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尼泊尔神秘佛国(尼泊尔加德满都游记)
行走尼泊尔神秘佛国(尼泊尔加德满都游记)卫斯理小说《头发》背景就发生在尼泊尔,电影《卫斯理传奇》也在尼泊尔取景,神秘的尼泊尔为影片增色不少因为地处喜马拉雅山中部南麓,受到印度洋温暖季风的影响,尼泊尔远比西藏自治区来的温暖舒适,自古以来,很多印度人便移居尼泊尔,尼泊尔中部的加德满都谷地,没有北部的严寒,没有南部的酷热,自古就成为了尼泊尔的天然中心,根据印度传说故事《往事书》记载,传说这儿原本是一个大湖,野草丛生、烟波浩渺的大湖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佛教神话传说的文殊菩萨来到了这儿,发现是一个好地方,在今天的富尔柯基山和卡特瓦尔达哈山之间劈开了一个峡谷,湖水排出去了,这个山谷便适合人类住下来了,但湖中一个大蛇王不愿意离去,加德满都人就把它供奉起来,今天还有供奉蛇王的节日,成为加德满都的守护神。这个佛教神话传说显然是佛教传入尼泊尔后的产物,但加德满都崇拜文殊菩萨确实是不假的,这儿有很多文殊菩萨的佛寺,还有他的狮子坐骑的雕像,和中国文殊菩
要说中国最陌生的邻国,大家想到哪个?或许尼泊尔应该拥有一票,在很多人眼中,这个国家十分神秘,对于它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其实,尼泊尔和中国历史的关联早就千丝万缕,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同时嫁给松赞干布的还有尼泊尔的公主。元朝时期,忽必烈从尼泊尔招募了很多工匠建造藏传佛教建筑,妙应寺白塔就出自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之手,成为北京仅存的元代建筑之一。18世纪后期,乾隆帝“十全武功”的收工之作就是击败了侵犯中国的尼泊尔廓尔喀王国。尼泊尔早已经和中国历史密不可分了。
前年有幸去了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今天带领大家走进最陌生的邻国中,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神秘雪山王国,古老的尼泊尔
首先介绍下,尼泊尔这个国家,它位于中国与印度的中间,是一个南亚雪山王国,因为境内雪山很多,而且风景优美,被誉为“亚洲的瑞士”,尼泊尔这个名字的由来来源于此,在加德满都居住的尼瓦尔人把自己的国家称呼为“尼泊尔”,“尼”的意思是“中间的”,“泊尔”的意思是国家,“尼泊尔”这个词就是表示“中间的国家”的意思,意思是位于中印之间。
尼泊尔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接壤,中尼边界长达一千一百余里,这么长的边界线,主要由喜马拉雅山作为天然的分隔,因此长期以来,由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阻拦,尼泊尔和中国的交流十分稀少,大多和南部的印度交流,虽然尼泊尔靠近印度,但它绝对不是从印度分离出来的巴基斯坦或者孟加拉国,千年以来,尼泊尔从未属于过印度,一直是独立发展的,这一点和印度南部的岛国斯里兰卡很为相似,所以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尼泊尔地图
由于地处广袤的中印之间,尼泊尔显得非常得狭小,但其实尼泊尔面积并不小,将近1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1.5个韩国那么大,如果把尼泊尔放在欧洲来看,它居然相当于荷兰、比利时、瑞士、丹麦四国面积的总和,和四国总人口5000万人相比,也只有一半的人口。虽然尼泊尔被誉为“亚洲的瑞士”,但长期以来的交通闭塞让它十分贫困,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它的人均生产总值只有斯里兰卡的四分之一,还不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柬埔寨这些国家,近年来,它积极融入中国朋友圈,经济得到显著增长,虽然贫困,但尼泊尔人很幸福。
因为地处喜马拉雅山中部南麓,受到印度洋温暖季风的影响,尼泊尔远比西藏自治区来的温暖舒适,自古以来,很多印度人便移居尼泊尔,尼泊尔中部的加德满都谷地,没有北部的严寒,没有南部的酷热,自古就成为了尼泊尔的天然中心,根据印度传说故事《往事书》记载,传说这儿原本是一个大湖,野草丛生、烟波浩渺的大湖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佛教神话传说的文殊菩萨来到了这儿,发现是一个好地方,在今天的富尔柯基山和卡特瓦尔达哈山之间劈开了一个峡谷,湖水排出去了,这个山谷便适合人类住下来了,但湖中一个大蛇王不愿意离去,加德满都人就把它供奉起来,今天还有供奉蛇王的节日,成为加德满都的守护神。这个佛教神话传说显然是佛教传入尼泊尔后的产物,但加德满都崇拜文殊菩萨确实是不假的,这儿有很多文殊菩萨的佛寺,还有他的狮子坐骑的雕像,和中国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遥相辉映,颇为有趣。
卫斯理小说《头发》背景就发生在尼泊尔,电影《卫斯理传奇》也在尼泊尔取景,神秘的尼泊尔为影片增色不少
尼泊尔史前就有人类居住,由于尼泊尔考古学的落后,目前仍然有众多谜题没有解决,卫斯理的小说《头发》中就描写了神奇的尼泊尔土著人,目前尼泊尔有100多个民族,还有十几个未定性的民族,和人种熔炉的印度不同,尼泊尔的民族很少互相通婚,因此保留了很多蒙古人种的民族,比如善于登山的夏尔巴人,每个攀登喜马拉雅山的人都要聘请一个夏尔巴人作为向
善于登山的夏尔巴人据说是西夏人的后裔
由于长期和印度交流比较多,印度没有史书的传统,尼泊尔的古代历史和印度一样,记载非常少,大多保留在歌谣、传说中,传说加德满都山谷中,有一个叫做基拉特的王朝,也叫作“克拉底王朝”,这个王朝的第一任国王来自于印度,在印度神话史诗中有过记载,叫做亚拉姆巴,这人在北印度邦国林立的时候参加过一场战争,后来就成为了尼泊尔加德满都最早的统治者,他带领的北印度移民打败了这儿原有的“阿西尔王朝”,建立了基拉特王朝。基拉特王朝统治了好几百年,时间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4世纪,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殷商王朝时代一直到南北朝时代,这么漫长的时代就一个王朝,显然不太可能,但没有其他的记载了。
这个王朝持续了1000年,这1000人除了前几位国王以外,尼泊尔的历史均无可考,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王朝初期,著名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在今天尼泊尔南部的蓝毗尼,他的传教生涯也来过了尼泊尔,宣传佛法,并且招收了1350名弟子,其中著名的有大目连、阿难陀等罗汉,他居住的地方就是斯瓦扬布山。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并不在中国的西藏地区,而在尼泊尔,就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兴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斯瓦扬布纳特寺,这座寺庙位于加德满都西边4公里处,在这里能够看到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的全景,景色十分壮观。
公元前三世纪,几乎统一印度半岛的阿育王弘扬佛法,也带着他的女儿,弘扬佛法者恰鲁马蒂来到了尼泊尔宣传佛法,他来到了佛祖的诞生地蓝毗尼,在这儿建立了一个阿育王石柱,来到了加德满都谷地中的帕坦城,修建了一座佛塔,并把女儿嫁给了加德满都王子,今天阿育王佛塔还伫立在帕坦的杜巴广场中,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可以说,尼泊尔的早期历史就是一部佛法的历史,幸运的是,它得到了佛祖释迦牟尼和卫法者阿育王两位杰出人物的垂青,这是绝无仅有的,佛教就此在尼泊尔扎根,直到今天。因此,加德满都又被誉为“神比人多的地方”,电影《奇异博士》虽然改编很大,也是来到加德满都学习佛法。
中世纪,尼泊尔信史的开端
尼泊尔早期历史大多是神话传说,直到李查维王朝时期开始,尼泊尔才有了历史记载,据说这个王朝最早在印度东北部的比哈尔邦,他被印度王舍城的国王贾塔萨特鲁击败了,转而征战尼泊尔,征服了尼泊尔众多神话传说中的王朝,建立了李查维王朝,王朝统治时期,
尼泊尔成为整个南亚的佛教中心,和南方的斯里兰卡南北呼应,到了国王马纳德瓦时期,李查维王朝达到了全盛,领土第一次越过加德满都谷地,几乎覆盖了尼泊尔一半的国土,到达了喜马拉雅山,他吸收了印度的封建文化,成为尼泊尔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国王,从这个时期开始,尼泊尔进入封建社会。那么,那个时候的邻国中国是什么时期呢?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南北朝对峙的时期,北魏和南朝宋南北对峙,而在广袤的青藏高原,羌塘还荒无人烟,青藏高原的西北部有神秘的象雄王国,后来声名鹊起的吐蕃王朝还没有兴起,可以说,尼泊尔在南亚比较早进入了封建社会,社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李查维王朝鼎盛时期的国王名叫阿姆苏·瓦尔玛(Amushu-Varma),统治长达40年之久,这一时期,尼泊尔国家比较安定,他对于尼泊尔的历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早期他在印度游历,当时印度的佛教已经衰落,他成为了一个印度教徒,同时也敬仰佛教,从他开始,尼泊尔渐渐接受了印度教,并且长期和佛教并存,直到今天,尼泊尔的印度教寺庙和佛教寺庙往往不可分,这种两教并存的奇妙景象就来源于他。中尼交往就是从他开始的,他将自己的女儿布里库蒂(Bhrikuti)嫁给了吐蕃王朝的开创者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一起,这位尼泊尔公主为中尼友好作出了杰出贡献,从这时开始,中国历史书才第一次记载了尼泊尔,所以和许多从中国历史书中找记载的国家不同,尼泊尔早期的历史,中国并没有任何记载。
吐蕃为了欢迎文成公主入藏,修建了大昭寺。为了欢迎尼泊尔公主则修建了小昭寺
李查维王朝时期,唐朝的玄奘和尚西天取经,来到了尼泊尔,在《大唐西域记》中,第一次记载了尼泊尔的景象,这一极其珍贵的记载曾经被50年代的尼泊尔誉为“国宝”,这是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尼泊尔的记载。《大唐西域记》记载:
尼波罗国。周四千余里。在雪山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山川连属。宜谷稼多花菓。出赤铜、犛牛、命命鸟。货用赤铜钱。气序寒烈。风俗险诐。人性刚犷。无学艺。有工巧。邪正兼信。伽蓝天祠。接堵连隅。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外道异学。其数不详。王刹帝利。栗呫婆种也。志学清高。纯信佛法。近代有王号鸯输伐摩。硕学聪叡。自制声明论。重学敬德。遐迩着闻。都城东南有小水池。以人火投之。水即焰起。更投余物。亦变为火。
这一记载记录了当时的李查维王朝时期的景象,尼泊尔信奉佛教,但同时也有其他宗教(印度教),这儿盛产水果、谷物和牦牛,商业比较发达。根据后面的记载,到了贾亚·德瓦二世时期,印度教一个名叫“桑卡阿查里雅”的人成为了尼泊尔国师,他疯狂迫害佛教,强迫佛教徒结婚,烧毁了八万四千册佛教典籍,大量佛教徒逃亡了中国西藏地区,因此尼泊尔和吐蕃王朝交恶,但贾亚·德瓦二世打败了来犯的吐蕃人。这一时期是中尼关系低落时期,但同时,大量尼泊尔的佛教也丰富了西藏的佛教,并最终为“藏传佛教”这一极其特色佛教形成作出了贡献,并且西藏众多来自尼泊尔的佛教徒将中国西藏地区的冈仁波齐山称为神山,冈仁波齐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神山 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以及后来的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这也是中尼交往的产
形似金字塔的冈仁波齐山
李查维王朝又开始了复兴佛教,佛教越来越和印度教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尼泊尔佛教。今天来到了加德满都旅行的人都很困惑,怎么很多佛教寺庙也有印度教的神灵,很多信奉印度教的尼泊尔人也去佛教寺庙参拜,这些两者的融合尼泊尔人早就习惯了。
李查维王朝后期,虽然击败了克什米尔王国的进攻,但受到很大损坏。大约在公元12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南宋时代,一位名叫古纳·卡玛·德瓦(Guna Kama De-va)的国王建立了坎提普尔王国,意思是“木头大厦”,这里有很多木头的建筑,后来演变为“加德满都”,从此之后,加德满都这一名字诞生了,一直到今天,1000年都是尼泊尔当之无愧的政治中心。可是,他死后没有子嗣,李查维王朝被很多塔库里部族的人控制,早已名存实亡。在这种分崩离析场面中,南方的玛拉人趁机灭亡了李查维王朝,一个名叫阿里·德瓦·玛拉(Ari Deva Malla)的人建立了玛拉王朝。
玛拉王朝最为著名的国王名叫贾雅斯提提·玛拉(Jayasthi-ti MalLa),他开疆拓土,重新统一了尼泊尔,他是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因此大力推行印度教,按照古印度的《摩奴法典》制定了各种等级,引进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并大力推行,他将印度教定为尼泊尔的国教,早就习惯了的尼泊尔人则将佛教暗自保留了下来,进一步发展了了独特的两教融合景象,“业报轮回”和“因果报应”这些理论成为了尼泊尔印度教和佛教都认同的理论。
令人吃惊的是,从后的近800年,尼泊尔都是以印度教作为国教的国家,而且到了现代社会,成为了世界上惟一的一个以印度教立国的君主制国家。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极其制约尼泊尔的发展,尼泊尔在君主制的统治下,也十分贫困。
2006年5月18日尼泊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尼泊尔为“世俗国家”,废除印度教为国教。2008年5月,尼泊尔君主制被取消,正式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这两项决议让印度大为恼怒,认为是尼泊尔摆脱印度影响的举措,对尼泊尔进行了禁运。这导致尼泊尔进一步倒向中国,跟中国的关系进一步走进。
谁也没想到,玛拉王朝的一项举措会影响了尼泊尔800年之久,这800年,尼泊尔都是以印度教作为国教,而且崇拜“活女神”,从玛拉王朝开始,尼泊尔国王就把每年的9月26日定为女神节,从民间找来一位女童供奉为女神,活女神从3-4岁就要被挑选进庙宇训练,13岁就退休,退休后的活女神很是悲惨,因为尼泊尔人相信,退休后的活女神是不吉利的,所以没人敢与她们结婚。虽然尼泊尔至今没有废除这项制度,但是极大地改进了这些活女神的待遇,退休后,政府给她们补贴,最新的补贴是每月6000卢比(10卢比约合1元人民币),以及每月1000卢比的教育补贴。大约相当于人民币近1000元,且终身享用,目前活女神的待遇问题也成为尼泊尔的热点问题。
毫无疑问,统治时间并不长的玛拉王朝极大影响了尼泊尔,今天的廓拉克大神庙、猴神像、猴神门等著名景点,都兴建于这一时期。当时的国家首都位于加德满都的巴德岗附近,这里至今还有巴德岗王宫广场,包括许多各具艺术特色的宫殿、庭院、寺庙、雕像等,被誉为“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王宫不远处的尼亚塔皮拉庙,即著名的五层塔,是尼泊尔最高的寺庙建筑。同时,玛拉王朝的国王拉塔普还在加德满都兴建了自己的雕像和猴神庙,今天他的雕像还在德古塔纳庙门前。
廓尔喀,南亚弯刀的横空出世
大约中国明朝时期,公元1559年,英勇的廓尔喀武士德拉比亚·沙阿(Drabya Shah)在尼泊尔西部的村庄廓尔喀建立了一个廓尔喀王国,能征善战的廓尔喀人用著名的廓尔喀弯刀南征北战,不断开疆拓土。
1743年,已经征战200多年的廓尔喀王朝由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Prithvi Narayan Shah)即位,即位后的他灭掉了早已腐朽的玛拉王朝,统一了尼泊尔众多的王国,就此,定都加德满都强大的沙阿王朝建立了。从这个时期开始,尼泊尔才算真正统一于一个国家之下。
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尼泊尔的真正缔造者
沙阿王朝时期,在尼泊尔南面,原本强大的印度莫卧尔帝国日薄西山,他不断东征西讨,甚至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喜马偕尔邦,东部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等地,灭亡了锡金等小国,甚至兵临不丹,面积比今天的尼泊尔还要大,同时,他建立了尼泊尔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强大的尼泊尔就此在南亚形成。
1774年,征战半个世纪的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去世,他统一了尼泊尔,成为尼泊尔历史上的大功臣,虽然一辈子征战,但从来不骚扰北方的中国——大清王朝,临死前,这位雄才大略的国王告诫继位者,尼泊尔夹在中国与印度中间,应该采取防守姿态,小规模开疆拓土,以求自保,不要去骚扰清朝,毕竟自己的实力不允许挑战强大的大清王朝。
可是去世之后,尼泊尔接连几个幼王即位,幼主的叔父巴哈杜尔篡成为摄政王,此人野心十足,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他受西藏喇嘛沙玛尔巴唆使,以贸易与边界纠纷为由,入侵中国西藏地区。
沙阿王朝的统治使得尼泊尔拥有最独特的国旗,唯一三角形的国旗
1788年,即乾隆五十三年,尼泊尔入侵西藏地区,收到信息的乾隆皇帝已经到了老年,想到自己壮年早已经平定了准噶尔,自诩为武功盖世,没有重视尼泊尔,派驻藏大臣解决。可是,清王朝早已经腐朽,清朝政府派遣的驻藏大臣谎报战功,私下跟尼泊尔议和了,得到谎报的乾隆皇帝也懒得理,就此相信了这些人的话。
第二年,尼泊尔派人来西藏地区,讨要当时文件上的赔偿款项,当时驻藏大臣为了省事,没有细看就签订了条约,想不到还要赔钱,这才想到事态的严重,决绝赔偿,愤怒的尼泊尔再次入侵西藏。怒不可遏的乾隆皇帝决定派兵,派遣大将军福康安、海兰察等进入西藏平叛,福康安就是影视剧中尔康的原型,是大学士傅恒的儿子,也是野史中所说的乾隆帝的私生子,此人虽然纨绔子弟,也是颇有才干的。1万清军从青海启程,用了50多天来到了西藏,清军不适应青藏高原的苦寒气候,一开始和廓尔喀士兵苦战,几次失利后,开始反败为胜,1792年5月,越战越勇的清军收复全部失地,攻入尼泊尔境内。
尼泊尔见情况不妙,赶紧求和,送还了俘虏。其实尼泊尔只是缓兵之计,还准备再战,这次福康安准确判断形势,同时俘虏回来的士兵说,尼泊尔大多兵力在首都加德满都,兵力并不多,只需要长驱直入,奔袭百余里到达加德满都,就可以战胜。
福康安决定乘胜追击,派遣清军行军,清军翻越喜马拉雅山,进入尼泊尔境内,不管一路的守军,直接长驱直入,直捣黄龙,用了两个月,当年七月来到了加德满都,加德满都修筑了很多防御工事,在著名的热索桥之战中,装备了火枪的廓尔喀人用火力压制住清军,随后挥舞着廓尔喀弯刀与清军大战,显示出清军已经出现了火器方面的落后,甚至不如尼泊尔了。
此后,清军继续猛攻,就是攻不进加德满都,在帕朗古之战中,清军损失惨重,福康安羞愧难当,可是,当时的尼泊尔国王已经逃去了尼印边境,尼泊尔作为小国,已经没有实力再战了。当年八月二日,福康安发号施令,总攻加德满都,仅剩的5000多名清军猛烈进攻加德满都,随着总攻的继续,尼泊尔已经不堪重负,最终承诺投降。
1792年八月,尼泊尔正式向清朝投降,并且承诺成为清朝的属国,对于这个结果,乾隆终于同意了,也把这场惨胜的战役列入十全武功之一。这次战争因为地形原因,胜的并不光彩,尼泊尔虽然实力远远不如清朝,作战中也并不落后,但结果是西藏边境得到了稳定,同时,改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和地位。
廓尔喀之役
经过这场战争,尼泊尔被极大地削弱了,之前被它灭掉的锡金复国了,丢失了20%的土地。1814年,英国在占领印度之后,侵略尼泊尔,尼泊尔在著名的马龙战役中,打败了英军。这让英军刮目相看,在后来的卡朗战役中,尼泊尔在大军失利的情况之下,勇士巴拉·巴德拉(Bala Bhadra)带领600名敢死队顽强打败了英军吉莱斯比尔(Gillespie)带领的4000名英军,强大的战斗力让英国感到敬畏,英国人为巴拉·巴德拉树立了一座石碑,上面写道:
敬献我们英勇的敌人巴拉·巴德拉和他勇敢的廓尔喀朋友们。
此后廓尔喀人能征善战的威名打了出来,英国人也尊重英雄,此后英国招收了不少廓尔喀雇佣军。
面对着英国越来越猛烈的进攻,身为属国的尼泊尔向清朝求救,当时的嘉庆皇帝胆小怕事,不敢援救尼泊尔,就此尼泊尔最终被英国征服,1816年3月4日,英国和尼泊尔签订了《萨高利条约》,曾经征服的印度西北部的喜马偕尔邦、东部的西孟加拉邦大吉岭等地都被英国割走,尼泊尔的国界线被限定在梅奇河和马哈卡利河中间,这就是今天尼泊尔的边境,同时条约中还有一系列不平等要求。心灰意冷的尼泊尔就此脱离了清朝,成为了英国的附属国,之所以不作为殖民地,可能也是英国感怀廓尔喀士兵的英勇吧,尼泊尔成为英国招募雇佣军的补给地。尼泊尔正式成为英国附庸。大清没有想到的是,26年之后的1840年,英国同样侵略了清朝,4000英军却迫使清朝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的腐朽让它的表现还不如尼泊尔,这让英国人感到意外。
在被英国附属时期,尼泊尔的政治虽然比较黑暗,也是出现过很有建树的人,比如19世纪中期的塔帕首相,他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这导致了英国的愤怒和干预,尼泊尔王室出现动荡,最终拉纳将军家族篡夺了统治权,他保留了沙阿王室,但实际上开启了拉纳家族百年的统治。
拉纳家族由于是篡位者,所以十分效忠英国,借助英国的支援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唯英国马首是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尼泊尔就派遣大量士兵为英国作战,在英国指挥官的接触指挥下,近万名廓尔喀士兵在布拉格、华沙、巴格达三次作战中都取得了胜利,让很多欧洲人刮目相看,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回忆录中说:
把我心爱的军队派去和世界上任何军队作战,我都毫不畏惧,但一听到廓尔喀军队这个名字,就让我胆战心惊。
虽然说的夸张,但廓尔喀士兵的表现确实远远好过形貌类似的印度士兵,让很多欧洲人吃惊,可是,拉纳家族一味效忠英国,让很多尼泊尔人不满。拉纳家族的统治让尼泊尔人生活贫困,甚至奴隶制和活人殉葬都保留着。20世纪开始,尼泊尔便寻求独立,1923年英国承认了尼泊尔的独立,可是只是口头上的独立,拉纳家族继续依赖着英国,这让尼泊尔人愤怒。
廓尔喀雇佣兵
到了1950年,因为国王特里布文·沙阿的出走,当时的首相谢尔·拉纳宣布废黜国王,改立国王三岁的孙子,这让尼泊尔人愤怒,全国掀起起义,当年的12月13日爆发流血事件,首相拉纳家族不得不请回国王,宣布放弃权利,沙阿王朝国王夺回了权力。
虽然特里布文·沙阿恢复了权利,但其实他得到了印度的支援,从此成为印度的附庸,从此,尼泊尔任命首相要向印度咨询,甚至外交国防的事宜都邀请印度大使馆过目,尼泊尔成为了印度的附属,这让即位的马亨德拉国王很是愤怒,他一直致力于和中国搞好关系,并且加入了“不加盟运动”,可是只要君主制还存在,尼泊尔就不会得到发展,沙阿王朝维护了尼泊尔的主权,却不利于经济发展,尼泊尔逐渐沦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不久又爆发了内战,长达十年的内战,让尼泊尔千疮百孔。
传说,统一尼泊尔的沙阿王朝开国国王纳拉扬·沙阿,曾经和一位神仙相遇,纳拉扬赠给神仙一块奶酪,神仙吃后吐出,又还给国王,国王觉得恶心,随手丢在地上。神仙就说,你的王朝会“十世而斩”,这一预言在泰国也有类似的说法,虽然是无稽之谈,可是这一预言在60年代的尼泊尔很是流行,也让沙阿王朝人心惶惶。
2001年6月2日,尼泊尔王储迪彭德拉坚持要娶一位女子,和母亲发生争执,开枪打死了母亲,随后开始发狂,又打死了沙阿王朝第十任国王比兰德拉、王子、公主共11人,随后自杀。这位王储是尼泊尔王位的继承人,曾在英国的伊顿公学接受过教育,为何会突然发狂,令人不解,尼泊尔王室血案震惊了世界,最终导致了尼泊尔王位空缺,国王的弟弟贾兰德拉企图恢复君主专制,全国掀起了抗议热潮,2006年尼泊尔7大主要政党逼国王下台。2008年5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宣布废除君主制,将国体改为联邦民主共和国,沙阿王朝结束。
尼泊尔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加德满都又发生了8.1级地震,震后一个月内4级以上余震265次。这场大地震几乎毁了加德满都,造成了近万人死亡。和先后经历内战、海啸等灾害的斯里兰卡一样,命运多舛的尼泊尔最终选择了亲近中国,目前和中国的关系正在迅速发展着,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中尼铁路也在筹建当中。
加德满都,沙阿王朝的嫁妆
虽然沙阿王朝对尼泊尔的统治让它十分贫困,可是长达600年的统治给尼泊尔留下了大量艺术瑰宝,特别是首都加德满都,几乎所有的景点都兴建于沙阿王朝时期,加德满都堪称沙阿王朝带给尼泊尔的嫁妆,1979年,整座城市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逛加德满都,首当其中的就是市中心是杜巴广场(Durbar Square),杜巴就是尼泊尔语皇宫的意识,事实上,加德满都旁边的帕坦城和巴德岗城也有一个杜巴广场,不过这儿的杜巴广场最为有趣,这儿囊括了尼泊尔600年的艺术结晶,这座广场坐落着近百座相连的红砖色庙宇,可以说是三步一庙、满天神佛。
南部的巴桑特普尔区内有居住着活女神的库玛莉寺(Kumari Bahal),旁边是前文提到的建筑于玛拉王朝时期的,普拉塔国王雕像和尼泊尔故宫哈努曼多卡宫(Hanuman Dhoka)门前的猴神门,猴神门中的猴神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神哈奴曼,中国游客觉得很像孙悟空,胡适就指出,这可能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猴神哈奴曼
猴神庙的旁边是供奉着印度教滑稽可爱象头神的象头神庙(Ganesh Temple),这个神仙是个胖嘟嘟的大象,却以一个老鼠作为坐骑,身为印度教的财神,备受喜爱。
象头神
旁边是八角形的建筑物,印度教库里须那寺(Krishna Temple),是印度教苦行派的聚集地,能见到不少苦行僧们,这座庙宇十分广大,包括了德古塔蕾珠庙、嘉轧拿庙、哥比拿寺等。可是不远处的巴桑特普尔塔却是印度教“性力派”所在地,上面是不少男女双修的雕刻,让人颇为惊奇。广场尽头就是湿婆帕瓦蒂神庙(Shiva Temple),这座以红砖砌造为主的庙宇,正好隔着广场和库玛莉寺遥遥相对。本座寺庙里面供奉有印度教主宰破坏的“湿婆”神和妻子帕瓦蒂。这儿有不少鸽子,来到这里,耳朵里都是鸟扑动翅膀的声音,这也是电影中比较经典的象征加德满都的影像。
加德满都有不少美食,因为加德满都在60年代曾经被欧美的嬉皮士们喜爱,一首摇滚乐唱着“加德满都”,让很多嬉皮士来到了这儿流浪,他们聚居地就在泰米尔区,很多去旅游的人都喜欢到泰米尔区,今天这里已经没有了嬉皮士,都是游客,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居住在这里能体会到廉价的西方生活,现在不少西方背包客也喜欢居住在这里,但有的时候,旅馆比较旧,且设施比较老。
这儿很像香港重庆大厦
尼泊尔的手抓饭可能很多人吃不习惯,这里受到印度食物的影响,对于中国人而言,饮食可能不太习惯,尼泊尔虽然是中国的邻国,但是中间有喜马拉雅山阻拦着,飞机并不好直飞,中国人要飞去尼泊尔,必须先飞往南方的东南亚,再从东南亚向北飞往尼泊尔,所以尼泊尔的航班比去东南亚更远。熟悉二战的都知道,面对着日本法西斯在东南亚的封锁,盟军开辟了一条在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但和平年代,可不能拿乘客的生命去冒险,所以我们去尼泊尔,一般是先飞去泰国曼谷,再转机到加德满都,因此这儿很容易找到泰国餐厅,泰国人也不少,对于中国人来说,泰国菜可能更容易接受。
不过,加德满都的重头戏是向西4公里的斯瓦扬布纳特寺(Swayambhunath),也可以简称斯瓦扬布寺。前文提到过,斯瓦扬布寺据说建筑于公元前3世纪,可是今天的建筑物应该是沙阿王朝时期重建的,这是一座佛教寺庙,可能远离杜巴广场,没有被印度教化,这个寺庙的中心是一座举行的舍利塔,上面都画着眼睛,因此又被称为四眼天神庙,佛教认为这是“智慧的眼睛”,能够看到世间一切,象征着佛眼法力无边,旁边有一个像问号“?”的图案,这是尼泊尔数字1,表示和谐一体。因为这个寺庙建筑在一座小山岗上,比加德满都高出近80米,站在上面能能俯瞰到加德满都的每个角落,视野比较好。这座建筑物可能是沙阿王朝时期西藏藏传佛教徒建造的,今天仍然是藏传佛教徒必去朝拜的对象,因为这里的周边人迹罕至,猴子特别多,在寺庙中玩耍,又被戏称为“猴庙”。可是一到晚上,这里全都是游客和诵经教徒,照耀得灯火通
斯瓦扬布寺
如果想体会加德满都佛教文化,郊区巴克塔普尔(Bhaktapur)的博大哈佛塔不能错过,这儿位于加德满都向东8公里的地方,和斯瓦扬布寺正好位于加德满都东西两边,这个佛塔也看起来跟斯瓦扬布寺很像,体积大了点,事实上,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建筑。这两个建筑物都是尼泊尔的宗教圣地,也是藏族人的聚集地,因为正好坐落在中国西藏与尼泊尔通商的要道上,博大哈佛塔一带成为尼泊尔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这里的佛教氛围比斯瓦扬布特寺更为浓厚。
博大哈佛塔
虽然如今很多来尼泊尔旅行的人会去北部的木斯塘或者中部的博卡拉登山,领略佛光山色,但尼泊尔的魅力不就是加德满都吗?来到这儿,你才知道,人间佛国真的存在,加德满都正是神明的谷地。这里的百姓虽然不富裕,但是家中都有信仰,同时供奉着印度教神明和佛像,在外人的诧异眼中,他们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也自得其乐,来到这儿,才明白,人间的佛国,不在于佛国,更在于这里是人间。
参考文献:
1、高山王国尼泊尔,王宏伟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2、新编尼泊尔史,[尼泊尔] I.R.阿里亚尔 、T.P.顿格亚尔著,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73;
3、尼泊尔史, [英] 约翰·菲尔普顿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
4、隔壁天堂尼泊尔,[美] 杰夫•格林沃尔德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