡改,他们伪造了一份让扶苏和蒙恬自杀的遗诏,派使臣将假遗诏送到上郡扶苏手中,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后大哭,准备自杀。蒙恬将扶苏拦住,并劝道:“陛下还没有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军,这是关乎天下安危的重任啊。如今因为一个使者送了份诏书来,你就要自杀,你怎么知道这不是诡计?”并且蒙恬想让扶苏先去请示一下,秦始皇是不是真有此意,到时候再死也不迟。

假如扶苏上位秦朝会二世灭亡吗(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1)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始皇帝嬴政去世后,其子胡亥继位,为秦二世,因实行苛政,滥用民力,使秦朝统一仅15年便遭覆灭。千百年来,不少人想象,如果当时继位的不是胡亥而是扶苏,能否使秦朝免于速灭的结局?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扶苏的个人性格以及秦朝统一背后存在的危机,本文也将围绕这两个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1.历史上的扶苏是个怎样的人

扶苏,秦始皇长子,为人宽厚,素有贤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嬴政受方士诽谤,盛怒之下,下令将他们活埋。针对始皇帝坑杀术士一事,扶苏犯颜直谏,他说:如今天下初定,边缘地区的百姓尚未归附,这时候用严刑处置他们,恐天下不安,希望陛下明察。“盛怒的始皇帝根本不听扶苏的进谏,并让他前往上郡做蒙恬兵团的监军。

北方苦寒又直面匈奴,乍一看是份苦差事,可换个角度想,又能揣摩出另一番意味。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军功爵制,鼓励耕战,军功成为所有秦人最主要的晋升途径,历任国君无不熟稔军事统御。秦人多尚武,扶苏性格又偏软弱,将扶苏安排在最信任的大将蒙恬身边,这很难说全是贬斥,借机磨练其性格并让他熟悉军务树立威望也未可知。

假如扶苏上位秦朝会二世灭亡吗(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2)

影视剧中的蒙恬将军

可是,估计秦始皇也没想到,扶苏会因一纸诏书自杀。沙丘宫变后,秦始皇让蒙恬接手兵权,让扶苏继位的遗诏被赵高李斯等人篡改,他们伪造了一份让扶苏和蒙恬自杀的遗诏,派使臣将假遗诏送到上郡扶苏手中,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后大哭,准备自杀。

蒙恬将扶苏拦住,并劝道:“陛下还没有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军,这是关乎天下安危的重任啊。如今因为一个使者送了份诏书来,你就要自杀,你怎么知道这不是诡计?”并且蒙恬想让扶苏先去请示一下,秦始皇是不是真有此意,到时候再死也不迟。

假如扶苏上位秦朝会二世灭亡吗(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3)

影视剧中的扶苏与蒙恬

蒙恬的话说的很明白了,一、派公子监军,说明公子身负天下重任;二、使者前来可能有诈,先向皇帝请示,再自杀也不迟。怎奈扶苏仁义,反驳道:“父亲命令儿子自杀,哪有儿子请示的道理”,言毕当场自尽。

以上是现存史料对扶苏的所有记载,从这些零星的史料中,我们大致能勾勒出一个仁义忠君的青年皇子形象,与残暴的胡亥形成鲜明对比,在感叹秦朝的昙花一现时,我们也常常发问,如果当初继位的是扶苏,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

这样的假设并不少见,每当暴君当政,王朝覆灭时,我们也常常想,如果当时换一个明君上台,能否改变国家灭亡的结局?刨去表象,这种问题本质上是在问:一个宽厚仁慈的君主,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运作?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先了解当时秦朝统一的表象背后暗藏的危机。因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那不管谁上台,秦朝也要灭亡。

2.秦朝大一统背后的危机

(1)制度问题引发社会矛盾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沿用法家思想,实行军功爵制,奖励耕战,哪怕只是普通老百姓,只要立了军功,便可加官进爵,没有门槛的军功爵制,让底层百姓有了翻身的机会。且秦国用刑法威慑士兵,战时只可进不可退,退则死,只要你杀敌立了功,哪怕战死沙场,获得的爵位也由家人继承,死后享哀荣。这项制度极大提高了秦国的生产力和军事战斗力,使秦军能横扫六国,所到之处尸横遍野。

假如扶苏上位秦朝会二世灭亡吗(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4)

但是这种制度将秦国塑造成了一个畸形的战争机器,国家的百姓和制度皆为打仗而生。当国家从战争走向和平,军事行动减少甚至停止,百姓的晋升渠道变窄,军功贵族会不会反弹?如果耕战政策不适用需要改革,那原来因耕战政策而获利的勋贵集团能否同意?

要知道,秦灭六国,打了多少仗,封了多少人,军功爵制的改革意味着秦朝军功贵族统治阶级的基本盘崩盘,这触及到大秦所有勋贵的利益,而一个君王,真的有能力与整个国家的勋贵为敌吗?

除此之外,经过连年征战,武人横行,军功爵制的崇尚很容易埋下苛政的种子,阻碍国家走向文治和安定。统一之前,强化武夫当政的制度有利于提高国家战斗力,完成统一。但当国家统一后,就需要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才了,若按照以前的制度,崇尚武力,从军人中选拔官员,让能征惯战的将士担任地方官吏,反而会激化社会矛盾,所以政策还是得改。

假如扶苏上位秦朝会二世灭亡吗(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5)

原来的政策已经不适用完成统一的国家,不停下来百姓无法承受,得改,但是改政策又会得罪原有政策的既得利益者,那这是改还是不改?两瓶毒药,选哪个?

(2)六国贵族虽表面臣服,但复国之心未灭

虽国已覆灭,贵族势力遭受打击,但他们仍处于社会上层,他们人数众多,有文化素养,在各自的圈子还有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其社会感召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秦朝郡县制的执行,使他们失去了以前所有的特权,沦落为一介草民。原有利益被触犯,这必然使旧贵族们成为新政权的敌对势力。

对于新政权的统治者秦始皇,他们不断采用暗杀的手段向其复仇,或借助百姓对旧国的怀念,密谋复国。一旦时机成熟,或出现导火线,他们就会重新聚集反抗秦朝。历史的后续也证明,真正给秦朝致命一击的,正是以项氏一族为首的六国旧贵族。

假如扶苏上位秦朝会二世灭亡吗(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6)

彭城之战

虽然因秦始皇的苛政,苦不堪言的百姓铤而走险,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阶级站起来反抗,但因为一直是普通百姓在主导,所以半年之后他们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最后形成气候的,是以知识分子和官僚阶级为领导核心,能站出来整合所有反抗力量的六国贵族。后来的项羽、张良,便是属于这类人,六国贵族出身,有能力整合资源,并一心复国。

3.扶苏虽有仁心但缺乏君主的雄才大略

扶苏仁义,但是一个开明的君主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若是生在盛世,大概率能守住家业,当个守成之君,但面临秦朝这个摊子,扶苏未必有这个能力。手握国家三十万重兵,有大将军蒙恬扶持,他还能因一纸诏书而自杀,能被一个看起来不太高明的手段干掉,足以说明扶苏缺乏政治头脑和君王魄力。

假如扶苏上位秦朝会二世灭亡吗(能否使秦朝国祚绵长)(7)

影视剧中的扶苏

当然,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扶苏继位,大概率会实行仁政,轻徭役,减轻百姓负担,行休养生息政策,这符合他的性格。那在大问题上呢?比如国家制度,利益跟军功挂钩,要动这制度就是动秦朝基本盘,秦始皇尚不能跟他的利益集团作对,更何况是扶苏。

再说六国贵族,行休养生息之策固然能使百姓生活过的更好,普通百姓只要日子过得下去,就不会生事。但是六国贵族不一样,不管秦朝是否有给他们应有的利益,他们的存在始终是帝国的隐患,一旦社会不稳定,出现导火线,他们就会揭竿而起。我们也知道,扶苏宽厚仁慈,大概率不会把六国贵族赶尽杀绝。

在秦朝这样的时代,需要一个能震住天下和敢于变法的雄主,但历史并未给我们展示扶苏具备雄主的魄力和手腕,以扶苏软弱且缺心眼的性格,最多也只能减缓秦朝灭亡的速度。

总结

人们总热衷于想象“明君救国”,王朝更迭时,总有人打着“贤人”的旗号发动叛乱,所以只要“仁慈的君主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不消失,那么每当暴君当政,王朝覆灭时,“扶苏”就会换个名字再次出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