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光雾山的枫叶最好看(经典一起学山行)
秋天光雾山的枫叶最好看(经典一起学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的这次山间之行,发生在一个霜寒的秋天。脚下的石头小路蜿蜒曲折,也将诗人的视线引向高远的山头。#细揣摩 意趣生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华经典资源库”项目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策划,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具体实施。邀请百余位权威学者和艺术家,创新融合诵读、讲解、书写三种形式,用影像精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秋天”的第一片红叶
“一场秋雨一场寒” 北京的雨水 今年尤其多 秋天也跟着来得格外早。香山的层林尽染,不知道会不会提前登场。先去诗里赏一赏秋吧!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细揣摩 意趣生
“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的这次山间之行,发生在一个霜寒的秋天。脚下的石头小路蜿蜒曲折,也将诗人的视线引向高远的山头。
“白云生处有人家”,也有版本作“白云深处有人家”。后者强调“云深不知处”的幽静与悠远,自有一番意趣。可若真是“云深”,恐怕不容易看见隐匿其中的“人家”。而用“生”字,初读好像也不合理,山间何以凭空生出一朵云?
可是,读过“云无心以出岫”“日照香炉生紫烟”,再亲身走过远峰山林,看见山坳里突然飘来的云烟,就能理解这个“生”字的恰切与灵动,亦如香菱读“大漠孤烟直”的困惑与了然。
#慢下来 发现美
如果云代表灵气、仙气,那么“人家”就意味着温暖与烟火气,这对一个深秋登山、旅途劳顿的人来说,诱惑该是极大的。可是,是什么让诗人忘了驱车赶路,忘了身上的饥寒与疲累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是傍晚夕阳下,那片火红的枫林霜叶。这景象有着摄人心魂的美丽,一切物质上的温饱需求在它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霜叶真能比二月的鲜花还红吗?不重要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作者的心中,眼前这一片枫林,就是yyds!
感谢诗人,可能也只有敏锐细腻的诗人,才会不急于低头赶路,而能发现旅途中美的光景,再以百倍的浪漫,描绘它、赞颂它。
#心上秋 未必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秋风肃杀,草木摇落,人们最易触景生情、伤感凄楚,因此古人悲秋的诗句不胜枚举,刘禹锡总结得最到位:“自古逢秋悲寂寥”。
但也有很多“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个性派。
比如被“晴空一鹤排云上”引得诗兴大发的刘禹锡,说秋天的山明水净、深红浅黄,清雅远胜于“嗾人狂”的春色;
比如感慨“荷尽已无擎雨盖”,却也欣喜“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苏东坡,苦口婆心地叮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正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秋丰秋衰,秋喜秋悲,皆在一念之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赶路自然要紧,旅程亦多险阻,但有能力感受美好、感知幸福的人,总能更美好、更幸福,也更懂得珍惜与守护这份美好和幸福。
所以,听诗人们的话,人间好时节里,一起出门赏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