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对口型大作战几天没发了(的对口型大作战)

对口型大作战几天没发了(的对口型大作战)总之,将反差这件事做得越极致就越有效果。当然,原版中多以大牌明星为主,自身的形象早已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所以一旦玩起反差,就会出效果。而中国版中请来的这些明星,稍显弱了一些,倒不是卡司级别,而是反差感还不够强烈,不妨再请一些相对严肃的明星,或者跨界的明星。比如冷眼君就记得当初杨洪基还唱过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那种反差感你可以想象。所以,其实就目前的播出而言,还可以玩得更开一些,还不够。明星们的每一个对口型表演都是非常认真卖力的,但是一旦原声回放,就会发现之前看起来很美的表演,其实是那么的“不堪”,破音、走调,与明星的形象,尤其本身是职业歌手的明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多数明星都被这个环节整得“尴尬不已”。这种反差其实是通过一种人为的外形改变而导致的,是一种比较简单粗暴的视觉冲击,这也是美国原版中所一直强调的形象或者声音上的反差。但是,这与大多数的户外真人秀的那种反差又不太一样,户外

【冷眼看电视 (微信号lengyankandianshi) 禁止未经授权的转载。】

这是冷眼君的第203篇电视评论

如今的周末档早已是扎堆肉搏的状态,大手笔真人秀的竞争更像是一种卫视之间的“军备竞赛”,但是也有一些精致的演播室综艺正在脱颖而出,比如冷眼君之前提到过的《对口型大作战》←点击可阅读。尽管在明星阵容和制作成本上都比不上同时段的其它节目,但是深圳卫视和搜狐视频的这版《对口型大作战》确实诠释了什么叫做“小而美”的演播室综艺,要知道,这种综艺更考验一个团队的制作基本功。

其实要说“小而美”,其原版《Lip Sync Battle》才是典型,单期20多分钟的时长,绝对保证每一分钟都非常精彩,没有浪费。即便中国版扩充至单期60分钟,相较于那些90分钟的大型真人秀,《对口型大作战》也绝对称得上是小体量的演播室综艺了。

对口型大作战几天没发了(的对口型大作战)(1)

这种反差其实是通过一种人为的外形改变而导致的,是一种比较简单粗暴的视觉冲击,这也是美国原版中所一直强调的形象或者声音上的反差。

但是,这与大多数的户外真人秀的那种反差又不太一样,户外的真人秀是通过外部的真实环境和突发状况,激发出明星的另一面,是一种相对真实的反差,而《对口型大作战》中的那种反差其实是明星娱乐性和综艺感的反差。当然,二者并没有孰高孰低,只不过户外真人秀需要长时间的情节积累才能逐步形成,而《对口型大作战》只需要那一瞬间的反差冲击即可。

至于第二重的反差,其实就是本土化中新增的“原声回放”环节,这种反差就像梦想与现实的反差,而这个环节也成为了该节目的笑点担当。

明星们的每一个对口型表演都是非常认真卖力的,但是一旦原声回放,就会发现之前看起来很美的表演,其实是那么的“不堪”,破音、走调,与明星的形象,尤其本身是职业歌手的明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多数明星都被这个环节整得“尴尬不已”。

对口型大作战几天没发了(的对口型大作战)(2)

对口型大作战几天没发了(的对口型大作战)(3)

对口型大作战几天没发了(的对口型大作战)(4)

总之,将反差这件事做得越极致就越有效果。当然,原版中多以大牌明星为主,自身的形象早已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所以一旦玩起反差,就会出效果。而中国版中请来的这些明星,稍显弱了一些,倒不是卡司级别,而是反差感还不够强烈,不妨再请一些相对严肃的明星,或者跨界的明星。比如冷眼君就记得当初杨洪基还唱过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那种反差感你可以想象。所以,其实就目前的播出而言,还可以玩得更开一些,还不够。

搞笑之外的文化与情感延伸

既然卸下了所谓的“偶像包袱”,那么明星在这个节目中就能完成一系列深埋心中的表演,同时,节目也能借助明星的这些表演,实现在娱乐之外的文化与情感的延伸。

比如上周的第七期,明星嘉宾为汪东城和潘玮柏,俩人在节目中实现了形象的巨大突破。潘玮柏扮起了京剧中的青衣,一颦一笑之中,透露出的是对国粹艺术的致敬,感动于京剧表演这门行当的不易,也引发众人对国粹艺术的尊敬。

而汪东城则是紧靠时下流行的二次元文化,COS了火爆B站的洛天依,一首《普通Disco》让这个美国模式迅速被本土化和年轻化,让流行文化与节目实现对接,圈粉更多年轻观众。

对口型大作战几天没发了(的对口型大作战)(5)

还有第四期中的尹正,为了致敬自己的偶像张国荣,在两次意外摔倒之后,依然坚持带伤演出,对偶像的这一次致敬演出,力求完美。

其实这也是本土化的一个重要细节,在坚持原版的搞笑之余,节目也开始在文化层面进行渗透。无论是国粹艺术还是年轻的二次元文化,都是节目组一种认真的态度,不是简单的为了搞笑而搞笑。另外,明星也在借助这个舞台,完成了自我情愫的致敬,最终,让整个节目不仅有意思还有了意义,绝不是纯搞笑。

建议:与其露拙,不如舍弃

应该说,中国版《对口型大作战》将原版中的两轮比拼还原得非常好,也就是目前大家看到的第一轮“轻重上阵”和第三轮“谁与争疯”。而第二轮“后来居上”则是本土化后新增的一个独立环节。

其实这个环节完全是因为原版时长过短而新增的内容,而这部分由于不想跟其它两轮的对口型演唱一首完整歌曲的形式相冲,于是就被迫设计新的对口型形式。从目前已播出的7期节目来看,这个环节的形式显得有些简单和随意了。

从前七期的形式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对口型脱口秀;第二,情境对口型表演。

说实话,这两种形式稍显简单了,而且经常会让明星在这一环节中玩的有些尴尬,效果相比其它两轮的完整演唱,还是差了许多。所以与其露拙,还不如舍弃,再加上目前第一轮和第三轮比拼并无太大的升级,有时候所谓的“轻装上阵”也是服化道齐上阵。

所以冷眼君认为,首先要严格遵循原版的那两轮表演,第一轮的轻装上阵就是单人行动,无须过多的服化道配合,第二轮才有伴舞以及造型的大变化。至于第三轮,有两种选择,第一,由两位明星合作共同演唱一首歌,通过这种合作配合,让观众有更加明确的对比评判;第二,增加助演嘉宾(当然如果预算允许的话),有了助演,也是一种神秘期待,也将第三轮比拼实现了最大的升级处理。这样一来,三轮比拼才有层次,不然就目前的在两轮演唱表演中间夹一个不伦不类的脱口秀表演,效果实在不好。

但不管怎样,《对口型大作战》的确是一档近年来难得的“小而美”的综艺,虽然在收视很难成为现象级,但是就综艺的效果而言,已经很好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