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首诗儿童必背(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诗)
每日一首诗儿童必背(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诗)此诗如何理解着记忆呢?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站在诗人的视角,还原诗歌的画面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此诗如何理解着记忆呢?
诗名:夏日绝句。
从诗名上可以看出,该诗所作的节气为夏天,具体为四、五月间,作者李清照渡船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而写下的此诗。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当时北宋经靖康之变后,一蹶不振,节节败退,期间朝廷的无能、将士的畏战,让作者李清照痛心疾首,通过此诗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生活优越,颇有才气,后嫁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志同道合,关系和睦。后来金兵侵占中原,李清照随赵明诚流落南方,晚年比较清苦。其作品清丽婉约,颇具情致,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诗词:
第一二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字面意思: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刘邦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九歌·国殇》中有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的开篇就语出惊人,掷地有声,这两句不是字的精致组合,更不是词的巧妙润色,而是一种精神的凝练,一种气魄的传承,展现出作者李清照面对时事,那种无所畏惧的人生姿态。
自古以来,战争对于女子而言,往往是残酷的,她们无法像男同胞一样驻守边疆、驰骋沙场,但李清照不同,她巾帼不让须眉,从未将自己置身时事之外,而是通过用典的方式,借古讽今,唱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那就是为国捐躯,生死何惧!其刚韧之坚,气势之大,让人为之折服。
第三四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字面意思: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宁肯战死,也决不再回江东。
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自立为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被困于乌江,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江东:即江南,是项羽跟随叔父项梁起兵之地。
本诗后两句,作者进一步追忆楚霸枭雄项羽,那种“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和精神,用来讽刺宋朝当权者的苟且偷生。
回看全诗:
本诗前两句,作者李清照鲜明提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后两句,更是借古讽今,鞭挞宋朝当权者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正气凛然,虽只有20字,却连用三个典故:人杰、鬼雄和项羽,慷慨雄健、掷地有声地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激情。
“杰”字飞花令
幸不生涧底,杰出苍苍崖。
杰阁临无地,仙家小洞天。
夏山安似铸,杰木结重阴。
杰士多奇情,往往不得吐。
杰人掾夔子,相业光开元。
萧萧屋底瞻遗像,杰气英姿尚凛然。
杰出羌庐信不凡,一峰高入白云间。
繁枝盖地欲成幄,杰干凌空不碍檐。
杰屋修垣著画图,连连胜士逸人居。
杰阁凌烟欲飞去,乱山无数夕阳中。
人间自有男儿事,杰出方名世上雄。
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诗:1-30首回顾
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诗:33《蝉》
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诗:32《乐游原》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