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战鄱阳湖18年(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的胜因)
朱元璋大战鄱阳湖18年(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的胜因)至正23年(1363年)春天,张士诚的将军吕珍包围了韩林儿和刘福通,他们占领了安丰(现在的安徽寿县),朱元璋得到消息,前去救援。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战斗不计其数,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击败了陈友谅。在元代末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至正19年(1359年),长江南部的元兵已被剿灭殆尽,江南地区的三大势力: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大势力不断兼并扩张,加速统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文|喜闻Talk
编辑|喜闻Talk
朱元璋在鄱阳湖之役中,虽然兵力和舰船都处于绝对的下风,但仍然以寡敌众,一举击溃了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为他一统江南,甚至整个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元璋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他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好,战略谋划得当,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在元代末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至正19年(1359年),长江南部的元兵已被剿灭殆尽,江南地区的三大势力: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
三大势力不断兼并扩张,加速统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战斗不计其数,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击败了陈友谅。
一、战前的基本情况至正23年(1363年)春天,张士诚的将军吕珍包围了韩林儿和刘福通,他们占领了安丰(现在的安徽寿县),朱元璋得到消息,前去救援。
4月,陈友谅趁此机会,率兵攻入洪都(现在江西南昌),鄱阳湖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朱元璋曾经高度赞扬洪都的地理位置:
“洪都襟江带湖,控荆引越,乃楚之重镇,吴西之藩屏。 得其地,是去陈氏之一臂。”
吴越和荆楚分别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大体地盘,洪都又是两国交界的要害之地。
以洪都为界,逆流而上,可达武昌,顺流而下,则可直达金陵,这一地区的归属,不但关系到地缘政治,而且关系到两国的战略安危。
朱陈两国在洪都之争,是鄱阳湖之战的一个主要诱因。
陈友谅调集大军攻入洪都,久攻不下,朱元璋率二十万大军驰援洪都。
根据朱元璋在战争之前的情况,他所处的劣势有二,而优势有三:
劣势:一是军力与敌军的差距十分明显。陈友谅带了六十万大军,比朱元璋的兵力多了三倍。
二是舰船与敌军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别。陈友谅军“舰高数丈,上下三级”,以致“人语不相闻”。
朱元璋的船多为小船,虽然也有一些楼船,但能容纳的人数也就一千多人而已。
元末明初,虽然枪支已经开始在军队中使用,并且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但是,枪支的发展还处于初期,仍然存在着使用不便,精度不高,功能单一等问题。
以大船为基础的接舷战、冲撞战等传统的水上作战方法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太小的船在近身搏斗中往往会处于被动挨打的下风。
从这一点上来说,在海战中,船只的体积也是至关重要的。
有利的方面:首先,部队的斗志比陈友谅的部队要强。
陈友谅顿兵坚城三个月,已是精疲力竭,军心涣散,而朱元璋一方却是救危城于千里、决生死于一战,人心齐附,三军用命,显现出了必胜的决心。
二是他们的武器装备,比陈友谅的要好得多。
朱元璋一向注重军械的生产和发展,所以他的军械生产的很好。
他们发明了一种名为“没奈何”的燃烧型枪械,用来燃烧战船。
虽然在形态上没有显著的革新,但是在品质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熔炉一天只能生产四次铁水,正常情况下,四次熔炼就是一块熟铁,九次熔炼就是一块钢铁。
随着冶金技术的迅速发展,冷兵器的生产速度和品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用精钢锻造出的武器装备军队。
三是他们的后勤比陈友谅的军队要好得多。
陈友谅的大军太多了,补给也太多了,而且,战争还在继续,补给问题越来越严重。
朱元璋在进入大湖之前,就派军队把守着泾江口、南湖口,一方面是为了断绝敌人的后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粮草供应。
二、战争的主要经过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7月20日,朱元璋的水师开进了鄱阳湖以南的广阔水域,双方在康郎山会合,自此,鄱阳湖大战开始。
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十六天,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攻守、相持、围歼。
第一个环节是进攻和防守环节。
在这场战争中,朱元璋利用江河日涸,巨船难以移动的特点,将船队分成了二十个小队。
在战斗中,他采用了“枪炮先行,弩箭次之,短兵相接”的策略,试图将自己的机动性与火力发挥到极致。
陈友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连环巨舰”为阵型,以增加战局的面积,从而限制了朱元璋的行动,逼得朱元璋不得不将游击战变成了短兵相接的阵地战。
陈友谅一开始改变战局,朱元璋的战船因太小而不能攻下,几次都吃了大亏。
危急之时,朱元璋听从手下将领郭兴的劝告,以载满火药草人的船只,直接冲向陈友谅的水寨,使得火势迅速扩大。
陈友谅的大船由于转向不当,“舟数百艘悉被燔”,船上的人死伤过半。
陈友谅无奈之下,只得命令全军集结,转为防御,于是战斗便进行到了第二轮。
第二个步骤是相持步骤。这时,两军的首要任务就是占领鄱阳湖上的几个重要关口,以争取更多的机会,争取更多的机会。
朱元璋相信,一定要占据鄱阳湖上的要冲,这样才能占据上风,把陈友谅困在湖中,坐以待毙。
可是若在双方对峙时,突然抽身而退,陈友谅会“必以为怯,而来追”,那就会使自己落入敌人可趁之机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借着黑夜的遮掩,在左岸(今天江西都昌县西北五十公里),顺利占据了鄱阳湖中心的要道,将陈友谅包围在湖中,这是他计划的第一个目的。
第三个步骤是包围和消灭敌人。朱元璋攻下了左蠡后,陈友谅更是不知所措。
在进退维谷的时候,他的右金吾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焚舟登陆, 直趋湖南, 谋为再举”。
陈友谅初时踌躇,后来终于同意了右金吾的意见。然而左金吾却转投朱元璋麾下,右金吾见左金吾叛变,见到大局已定,也领兵降将。
陈友谅铤而走险,想要逃回武昌,却被常遇春的船队和一只燃烧着火焰的木排截住。
到了泾江口,他又为朱军所阻,最后陈友谅在乱斗中被射死。
就这样,长达一月有余的鄱阳湖战役,朱元璋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三、浅析朱元璋胜利的原因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战略性决战,也是在两军对抗中,力量不断削弱的一种必然。
一场战争的胜负,除了要看民心和经济上的富余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军队的实力。
(一)战备充足,针对性强这就是朱元璋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与北方以骑兵为主要战法的作战方式不同,南方河流、湖泊交错的地形特点,使其成为一种以水为主要战法的战斗方式。
于是,发展水师,兴办船炮,就成了朱元璋兴办军事的一项重大措施。朱元璋对此做了很好的准备。
一是海军的迅速发展。朱元璋的水师是在渡江战役中组建起来的,这是一个人船不足的时期。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朱元璋加大了对水军的投入,“河船,海船,风帆,桨叶,浅滩,运输船,日复一日的建造”。
到了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朱元璋率军攻打江州的时候,已经有了一艘类似于“龙骧巨舰”的大船。
从朱元璋和常遇春在鄱阳湖战役中先后被击沉的情况来看,常遇春和徐达等几位大将军的舰船都已经达到了“大船”的水平。
尽管朱元璋的海军总规模远不及陈友谅,但是他对海军的大力发展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朱、陈水师的实力已经大大缩短,并为后来的鄱阳湖战役打好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是枪械质量好。与海军相比,朱元璋的武器装备要完善得多,不仅武器装备齐全,还配备了大批的士兵。
就武器的类型来说,除了“没奈何”以外,朱元璋在战争中还使用了“大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
并首次在海战中使用舰炮攻击敌人的武器。其中,火枪、火铳等属于个人携带的火器,而将军筒、大小铁炮等则属于大型的射击类武器。
很显然,朱军拥有的不仅仅是能够轰击与焚烧这一艘巨大的战舰,更有能够杀死船上的人的枪械,而且不同的枪械之间有着明显的层次,可以相互补充。
从枪械的数量来看,根据朱元璋在平江(今天江苏苏州)战役中动用的两千四百多门火炮对付张士诚的记载来看。
鄱阳湖战役中,朱元璋使用的轻武器、重型武器和燃烧武器的数量,恐怕还要多得多。
(二)战争策略,即变易主客朱元璋的战略部署是他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主”与“客”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原指两军在战场上所处的位置,如“主”与“客”,“守”与“攻”。
因为军队是处在进攻还是防守的位置,这与军队的主动和被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在后世的军事实践中,也把处于主动和优势的一方叫做“主”,把处于被动和劣势的一方叫做“客”。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所面对的最大困难是:
一是船只规模与其争夺水运自主性的冲突;
二是军力不足和争胜的矛盾。
朱元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并以恰当的战略布局,实现了“变易主客”、“反客为主”的目标,使这两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从时间上看,陈友谅是在四月份,河水上涨,朱元璋是在七月份,江水日涸救援洪都的。
朱元璋知道自己战船的形状是不利的,如果陈友谅一开始就攻入洪都,很明显他是没有任何胜机的。
如果等到七月份鄱阳湖水低,对大船行动不利时再发,那就可以把陈友谅的大船优势完全抵消掉。
而朱元璋方面,因为战船较少,所以其水军的机动性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样一来,陈友谅凭借着巨大的战船,在水中游弋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朱元璋的小型战船,也就成了他在水面上的优势。
这样,就可以通过天气条件来解决船舶体型和获得水上机动自主权之间的矛盾。
从地理上讲,陈友谅选择鄱阳湖作为最后的决战地点,就是看中了这里广阔的空间,便于巨船的铺展,如果能借着围攻洪都的机会,让朱元璋出兵,那就更好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
但是,朱元璋的智慧就是他善于分析形势,把困难变成有利条件。
首先,在未发兵前,借助洪都城池的规模和坚固,固守城池,消耗敌人,迷惑敌人,等到陈友谅精疲力竭,粮草匮乏的时候,再发兵,完成“主客”互换。
其次,在进攻时,朱元璋将“以地利,以迫敌”的战略思想贯彻到战争的每一个阶段,从而达到“强弱”的转变。
比如,在进攻和防守阶段,他下令军队扼守通江隘口,比如泾江口,南湖口,五阳渡等。
在“对峙”时期,巧妙布局,及时抢占鄱阳湖中心的“左岸”。
在围剿的时候,又移到了湖边,做出了长期困住敌人的姿态,逼得陈友谅只好铤而走险,突破重围。
朱元璋利用自己在战场上的积累,慢慢地改变了战局。
(三)战术上的灵活性朱元璋以其变化多端的战略思想,成功地打败了陈友谅。他的战术选择有如下几点:
一是将“常法”和“变法”的统一。船队的机动能力和枪炮的燃烧能力,是朱元璋赖以生存的最大依仗,也是朱元璋制订战略的最大依仗。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将船队分成二十个大队,分别配备了枪炮、弓箭和短兵,并采用了“以长击短”的战术,来对付陈友谅的机动性不足。
陈友谅下令“连环战舰”,虽然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朱元璋的行动,但也进一步扩大了他的战船无法灵活机动的缺点。
面对这种局面,朱元璋采取了“以长击短”的常规战术和“巧施火攻”的改革策略。
以灵活机动的战船迅速迎敌,并以易燃的枪械进行火力打击,使得陈友谅的大船无法躲避,从而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二是把正面对垒和出其不意的对垒结合起来。陈友谅在战争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粮食供应不足,士气低迷,而朱元璋在战争中所采取的策略也是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的。
据史书记载,陈友谅在鄱阳湖战役之前,曾经在湖州、潭、荆、襄等地大肆招兵买马,“三丁抽一为军,号为蓬合”。
大批被抽调出来的“田夫市”,除了不能正常参与耕种之外,还要担负繁重的兵役和劳役。
再加上陈友谅多年来的征战,一直到鄱阳湖之战,粮草短缺,士气低落,已经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为此,朱元璋采取了"军事包围,心理突破"的战略策略,利用地理优势,将陈友谅包围起来,加剧了他与陈友谅之间的粮食问题。
利用他们的精神攻击,摧毁他们的士气,摧毁他们的斗志。
所以朱元璋才会下令,凡是被他抓到的人,一律不能杀人,只要是受伤的人,都会给他们一些药物,然后将他们送回去,以此来打击他们的士气,加快他们的速度。
鄱阳湖战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朱元璋在战争中充分利用了“辅胜”因素的结果。
从这次战争中,我们能够从主客两个角度总结出一些取胜的原理:
在客观上,要对自己的优势进行精确的掌握,将对方劣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从而达到主客和强弱之间的互换。
与此同时,要将常法与变法、正兵与奇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最低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果。
从客观角度来看,充足而有针对性的战争准备,是一次军事行动能否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战略部署和创新战术战法的关键保证。
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主客观因素在军事斗争中的影响,对军事斗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明太祖实录》卷 12。
[2][明]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 4《汉陈友谅》。
[3]《明史纪事本末》卷 3《太祖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