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云纹铜禁历史地位(云纹铜禁告诉我们)

云纹铜禁历史地位(云纹铜禁告诉我们)都凝聚着考古工作者的执着与坚守其发现过程及修复保存在河南博物院的云纹铜禁历经沧桑巨变折射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

云纹铜禁历史地位(云纹铜禁告诉我们)(1)

河南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地下文物异常丰厚

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保存在河南博物院的云纹铜禁

历经沧桑巨变

折射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

其发现过程及修复

都凝聚着考古工作者的执着与坚守

云纹铜禁是一件春秋中期青铜器

整体用失蜡法铸就

工艺精湛复杂

霸气自然外露

彰显着神秘而鲜明的楚风神韵

令人叹为观止

有着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 的称号

2002年1月

国家文物局发布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64件文物永久禁止出国(境)展览

云纹铜禁名列其中

云纹铜禁历史地位(云纹铜禁告诉我们)(2)

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中"禁"字有禁戒饮酒之意

由于周朝人亲眼目睹了商王朝的灭亡

他们认为

夏、商两代灭亡的原因之一

在于嗜酒无度

因而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

周朝还发布了

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

其中规定

王公诸侯不准非礼饮酒

只有祭祀时方能饮酒

民众聚饮

押解京城处以死刑

不照禁令行事执法者

同样治以死罪

云纹铜禁的四周盘龙踞虎

大概是取神兽警示之意

出土的云纹铜禁全国共7件

其中河南博物院珍藏的这件

体积最大、时间最早

1978年

河南省文物部门对楚墓

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共发掘出了大小春秋楚墓24座

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

其中仅下寺2号楚墓就出土

大型青铜礼器80余件

车马器、兵器、玉器、金箔、骨贝等

6000多件

在这些国宝中

就有这件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主要用作

尊、卣、壶类酒器的器座

铜禁在传世器和考古中都很少发现

而此件云纹铜禁

算得上是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

云纹铜禁历史地位(云纹铜禁告诉我们)(3)

出土时的云纹铜禁残件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

云纹铜禁出土时残破不堪

整个案面裂为七八块

千年的水浸和腐蚀

让四周的云纹和怪兽

变成了一堆堆难以分辨的铜梗和铜渣

据专家考证

云纹铜禁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

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失蜡法铸件

文献所见中国最早使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

在唐代初年

云纹铜禁的出世让学术界认识到

失蜡法铸造工艺

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

就已相当成熟

它不是舶来品

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

云纹铜禁通高28.8厘米

长103厘米

宽46厘米

重90多公斤

呈长方形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

铜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

通透性较好

似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

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

它们凹腰卷尾

探首吐舌

面向禁的中心

形成群龙拱卫的场面

另外有十二只异兽蹲于"禁"下为足

其器身由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

这些铜梗共分5层

最内较粗的一层是梁架

每根梁架两侧伸出多处支梗

犹如古代建筑上的斗拱

多层重叠

纵横交错

支梗又相互卷曲盘绕

而又互不连接

全由内层作支撑

工艺十分复杂而又精良

云纹铜禁历史地位(云纹铜禁告诉我们)(4)

云纹铜禁细节

云纹铜禁的主人是谁呢

随着考古发现工作的开展

逐渐揭开了云纹铜禁主人的神秘面纱

一套形制相同、大小递减的青铜列鼎

鼎内铭文都涉及"王子午"三个字

列鼎铭文记录了王子午一生的功德

以及如何选择精美的铜料

铸造礼器升鼎

用于祭礼祖先文王

也用来乞求长寿和子孙昌盛

文献记载

王子午在楚康王时曾任令尹

即楚王以外的最高行政长官

相当于后世宰相

鼎是礼器

象征着国家权力和个人身份

鼎的主人就是墓的主人

考古发掘七鼎之礼

6车19马的大型车马坑随葬

与文献记载中王子午的身份符合

毋庸置疑

云纹铜禁的主人就是楚庄王之子

王子午

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

云纹铜禁的出土

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

向前推进1100年

工匠精神传千古

2500年前

古人缔造了云纹铜禁

2500年后

现代考古人发掘并修复了云纹铜禁

它承载的是物质文明

更是中华民族

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大国工匠精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