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白事儿二十四拜的拜法(民间24拜36拜72拜大礼您见过吗)
农村白事儿二十四拜的拜法(民间24拜36拜72拜大礼您见过吗)三跪九叩礼在古代也不是随便对每个人都用的,是针对天、地、君(皇帝)、师、父。后来宋亡,文天祥被解到大都,忽必烈要他跪,他说"南揖北跪",跪是你们胡人的风俗,我们"南人"是作揖的。至于更大的礼节,则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是才会使用。现今常见的大礼一般是三跪九叩。至于部分重视礼仪的地区则还有24拜、36拜、72拜和108拜等。(小编只见过24拜,有懂的看官还请赐教)三跪九叩在周王朝时期就有,据《周礼》记载,古代跪拜礼有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在古代也不是只要遇到皇帝就必须磕头跪拜的,只有在比较注重礼仪的大典上才使用,宋朝时期基本上是作揖。至于"跪",那是跪天跪地跪父母,是非常重大的仪式才用的。
我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从古至今,我们对礼仪都十分重视。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中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我国很早就对礼仪十分的重视。
在我国古代,各种礼法繁杂多样。种类之多,数不胜数。经后人简化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今的礼仪制度。
随着封建社会的消失,和对人格的尊重。一些繁杂的礼仪得到简化,部分大礼也变得不经常使用。
现代人们见面一般使用握手礼,在显示亲近的同时也注重了人格方面的平等。如遇见长者,则使用作揖礼表是尊敬。过年过节时部分地区拜访长辈时,也采用磕头礼。
至于更大的礼节,则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是才会使用。现今常见的大礼一般是三跪九叩。至于部分重视礼仪的地区则还有24拜、36拜、72拜和108拜等。(小编只见过24拜,有懂的看官还请赐教)
三跪九叩在周王朝时期就有,据《周礼》记载,古代跪拜礼有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在古代也不是只要遇到皇帝就必须磕头跪拜的,只有在比较注重礼仪的大典上才使用,宋朝时期基本上是作揖。至于"跪",那是跪天跪地跪父母,是非常重大的仪式才用的。
后来宋亡,文天祥被解到大都,忽必烈要他跪,他说"南揖北跪",跪是你们胡人的风俗,我们"南人"是作揖的。
三跪九叩礼在古代也不是随便对每个人都用的,是针对天、地、君(皇帝)、师、父。
跪拜是尊敬到极点的象征,下跪表示内心诚服。三跪九叩是大礼,表示内心非常非常尊敬和诚心,是拜神最大礼节。
所谓三跪九叩就是一跪三拜,拜时头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拜神时先出左脚,手背向上。丧事叩头时,真正大礼是四跪十二拜,先出右脚且叩头时手心向上。
二十四拜礼也叫"大礼"。为祭祀祖先、求神拜佛时所行 。共磕二十四个头,故称"二十四拜"。 主要用于祭祀活动。
二十四拜礼是小编见过的最大礼节啦,记得小时在遇到有举办丧事的人家时。其族中长者在灵前使用的就是24拜礼。24拜比较复杂,对动作要求较高。现今村中很少有人会使用,将近失传。
小编查阅资料显示,各地24拜不尽相同。挑选了一段完整的供大家欣赏。
二十四拜按步位分前中后三个步位,礼拜数分前七后八中九拜,前七拜中间第四拜时到贡案桌敬香,中九拜时第五拜时到贡桌敬酒,后八拜时第四或第五拜时到贡桌送纸钱。
二十四拜一般是儿女行的,兄弟姐妹12拜。 二十四拜礼也叫'大礼'。行礼时须有唢呐伴奏。行礼者面对供桌,从东南始,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左脚向左前方跨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右脚向右前方跨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右脚向右后方退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左脚向左后方退一步,作一姆,四叩头,站起;右脚向右方平迈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因其共叩拜二十四下,故称'二十四拜',由此可见清代礼节之繁缛。
一步迈开一横长,单刀赴会关云长;
两步二字分阴阳,前后出师表衷肠;
三步好比三杆枪,桃园结义刘关张;
四步四方四垛墙,瓦岗兄弟去投唐;
五步盘腿向东望,子胥过关投吴王;
六步三点中间长,杨景忠心保宋王;
七步七星挂北方,郑和航海下西洋;
八字峨眉两分张,宋朝贤王赵德方;
九字弯弯龙尾长,韩信山前排战场;
十字横担一架梁,勾践卧薪把胆尝;
十一寒冬雪花扬,苏武牧羊北海旁。
十二走完路茫茫,少年甘罗为丞相。
十二步,二十四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