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美岱召是一座寺。明万历六年,阿拉坦汗将藏传佛教引入,灵觉寺便成为藏传佛教弘法中心。因此,灵觉寺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作为大明“金国都城”,蒙古土默特主阿拉坦汗与他的王妃三娘子,把灵觉寺作为皇城,居住于此。美岱召是一座城,一座不太规则的方城。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因圈围着坚固的石头城墙,所以也被称为石头城。城墙高约5米,城垣四角设有重檐角楼。南墙居中开启一道门,城门上镶嵌着一块石匾,石匾上镌刻着“泰和门”,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落款为“大明金国”。万历三年,受封顺义王的蒙古土默特主阿勒坦汗(俺答汗),在土默川上建成了第一筑城寺,起名灵觉寺,朝廷赐名福化城。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1)

农历五月十三,是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庙会。美岱召庙会是纪念俺答汗皈依佛教而举行的灌顶法会,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打开电脑,翻出曾经去美岱召的图片,那一次奇异之旅仿佛就在眼前。

应该是在2016年的正月初八,是在从土默特左旗前往土默特右旗的路上,忽然看到路旁立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美岱召”标牌,心里一动,立即决定下车前往美岱召一观。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2)

美岱召是一座城。美岱召是一座寺。

美岱召是一座城,一座不太规则的方城。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因圈围着坚固的石头城墙,所以也被称为石头城。

城墙高约5米,城垣四角设有重檐角楼。南墙居中开启一道门,城门上镶嵌着一块石匾,石匾上镌刻着“泰和门”,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落款为“大明金国”。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3)

万历三年,受封顺义王的蒙古土默特主阿勒坦汗(俺答汗),在土默川上建成了第一筑城寺,起名灵觉寺,朝廷赐名福化城。

作为大明“金国都城”,蒙古土默特主阿拉坦汗与他的王妃三娘子,把灵觉寺作为皇城,居住于此。

美岱召是一座寺。明万历六年,阿拉坦汗将藏传佛教引入,灵觉寺便成为藏传佛教弘法中心。因此,灵觉寺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4)

正月初八,城寺关闭。待要城门开启,需得等到正月十五之后。

仰望着城门里隐约可见的檐角,我久久地站在泰和门前不肯离去。我不甘心就这样与这座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刹擦肩而过。

等待,总是漫长的。有些等待,终是空等;有些等待却不枉一片苦心。

我终于等来了一名值班的工作人员。当她听说我远道而来,并为我打开侧面的一扇小门那一刻,我忽然想,一定是我的挚诚敲开了这扇古老的门,才使我得以有缘走进这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古刹都城。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5)

美岱召并不是很大,有太后庙,乃迥庙、老君庙。大雄宝殿建在1米高的台阶上,其中的佛殿和大经堂相联,建筑风格和布局融合了汉、蒙、藏三个民族的特色。琉璃殿是一座3层楼阁式的大殿,高大雄伟,琉璃盖顶,三重飞檐四,周绕廊。泰和门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平列着十八罗汉庙和观音殿。粗壮浓密的古松,参差在建筑之中,使整个城寺顿添一种静穆苍然之感。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6)

漫步在寂静的美岱召内,我仿佛是在徐徐展开一部恢宏的历史长卷。无论从民族关系还是从宗教角度,无论是从建筑构造还是壁画艺术,在我看来,美岱召都是历史留给今天的我们的一块瑰宝。

站在民族关系的角度,作为大明“金国都城”的美岱召,忠实地记录着土默特主阿勒坦汗与他的王妃三娘子,结束了自明初以来蒙汉长达200余年的战争局面,长城内外出现了空前的祥和景象。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隆庆和议”所带来的结果。随着蒙汉互市,蒙汉文化也得到了融合发展。

美岱召的太后庙中供奉着三娘子的骨灰。有史料称,明蒙有此和谐,实三娘子之功。这位才貌卓越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女子,深得阿拉坦汗的信赖,成为阿拉坦汗基成大业的左膀右壁。阿拉坦汗就是采纳了三娘子的建议,与大明建立起友好往来。阿拉坦汗死后,三娘子依旧继续执行与明朝友好往来的政策,维系了土默特部与明朝40多年和睦相处的安定局面。

明代文学家穆文熙赋诗赞道:少小胡姬学汉妆/满身貂锦压明当/金鞭娇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

与明朝建立了互市关系,阿勒坦汗又重建起一度中断了的蒙藏关系。1578年,阿勒坦汗与格鲁派藏传佛教领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举行会谈。在这次会谈中,阿勒坦汗正式接纳了格鲁派藏传佛教。阿勒坦汗赠给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称号。“瓦齐尔达喇”是梵文,意为“执金刚”。“达赖”蒙语大海之意。

索南嘉措得到了达赖喇嘛的称号,又向上追认了两世,自称三世达赖。从此,格鲁派藏传佛教,兼带着天文、历法、藏医、建筑、艺术、宗教哲理等知识,在内蒙古广大地区得以传播光大。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7)

三世达赖去世后,他的转世灵童便是阿拉坦汗的曾孙云丹嘉错,即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错出生于美岱召苏卜盖村。从此,美岱召便成了内蒙古地区土默特部落喇嘛教的中心。

美岱召的大雄宝殿就是当年喇嘛们念经聚会的场所。殿内四壁绘画,从腰线一直抵达天花板,需得竭力仰视,才能看得分明。仰望着那些色彩艳丽的壁画,我感到自己仿佛走进了绘画艺术的天堂。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8)

其实,美岱召所有的建筑内都绘有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绘。这些壁画气势恢宏、构图丰满,绘制时代为明晚期和清早、中期。因绘画年代不同,壁画呈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及绘画风格。

因时间关系,我没能将壁画详尽地阅览,因此,也就无法深究美岱召壁画的艺术价值。然而,尽管只是匆匆一览,我依然能透过那艳丽的色彩及生动的情节,寻找到内蒙古土默特发展状大期间的宗教、文化、经济、民俗、政治的走向。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9)

离开美岱召已有一年之久,如今再回望大青山下、黄河岸边,那个“人佛共居,城寺一体”的美岱召,回望那些精美的壁画,我恍然醒悟,文化是什么?文化应该是过往的历史、民俗、宗教、人文、经济,多元的综合体。而推动一个地区走向繁荣的,必然是文化的作用。美岱召,便是一个最好的实证。

传说中的大理阿紫(阿紫走丝路l大青山下的美岱召)(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