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讲座(北师大实验教师讲坛开讲)
北师大教授讲座(北师大实验教师讲坛开讲)太阳真的会老化吗?Q1整个计划还有三个步骤:第三步,流浪时代Ⅰ的加速时期,即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流浪时代Ⅱ的减速时期,即快要到达目的地时地球要改变发动机的方向,及时减速,并且使地球恢复自转。寻找地球的公转轨道,为汇入目标恒星做好准备;第五步,新太阳时代,即此时地球已经成功的到达比邻星。地球将像在太阳系围绕着太阳转动一样,围绕着这颗恒星转动。依靠保存下来的植物种子,动物DNA,地球恢复如常,人类文明重建,人类生活重回正常(然而他们的认为的正常可能就是在地下生活)。至此,“流浪地球”计划成功完成。看完两分钟的剧情回顾,任老师展示出本场讲座的四个问题:1、太阳真的会老化吗?2、地球的新家园真的存在吗?3、地球“流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4、最终地球是如何逃离太阳系的?重点解读问题3中所包含的地理知识。了解太阳
4月15日中午,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实验”)地理教师任静老师在学校多功能厅为同学们带来了第一场专题讲座《从地理视角解读<流浪地球>》,场内座无虚席。虽然来听讲座的同学们都是《流浪地球》的粉丝,有的同学甚至看过好几遍,但是从地理视角来重新感受这部电影还是第一次,所以大家都是抱着一份期待来听讲座的。
讲座一开始,任老师以视频的形式给同学们做电影内容回顾,帮助同学们回顾《流浪地球》的主要人物、主要内容等信息。
《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迅速老化,即将毁灭并吞噬地球。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奔向4.2光年外的比邻星。
“逃亡计划”共分为五步:第一步,刹车时代,即让地球停止自传。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一万座转向发动机,迫使地球停止自传。由于停止自转会导致地球上灾害泛滥,所以为了防止海啸,地裂,严寒等,还必须建造很多地下城,引导地球上的居民躲避在地下。同时这个时代要做的事情还有建立强有力的联合政府,使全球人民统一起来,共同带着地球开始流浪。第二步,逃逸时代,这也是电影《流浪地球》的选择的主要部分。开启地球发动机,产生足够大的推动力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其间,地球需要借助木星的引力才能摆脱太阳对地球的强大引力,即物理上的引力弹弓效应。电影中的故事就是因为地球靠木星太近,几乎要撞上木星,全人类联合起来,陆空联合共同拯救地球的故事。
整个计划还有三个步骤:第三步,流浪时代Ⅰ的加速时期,即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流浪时代Ⅱ的减速时期,即快要到达目的地时地球要改变发动机的方向,及时减速,并且使地球恢复自转。寻找地球的公转轨道,为汇入目标恒星做好准备;第五步,新太阳时代,即此时地球已经成功的到达比邻星。地球将像在太阳系围绕着太阳转动一样,围绕着这颗恒星转动。依靠保存下来的植物种子,动物DNA,地球恢复如常,人类文明重建,人类生活重回正常(然而他们的认为的正常可能就是在地下生活)。至此,“流浪地球”计划成功完成。
看完两分钟的剧情回顾,任老师展示出本场讲座的四个问题:1、太阳真的会老化吗?2、地球的新家园真的存在吗?3、地球“流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4、最终地球是如何逃离太阳系的?重点解读问题3中所包含的地理知识。
了解太阳
Q1
太阳真的会老化吗?
同学们通过一段描写“太阳一生”的视频,直观地了解了有关于太阳的知识。太阳是地球主要的能量来源,它还有一个别称,黄矮星。他的质量是地球的33.3万倍,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太阳内部无时无刻在发生核聚变,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散发热量。现在,太阳已有45亿年的高龄,太阳真的会老化,他将在100亿年时毁灭。老化后的太阳将变为一颗巨大但暗淡的红巨星,爆炸之后还会膨胀,体积庞大到能把地球吞没。
Q2
地球的新家园真的存在吗?
“流浪计划”的目的地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他是真实存在的,他和太阳一样,也是一个能发光发热的恒星,1915年首次被发现。
Q3
地球“流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影片中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任老师通过展示电影中的新闻报道“海平面十年内升高三百米”和海啸肆虐的画面,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这一点。“全球为什么会变暖?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吗?”同学们纷纷推测全球变暖的原因。最后,我们从原著中找到了答案,是因为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启动初期,会释放热量,引起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地区冰川完全融化,海平面因此上升了数百米。“海平面升高后,我国哪些地方将先被淹没?”同学们回想起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并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出第三阶梯的大部分地区会被淹没。任老师接着展示出了电影中实际淹没地区图片,印证了同学们的推测。
影片中遇到的难题之二就是寒冷的永夜。被冰冻的校车,主角们穿的厚厚的防寒服……一幅幅震撼的图片让同学们不禁要问:“不是全球变暖了吗,为什么又会这么寒冷呢?”通过任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知道了,原来故事发生的时期地球已经停止自传,昼夜不再交替,中国正处于夜半球,气温因此急剧下降;再加上此时地球正在逃离太阳系,地球不断远离太阳,这也是气温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
影片中遇到的难题之三就是火山、地震频发。被冰封的上海东方明珠重新露出,杭州地下城被溢出的岩浆所毁灭……“这里怎么会有如此剧烈的地质运动呢?”接着,任老师给大家展示了板块构造地图,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杭州和上海距离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附近,地质活跃,才产生如此剧烈的地质运动。任老师又问“从地理角度分析,你能否给地下城的选址提提建议?”同学们热烈讨论起来,积极为地下城的选址献言献策。
“什么原因导致影片中地质如此不稳定呢?”这个得从地球内部结构说起。任老师运用一个生动的动画讲解,让大家认识了地球的内部结构,正是由于地球发动机产生的加速度及运行轨道的改变,地核平衡被扰动,其影响穿过古登堡不连续面,波及地幔,使得各个大陆地热逸出,火山横行。
Q4
地球最终是如何逃离太阳系的?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地球逃离太阳系过程,任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点物理知识,太阳引力太大,地球向逃离必须借助木星的引力,这是引力辅助变轨原理。电影中人类遇到的问题是地球离木星太近,快要被木星引力捕获了,最终主角想出办法,计划把木星点燃,并利用强大的冲击波把地球向反方向推出去。最后,吴京扮演的刘培强航天员驾驶载有三十万吨燃料的空间站,以自毁的方式帮助引燃木星,拯救地球。
《流浪地球》中的地理知识你都get到了吗?
《流浪地球》虽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科幻片,但他的导演郭帆在一次访谈中坦诚指出,我们和好莱坞优秀电影的差距在25—30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工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在我国传统剧组里很多技术部门缺乏,我们只能用人力来填补技术漏洞。
电影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雄厚的工业基础,祖国的未来掌握在同学们手上,任老师希望同学们勤奋努力,志向高远,长大后为我国工业化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