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被哪些港乐打动过(港乐四大天王谁捆绑谁)
你曾经被哪些港乐打动过(港乐四大天王谁捆绑谁)先有初代歌神,后有三王一后、谭张争霸。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比如“捆绑论”,就是颇有代表性的言论之一。问题随之而来。谁捆绑谁?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毋庸置疑。
各擅胜场,是四大天王最好的总结。
但争胜心态,导致总有一部分天王拥趸,试图去拔高或者踩低他人。
比如“捆绑论”,就是颇有代表性的言论之一。
问题随之而来。
谁捆绑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先有初代歌神,后有三王一后、谭张争霸。
即便张学友和刘德华在1985年已经率先试水,但在当年粤语歌坛“粒粒巨星”的弹压下,即便张学友初啼得意,首张粤语专辑《Smile》卖出四白金销量,也根本无法进入核心圈层,更遑论首张专辑销量惨败的刘德华。
而此时的郭富城和黎明,尚在酱油阶段,未知路在何方。
简单来讲,一个热衷于一场五百港币报酬的舞台伴舞生涯,另一个欢欣于一场几千港币收入的电影龙套生涯,都是不太有出息的样子。
其后刘德华卧薪尝胆。
张学友在1987年于红馆首次举办了六场个人演唱会,但在次年即遭遇销量大败,进而酗酒,事业陷入低潮。
直到1990年,继谭咏麟之后,张国荣也宣布退出乐坛颁奖礼,而又恰逢梅艳芳和陈慧娴的同时引退,香港乐坛陷入近乎真空的状态,刘德华和张学友方首次站在了乐坛中央的位置。
又号双子星。
在这一年,黎明与郭富城先后发行了个人首张唱片。
在宝丽金唱片的护航下,新人黎明迅即在香港乐坛站稳脚跟。
次年凭《是爱是缘》勇夺香港十大中文金曲IFPI香港全年销量最佳大碟,晋身粤语歌坛“三剑客”阵营,传媒又以“双子星”概念,来形容他与刘德华之间偶像人气的碰撞。
而郭富城则在台湾一飞冲天,连发三张普通话专辑皆卖破百万张,加上颜值、发型和舞步的威力,迅速风靡整个华语乐坛及东南亚区域。
1992年初,郭富城签约华星唱片,正式回归粤语歌坛。
昔年2月25日发行普通话精选集《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破六白金销量,8月1日发行首张粤语专辑《跳不完·爱不完·唱不完》,再破六白金销量。
这是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市场和人气表现。
遂有四大天王之名。
回到前述话题,谁捆绑谁?
一再重申过,粤语歌坛四大天王的出现,缘由很清晰。
为何恰好是他们四人?
无可匹敌的市场销量,决定了他们的乐坛地位,而综合销量、人气、偶像力和才艺等等因素之余,刚好形成一场并驾齐驱之势,故有空前盛况。
在拥趸角度,每个人或都认为自己的偶像震古烁今。
这无可厚非。
但理性一点去回溯昔年,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很强,并不是某个人或者传媒的心血来潮。
尤其就粤语歌坛来看,当年已经有李克勤、杜德伟、黄凯芹、张立基等颇具资历和实力的男歌手窥伺在侧,然而为何无人“点将”?
这就是一个基本事实,就如当年谭张争霸,为何是张国荣越众而出,而非张学友和李克勤、吕方?
这个世界,大名与高位从来不缺,但也从来都是能者居之。
若以捆绑而论,不论是何种目的,其实皆将自取其辱,因为事实很清晰。
因为无论是从当年声势还是天赋潜力,乃及后续的发展势头、跨界能力,这四个人都可称首屈一指,没有第五人可以匹敌,与之同时,四人也并无首尾之分。
加冕之时,万众瞩目。
而主持人郑丹瑞说的很清楚,这是“无双的勉励,一起去进步”。
回头再看天王岁月,这句话毫无破绽。
他们实至名归。
更进一步来讲,假设摘掉天王光环。
他们同样将无可匹敌。
郭富城的嗓音、颜值、发型与舞艺,台湾飞碟、陈大力、陈秀男,这个组合天生无敌。
九十年代初期,郭富城凭之在华语乐坛打下的江山,起码足够他唱到1995年,及至三十而立的彼时,再去谋求转型,也并无不可,粤语歌曲方面则以唱跳立身,《第四晚心情》、《雨中感叹号》就足够令歌迷痴醉。
刘德华携影而歌的威力,也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大很多。
昔年连续三届夺得十大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一则是粤语歌坛缺乏巨星的真空期缘故,二则纯以乐坛偶像声势而论,他确实可谓,同期没有对手。
张学友自1989年摆脱颓势,就一直步履平稳,以唱为基,在整个九十年代前半段,可谓罕逢对手。
黎明在宝丽金唱片的谷催和护航下,就粤语歌坛而论,很难被其他人压制。
所以即便没有“四大天王”名号加身。
他们的成绩,仍然会是其他歌手不可企及的险峰。
讲个题外,颇为有趣的是,黎明和郭富城、王杰和周华健四人,都曾先后赴台湾演艺圈发展,其中王杰、郭富城和周华健都是在台湾红起来之后回流香港,却只有郭富城得到了粤语区歌迷的认同。
这可能也是命运和缘分使然。
所以既然各擅胜场,又何来“捆绑”?
郭富城华语乐坛根基雄厚兼舞功独步乐坛、刘德华影坛积累优胜、张学友唱功突出而黎明爆红香港,要论捆绑和借势,究竟谁人吃亏,谁占便宜?
这个东西真要算起来,大概率会是一笔糊涂账。
而无论是“包装论”、“替位论”还是“捆绑论”,要么存心不良、要么眼界太窄,又或是胜负心太重而致心思偏颇。
其实论及娱乐圈现象,就拥趸视角来讲,都无非一场各有所爱。
但并不是其他人差了,自己热爱的偶像就会更好,尤其是那种以嘴仗论高低或者以偏好谈好坏的结论,一文不值。
这种现象并不值得鼓励。
更应该研究的,是他们数量和质量都极高的歌、舞、影作品,乃及慈善的悲天悯人、职业生涯的自律和不懈怠的进取。
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不强求认同。
而若四人不称王。
谁人有能力越雷池一步?
他们在乐坛、影坛乃及舞台、广告、慈善等各个领域遍地开花、经典无数。
合则碾压众星,分则独当一面。
这就是四大天王。
故所谓“捆绑”,无稽之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