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败家的孩子(最悲情的败家子)
最败家的孩子(最悲情的败家子)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坐稳父亲的交椅,李兆会首先将准星瞄向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的辛存海,他是除了父亲之外在公司资历最老的人,利用家族势力将他调离公司核心,让他安心养老。解决外部矛盾后,便是内部矛盾。令这群老狐狸出乎意外的是,这个毛头小子有几分他爸的硬派和头脑,对待居心叵测的公司老员工寸步不让。不仅没有被那些在公司扎根多年的叔伯辈们架空,反而将那些老狐狸的势力清理的干干净净,将他们治的服服帖帖。李海仓被刺杀的时候是2003年,那天他正在办公室里像往常一样处理着事务,这时候一个叫冯引亮的男人带着杀气闯进了他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反应,一声巨响划破了办公楼的寂静,那个男人举起自己手中的枪,对着李海仓的胸膛猛开一发,将他的生命瞬间终结。原来,冯引亮当年将自己作为造纸厂的土地卖给了李海仓,交易成功了,冯引亮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将土地卖的便宜了,于是就想要从李海仓处再捞一笔。作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李海仓
当23岁仍在远在千里之外的李兆会接到来自家里的跨洋电话时,他精彩的人生才真正拉开了序幕,而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在前面等待着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电话里说,父亲李海仓在办公室里被人用枪击中身亡,来不及悲伤,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赶紧收拾打包了行李,在万尺的高空重新思考人生的轨迹,奔赴祖国的土地,却只为参与未曾来的及见最后一面的父亲,去接受父亲留下的事业。
如果李兆会只是一个普通民营企业之子,那其父亲被手枪击杀身亡的事件不会在社会舆论中掀起怎样的浪花,但他不是。他是李海仓的独生子,是当时山西首富的儿子,更是全国最大民营钢铁厂“海鑫钢铁”的第二代掌门人――李兆会。
其父亲李海仓本身的故事也颇具有传奇色彩,他并没有自己的儿子幸运,诞生于一个富贵之家。李海仓可谓说是白手起家,在没有任何势力背景的情况下,从一个小小的榨油厂工人成为资产百亿的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一笔一笔拼搏闯出来的成绩。除去商业,李海仓还历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叱咤在官场与商场的他,在当地的民众眼里是不折不扣的响当当的人物。
李海仓被刺杀的时候是2003年,那天他正在办公室里像往常一样处理着事务,这时候一个叫冯引亮的男人带着杀气闯进了他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反应,一声巨响划破了办公楼的寂静,那个男人举起自己手中的枪,对着李海仓的胸膛猛开一发,将他的生命瞬间终结。
原来,冯引亮当年将自己作为造纸厂的土地卖给了李海仓,交易成功了,冯引亮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将土地卖的便宜了,于是就想要从李海仓处再捞一笔。作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李海仓理所当然的拒绝了他的请求。谁知冯引亮心中萌生恶念,带着自己做的一把土枪将李海仓击毙,其后也用这把土枪终结了自己的性命。
回国后的李兆会自然要接过父亲的集团,俨然有几分太子爷登位的意思,但他却很清楚,等待他的并不是简单生意内容,而是集团内部的势力抗衡。可是还在读书并未曾处理过公司事务的李兆会毫无经验,公司里那些元老们都等着看他的笑话,甚至都在背后发出狰狞的笑容,想趁在公司不稳定的情况下,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令这群老狐狸出乎意外的是,这个毛头小子有几分他爸的硬派和头脑,对待居心叵测的公司老员工寸步不让。不仅没有被那些在公司扎根多年的叔伯辈们架空,反而将那些老狐狸的势力清理的干干净净,将他们治的服服帖帖。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坐稳父亲的交椅,李兆会首先将准星瞄向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的辛存海,他是除了父亲之外在公司资历最老的人,利用家族势力将他调离公司核心,让他安心养老。解决外部矛盾后,便是内部矛盾。
李兆会先是将五叔李天虎“逐出”海鑫,然后把和自己关系亲密的六叔调进权力核心,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培养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分支。
虽然在海外也是超级富二代,李兆会并没有荒废学业,只顾吃喝玩乐,学到了真本领。他以更加广阔的视角看到了传统钢铁业的发展前景,当其他钢铁公司仍然埋头炼钢的时候,他将目光投向了回报率高的产业。
他将本来单一的钢铁厂,发展成为集焦化、发电、水泥、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在短短的几年内,李兆会就在父亲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大的成绩,成为了亿万富翁,也是山西首富。,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和投资是正确的。2008年之后,中国的钢铁行业陷入了“产能过剩”的泥潭。当时中国经济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指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达到2亿吨,按照每吨钢材产能投资5000元计算,中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浪费达1万亿元之多。
当其他钢铁厂面对上面颁布的政策而纷纷亮起红灯时,李兆会在海鑫集团的办公室里安坐如山,并没有像其他的公司经营者一样走入尴尬的境地。毫无疑问的,李兆会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不仅让海鑫安全的度过了危险期,还不断地将海鑫发展壮大,曾经有人评价他为“中兴之子”。
抛去商人的身份李兆会的感情生活也有几分故事色彩,不同于其他富家公子的花天酒地,李兆会只迎娶了一个女人,并给她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李兆会的妻子是华谊二线车晓,曾经参演过非诚勿扰中的“性冷淡”。车晓无疑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美人,大眼睛,高鼻梁,精致的五官,由于出生在军队大院,有着出众的气质和家庭背景。
而李兆会其貌不扬,令人总有点美女与野兽的感叹。但这丝毫不曾影响他们的感情,在举办婚礼的时候,李兆会不仅拒绝了收礼物,还给每一个参加的来宾准备了500元的大红包。这样风光的婚礼名震一时,使李兆会的名字被更多人知晓。
但是这段风光一时的婚礼并未曾维持多久,他和车晓的婚姻生活就走到了尽头,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他的事业也开始走了下坡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李兆会,有的是年轻人的聪慧头脑,相信资本的力量,却忽略的势力与权势,并未曾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
海鑫集团接连被查出债券套现、造假账、偷逃税款的一系列问题,将李兆海一瞬间推向风口浪尖,连银行都不再通过他的贷款申请,李兆会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墙倒众人推”的情景也落在他的身上,深深的感受了人情世故的薄凉。
终于,曾拥有上万名员工、纳税额占全县60%的“万亩钢厂”的海鑫集团,在最后一个钢炉的火星熄灭时归于静寂。为了偿还债务,李兆会不得不放弃奢侈的生活,出售了自己的私人飞机,从此在人们心中的再也不是那个富家子弟的潇洒气派,有的只是亿万财富消失后的狼狈心酸。
曾经在他的工厂里工作,口口声声喊他老板的员工如今都已对他嗤之以鼻,因为他,让他们失业,失去了养家糊口的工作。从奢入简难,从简入奢易,当献媚变成嘲笑,李兆会成了别人眼中败光家业的无能子弟,沦为笑柄。
至此,“山西煤老板”李兆会的故事辉煌不再。没有人能准确评论他的功过,他也只是一普通人,在父亲猝然离世时接手,也带着集团不断发展,他或许不是一个极度成功的企业家,但他绝不不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富二代。
文/笙箫尽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