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其一生是孤独的(人生而孤独)
人终其一生是孤独的(人生而孤独)爷爷拉尔夫一生平淡,平时喜欢吹吹牛,身上一股大蒜味,还因为自己的恶趣味,喜欢大冬天跑去冬泳,74岁死于肺炎。她的一家都很奇葩。她的父亲诺尔是做茶包的,整日做着重复的工作,没事喜欢坐在小屋里对着自己收藏的死鸟标本独酌。再有一点,本片在取材上高度契合了如今社会的一个痛点——少年暴力。细分下来,又可分为校园暴力以及那部存有缺憾,被网友戏称为《未成年人渣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条款。相关话题可以说各种讨论及挖坟,也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情绪宣泄窗口,不可以说不是好事。试想一下,假如这个片子没有上映,那么大家只能隔着屏幕,独自孤独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关于孤独的电影——《玛丽和马克思》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澳大利亚,玛丽·丁寇是个善良的小女孩,她的额头有一块粪便色的胎记。她受人排挤,没有朋友,只爱和自己做的玩偶玩。她的父亲诺尔是做茶包的,整日做着重复的工作。她很普通,像很多人一样,长大后嫁个
根据11月1日早间的票房数据,阔别观众两个月的校园电影《少年的你》热度渐褪。新上映的两部电影占据了榜首的位置,分别是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的新片《天气之子》以及一部极具怀旧气氛的美国大片《终结者:黑暗命运》。
根据豆瓣评分来看,《天气之子》豆瓣评分7.3,而《终结者:黑暗命运》豆瓣评分却高达7.7。然后是猫眼票房预测的数据,《天气之子》3.84亿,《终结者:黑暗命运》4.16亿,两部影片远低于第三名《少年的你》8.65亿的目前票房,12.73亿的预测票房。相比于两部新片,《少年的你》仍将会以他现象级的话题热度占据接下来一周票房榜靠前的位置。
今天我本来想单独介绍(剧透)分析这部影片的,但考虑到其中一些“融梗”等不稳定的舆论走向因素,且目前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定论,我也就不妄加评论了。不过主创团队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周冬雨可以凭借其演技预定影后了。
再有一点,本片在取材上高度契合了如今社会的一个痛点——少年暴力。细分下来,又可分为校园暴力以及那部存有缺憾,被网友戏称为《未成年人渣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条款。相关话题可以说各种讨论及挖坟,也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情绪宣泄窗口,不可以说不是好事。
试想一下,假如这个片子没有上映,那么大家只能隔着屏幕,独自孤独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关于孤独的电影——《玛丽和马克思》
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澳大利亚,玛丽·丁寇是个善良的小女孩,她的额头有一块粪便色的胎记。她受人排挤,没有朋友,只爱和自己做的玩偶玩。她的父亲诺尔是做茶包的,整日做着重复的工作。她很普通,像很多人一样,长大后嫁个“王子”,住大房子,生一堆娃,养一条狗。然而她养了一只从路边捡来的公鸡伊索(货车上掉下来的)当宠物,只因为它很像电视里的卡通角色,而且想着它终有一天会下蛋。她像很多小孩那样,会去猜小孩子是怎么来的,她的答案是:可能在啤酒里。
她的一家都很奇葩。她的父亲诺尔是做茶包的,整日做着重复的工作,没事喜欢坐在小屋里对着自己收藏的死鸟标本独酌。
爷爷拉尔夫一生平淡,平时喜欢吹吹牛,身上一股大蒜味,还因为自己的恶趣味,喜欢大冬天跑去冬泳,74岁死于肺炎。
她的妈妈喜欢抽烟而且嗜酒,就连食物里都放酒(黑暗料理),整天颤颤巍巍,喜欢做食物时听广播。喜欢占小便宜,把超市里的东西放在裙下带走。(裤裆藏雷说的就是你吧!)
本片另一个主角马克思·霍洛维茨(只是同名,没别的意思,以下称马叔)住在纽约,一个充满暴力和肮脏的繁华都市,没你想的那么好,一切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包括拥抱。
(宣传标语和自由的枪击)
(现实)
马叔一人独居,年老色衰,整日看电视打发时间。和玛丽一样,只会和自己做的玩偶一起玩,还喜欢把抓到的虫子放进小瓶子里。马叔有社交恐惧,害怕与人对视,一有需要让人焦虑的事需要缓一天才会去解决(而且速度很快),平时只靠着信件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
(玛丽和马克思的玩偶)
他们都爱吃,他们都爱睡,他们都是孤独的。然后,他们相遇了,通过信件。
玛丽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喜好和家庭以及对于世界的看法写了上去。马叔的回信中,他也阐述了他小时候他妈妈解释自己是怎么来的,也说了一些关于他的生活。譬如他的心理疾病,养了一只鹦鹉,一条鱼·,一只瞎了一只眼的流浪猫以及很多蜗牛作为宠物。他的父亲一早抛弃了家庭,母亲在他六岁时自杀。因为孤单,他还幻想出一个人格陪他。他44岁,身高1米8,却身材臃肿,换过很多工作,不相信上帝,买只买同一套号码,还是不大可能中奖的那种号码。他的一生很传奇,去过法庭,参过军,还入过共产党(假如出事在美国可大可小)……他左右眼睛可以看不同的东西。最后,他还讨论了一下高热量食物,提到了自己去过避孕套厂上班的经历(没用过),随后附赠了一张自己的大头照。(看到这里,我感觉他活脱脱是第二个“阿甘”)
玛丽的母亲则不太接受这个可能会猥亵她女儿的家伙,于是在回信中,地址变成了对面在二战中失去双腿的奶奶。两个人都是孤独的,玛丽的外表,着装,发型都是被旁人嘲笑的点,她希望被别人嘲笑这件事能够得到解决。
玛丽的回信勾起了马叔很多回忆,也给了一些建议,就是试着美化自己的缺陷,学会礼尚往来。马叔平时吃的都是传统食物(换我们大概就是天天只吃馒头或饺子),他也有困扰,那就是如何减肥。他的邻居眼神不大好,却时常照顾他,还给他炖汤。他只有三个愿望:交朋友,吃不完的巧克力以及凑完整一套玩具。
照着马叔的方式,玛丽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她用心分享着她遇到的人和事,唯独对于“性”的认知,依旧“魔幻”,这让单身多年的马叔“精神恍惚”,甚至是恐惧,因为他对爱情一无所知。自从有一次他送给一个女生不合时宜的礼物之后,他一直对这事心存畏惧。他可以解答很多深奥的问题,唯独解答不了爱情,甚至为此住院八个月,这也给收不到消息的玛丽很大打击。
在这之后,马叔生活似乎恢复了平静,除了一些不可控因素:空调无预兆掉落砸死一名哑剧演员,却因自己的疾病免于牢狱之灾;自己的中了奖,从而实现了所有的梦想。金钱也改变了与他相关的很多人的命运。马叔的那个始终在他思想角落读一本《唤醒巨人》的幻想出来的人格,也离开了马叔。而玛丽则一直在存钱,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马叔在信中说出了自己的缺点:1、只能理解字面意思;2、看不懂别人的表情;3、写字很丑,过分敏感同时笨手笨脚;4、太喜欢解决问题;5、表打不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在医生等人看来,马叔身患残疾,但马叔却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毛病,只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别人不同罢了。他渴望流泪,对于一直以来强吻他的马娇丽(以下称“马大姐”),他也终于有了应对的勇气。
玛丽把自己的眼泪收集起来,寄给了马叔。(其实他们还一直互相寄送自己喜爱的食物)他们就这样一直保持着笔友关系,互相讨论着,思考着。时光荏苒,玛丽的父亲退休后不久在海边探测金属时被巨浪卷走。
之后,玛丽上了大学,虽然依旧不是那么受欢迎,但她去做了手术,告别了那个长久以来困扰她的胎记。可是,这也并没有改变她面临的。好在,马叔在一次无意的机会,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玛丽的母亲因误喝了毒药,一命呜呼。葬礼上,口吃的邻居也终于表达了心意,后来他们结婚了。巧合的是,老公也有一个新西兰的笔友。
玛丽攻读的专业,也正好是和马叔有关的精神病专业。长期的交流,使得其在学术研究上如鱼得水。出版的相应书籍,也一并寄给了马叔,并允诺将其一半的版权费用赠予马叔。
然而,马叔却十分生气。本来想回信一封,表达自己的愤怒,最后他把打字机的M键给拽下来,寄给了玛丽。玛丽心领神会,销毁了自己的著作,靠着廉价雪莉酒麻醉着神经。老公达米也离开了她,她也近乎于自杀。
马叔最终还是原谅了她,给她寄去了原谅的包裹。她却喝下了安眠药,还准备上吊自杀,全然不知她已经怀孕了。就在这时,有人敲门了,是那个几十年都不曾走出家门的邻居,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惧,玛丽得救了。
信上说,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就连自己也必须要接受自己的缺点。故事的最后,玛丽也没能和马叔真心攀谈,成为了彼此永远的遗憾。
喜欢本文章记得点赞,转发评论哦!加群合作请搜索dybh1895回复后台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