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划臂技巧和转体(自由泳划臂到底怎么划)

之前碰到过很多朋友问我关于自由泳划臂的问题,有些朋友会说自由泳划臂怎么才能走s型划水路线,有些则问自由泳划臂动作到底是曲肘还是直臂?更有些朋友因为问了太多的人关于这个问题,最后直接摸不着头脑了,到底该怎么划,都是各执一词,根本无法达到统一。

我们就从最初的自由泳划臂动作开始说起,其实自由泳划臂最初时候就是最简单的直臂划水,由于我们手臂结构的原因,直臂划水时,以我们的肩部为肘,手臂的划水路线成弧形,所以,在划水过程中我们的手掌所接触的划水路线最长,小臂其次,大臂的划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在发力时由于力臂过长,肩部承受的压力过大,所以在发力时就会容易疲劳。所以,这种划臂方式注定要被淘汰。

第二种,s型划水,这个划水动作是一个美国大学教练发现的,他发现s形划水路线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静止的水,而且在划臂过程中,这种划水路线有助于运动员抓到更多的水,从而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划水效果,而且推水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于是,这种划水方式很快取得了成功,直到现在都有很多业务爱好者在运用这种划水方式,而且这也是很多教练所推崇的划水方式。

第三种,I型划水,其实就是屈臂高肘直线推水,这种方式是在自由泳不断的迅速发展中发现的,这种推水方式,由于手掌以及小臂内侧和大臂成几乎垂直角度,这个动作极大的增加了划水时的对水面积,而且在划臂时先曲小臂,然后再向后推水的动作极大的增加了向后划水时的推水距离,所以这个划水形式在推水量上要大于s形划水,有效推水距离大大增加,但是实际划水路线要要短于s型划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划水时间,加快了划水速度,增加了划水频率。而且在划水时由于手臂直接在身体下方向后划水,这就使得身体下方产生了一股波浪,这股波浪可以将下半身托起,从而身体就像滑板一样在浪头上向下滑行,这就是自由泳中的on the wave,所以这个划水方式在澳大利亚游泳名将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一举破了800和1500自游泳的世界纪录。而且,现在的自由泳运动员几乎无一例外的的都是用这种划水方式。
但是,虽然第三种划水方式更加高效,但是三种方式各有优点,直臂划水更能够让初学者体验到压水的感觉,而s型划水能够有效的提高手臂的水感,能够感受手臂划水时的抓水效果,所以,在初学自由泳时,很多教练仍然会采用这两种所谓的过时动作进行教学,其实有他们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