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掌握的象棋布局(先手布局与后手布局以及传统布局)
最容易掌握的象棋布局(先手布局与后手布局以及传统布局)这些布局既可形成复杂对攻的局面,也可形成平淡对峙的阵型,双方都有回转的余地和取胜的可能。这也正是这些布局模式长盛不衰的缘由。至于起马和飞相局的应付手段,一般有柔性布局(进卒或飞象)和刚性布局(还中炮)两类,视棋手的风格而定,与前面一些布局可触类旁通。因此,熟练地掌握各种布局,在对局中能够灵活运用并加以创新与发展,是象棋爱好者必备的条件之一。当然,应付中炮的布局还有很多种,如单提马(马2进3后再马8进9)、鸳鸯炮、龟背炮等,但使用概率不及上述四类。而应付仙人指路布局(兵七进一),则大致有对兵局(卒7进1)、弃卒变,也称“瞎眼狗”(卒3进1)、卒底炮(炮2平3)、金钩炮(炮8平3)、起马局(马8进7)、飞象局(象3进5)等,一般都要进行中局实力的较量。当对弈开始后,双方对弈者,根据自己的战略思想,各自调动与布置子力进行攻、防的战斗准备。一般来说,在这个阶段是不吃子进攻的,着重的是兵力部署,所以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下棋,同样讲究基本功。象棋初学者往往苦于着法贫乏、思路枯涩,究其原由,还是对一些最基础的东西缺乏切实掌握。
布局是指一局棋的开始阶段(大约在10个回合左右),具备出动强子、阵形基本固定、攻守意图初步显露等这样一些明显的特征。象棋的布局好比战前的工事建筑。布局又称开局,是一局棋的开始阶段,是全盘棋的基础,它对中局形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直接决定双方的胜负。
布局是下棋的开端,以后的千变万化都随其而来。布局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全局,所以,对布局不能掉以轻心。象棋的布局也称为开局(以下正文统称为布局)。布局是对弈开始后必经的战略部署阶段,也是对弈双方在接触战斗前的主力布置及准备迎战的阶段。这就好比在一场战役之前,要构筑工事、战壕,配置好兵力等。
当对弈开始后,双方对弈者,根据自己的战略思想,各自调动与布置子力进行攻、防的战斗准备。一般来说,在这个阶段是不吃子进攻的,着重的是兵力部署,所以,有人主张以接触战斗前的回合、着数来判断布局阶段的结束,这实际上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到底布局阶段有多长,到什么情况下才算布局结束,并不是每局棋都那么清楚明显的。一般说来,布局阶段长的,要10个回合左右,短的也有四五个回合的,甚至着法更短便要吃子搏斗。比如说,顺手炮布局,有人走完中炮,对方也应以顺手中炮后,接下来便挥炮打卒叫将,这大概是最短的吃子着法布局了。不过,正常情况下,开局后,双方需要有8~10个回合的布子阶段。
一般来说,先手布局大致上有炮、马、兵、相四大类。其中炮局包括中炮(亦称当头炮)、过宫炮、巡河炮、仕角炮等,而中炮布局是先手威力最大、运用最普通的布局之一。马局为第一着走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准备布成屏风马、反宫马或单提马阵式,意为巩固后方,徐图进取。兵局多为兵三进一或兵七进一,亦称仙人指路,含有试探对方应手的目的,视对方如何应付,自己可随机变换阵型,或成中炮布局,或成先手屏风马局等。而相局则为相三进五或相七进五,寓攻于守,以静制动,也可以形成复杂多变的阵势,为不少棋手所乐用。
后手布局是对对方首着的反应,根据对方不同的着法制订自己的行棋思路。当对方首着炮二平五摆中炮时,后手方应用较多的布局是顺手炮(炮8平5)、屏风马(马8进7 后再马2进3)、反宫马(马2进3后再炮8平6)、列手炮(炮2平5)四大类。其中列手炮布局由于后手方较易吃亏,现又派生衍变出左炮封车转后补列炮布局。
当然,应付中炮的布局还有很多种,如单提马(马2进3后再马8进9)、鸳鸯炮、龟背炮等,但使用概率不及上述四类。而应付仙人指路布局(兵七进一),则大致有对兵局(卒7进1)、弃卒变,也称“瞎眼狗”(卒3进1)、卒底炮(炮2平3)、金钩炮(炮8平3)、起马局(马8进7)、飞象局(象3进5)等,一般都要进行中局实力的较量。
这些布局既可形成复杂对攻的局面,也可形成平淡对峙的阵型,双方都有回转的余地和取胜的可能。这也正是这些布局模式长盛不衰的缘由。至于起马和飞相局的应付手段,一般有柔性布局(进卒或飞象)和刚性布局(还中炮)两类,视棋手的风格而定,与前面一些布局可触类旁通。因此,熟练地掌握各种布局,在对局中能够灵活运用并加以创新与发展,是象棋爱好者必备的条件之一。
象棋刚刚开始对弈,就像古代交战双方讲究布阵,阵型的优劣对战局乃至最后的胜负会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布局可以影响到整个局势的不同变化。所以,开局的正确与否,对整体局势有很大的影响。恰到好处的布局可以给中、残局阶段铺平道路,打好必要的战斗基础。
不管是先手布局还是后手布局,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要尽量快速出动主力强子,特别是车更应优先出动(当然不可首着出动,否则失马)。俗语说:「三步不出车,多半要输棋。」或曰:「三步不出车,必是大屎棋。」当然,这些民间棋谚主要是为了强调出车的重要性。
二、布子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对方布子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子力部署。比如说,顺手炮布局中,针对对方出动直车,则我方可以出动横车;反之也一样,对方出动横车,则我方可出动直车。又比如:对方出动横车车一平六,扼制我方的4路肋道时,我方补士应走士6进 5——背对车补士,称为「背补士」,这便是针对性。如果改走士4进5,正对着对方的「肋车」,就如同「开门揖盗」了,就吃亏了,因为一旦遇有对方照将,无法出将避照,这是不符合布局的原则的。
三、要注意各棋子间的联络、互保及配合,这是很重要的布局原则。比如说,首着我们走炮二平五(中炮),待对方应着后,我们又走马二进三;这样马保中兵,左炮借中炮为「架」保右马,形成互保,彼此联络呼应,形成一个战略整体。假如我们第二步棋把马二进三改走为马二进一跳边马,虽然可以这样走棋,但失去主要意义,各子缺乏联络、呼应与互保,这是不可取的。
四、要考虑全局,不要使一个棋子走动过多。战争中最忌孤军深入,象棋布局也是这样。如果只走一个棋子过多,一旦发生意外,例如被兑掉就会「劳而无功」,由于后继不力而影响着数,影响全局。
传统布局(开局)发展,棋手们在象棋布局定型之后根据自身经验的积累,总结了一些实用而方便的布局,它们渐渐被人们认可,并流行起来,这就产生了被公认的流行布局。斗炮局当属最早流行的布局法,又有逆手炮(列手炮)及顺手炮之分,逆手炮之流行当在顺手炮之前。由于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逆手炮后行方总是晚步,不易反先,而顺手炮后行方较为稳健,可以抗衡,因此,又使顺手炮布局流行开来并得到长足的发展。
象棋棋坛历史上,基本上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流行布局,这些布局方法此消彼长。但是,传统的斗炮局及当头炮对屏风马这两大类型布局却长久跻身于流行布局的行列,而为历代棋手们所青睐,这里因篇幅所限,仅就斗争最为激烈的传统布局——逆手炮布局作一介绍。
在斗炮局中,逆手炮又称列手炮,简称列炮,因其布局双方对称,方向相反,亦步亦趋,各攻一面而得名。开局之始,便短兵相接,争斗十分激烈,后行一方不免吃亏(当指旧的布局)。这一布局的历史也是很久远的,基本上与顺手炮是同时产生的,在古棋谱《金鹏十八变》及《橘中秘》、《梅花谱》中都可找到例注。其基本攻法,都是跳边马向对方右翼一方攻击,只是在个别局例中(如《金鹏十八变》谱第24局及第27局以及让先小列手炮局),采用进七路马的着法。但在20世纪后,棋手们多用进七路马即「跳正马」的攻法,效果甚佳。在这个基础上,后行一方,又流行开「后补列手炮」的布局,这是当前仍在广泛流行的列手炮布局的主要布局形式。此外,还有挺兵局对卒底炮的布局,也能演变成列手炮的布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