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树常见病虫害几月防治(果园里李子树该怎样防治李小食心虫)
李子树常见病虫害几月防治(果园里李子树该怎样防治李小食心虫)卵期7天左右,即孵化成幼虫,幼虫在果面上爬行几小行后即蛀入果内。此时幼果果核尚未硬化,被害后极易脱落。随果落地的幼虫,多数尚未完成幼虫期。蛀果后未落地的幼果,幼虫则还可以转果为害,1头幼虫常为害几个果实,直到幼虫老熟脱果。二三代为害第一代老熟幼虫在树干粗皮缝隙内或草根、石块下结茧化蛹,1周后(6月中下旬)羽化为第一代成虫。产卵于果面,即孵化成第二代幼虫。此时果核已硬,幼虫蛀入后不再转果,20多天后老熟脱果,部分结茧越冬。也有一部分继续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二代成虫,仍产卵于果面,第三代幼虫多从果梗基部蛀入,被害果脱落,幼虫随果落地后,再脱果结茧越冬;有时也随果实采收而被带到外地,再脱果结茧越冬。出蛰羽化第二年4月下旬,部分幼虫从越冬茧内爬出,在1厘米左右的表土层中再结新茧化蛹,5月下旬即羽化为成虫。大部分幼虫就在越冬茧内化蛹,5月中旬羽化为成虫。羽化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发生延
李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又名李小蠹蛾,简称李小。是为害李果的主要害虫。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各果产区。
1.为害情况幼虫蛀食果实,蛀果前在果面上吐丝结网,幼虫于网下啃咬果皮再蛀入果内。不久,从蛀入孔流出果胶。被害果发育不正常,果面逐渐变成紫红色,提前落果。受害严重的李园,幼果象豆粒大小时即大量脱落;未落的果实也因果心被蛙而果内虫粪堆积成“豆沙馅”,不能食用。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7.0毫米,翅展11.5-14毫米。身体背面灰褐色,腹面铅灰色。前翅前缘约具18组不明显的白色斜短纹,翅面密布白色小点。近顶角及外缘的白点排列成整齐的横纹,近外缘部分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略与外缘平行的月牙形灰色纹,沿此纹内侧有6-7个黑绒色短斑。后翅浅褐色。卵圆形,扁平,稍隆起。初生白而透明,孵化前转黄白色,迎阳光侧视,卵面呈五彩光泽。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2毫米左右,玫瑰红或桃红色。腹面着色较淡,头和前胸背板黄褐色,上有20个深褐色小斑点。腹部末端具有浅黄褐色臀板,上有20个深褐色小斑点。腹部末端具有臀栉5-7齿。
蛹长6-7毫米,初为淡黄色,反变褐色,第3-7腹节背面各有4排短刺。
茧长约10毫米,纺锤形,污白色。
3.生活习性以老熟幼虫越冬,每年发生2代,少数1年发生3代。
越冬场所主要集中在李树干部周围。以树干为中心,以1米为半径,1-5厘米深的表土中,越冬幼最多。10厘米深以下的土层没有越冬幼虫。还有少数在草根附近、石块下或树皮缝隙茧越冬。
出蛰羽化第二年4月下旬,部分幼虫从越冬茧内爬出,在1厘米左右的表土层中再结新茧化蛹,5月下旬即羽化为成虫。大部分幼虫就在越冬茧内化蛹,5月中旬羽化为成虫。羽化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发生延续期约1个月。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昼伏夜出。黄昏时在李树周围交尾,羽化后1-2天,即在幼果果面上产卵。
卵期7天左右,即孵化成幼虫,幼虫在果面上爬行几小行后即蛀入果内。此时幼果果核尚未硬化,被害后极易脱落。随果落地的幼虫,多数尚未完成幼虫期。蛀果后未落地的幼果,幼虫则还可以转果为害,1头幼虫常为害几个果实,直到幼虫老熟脱果。二三代为害第一代老熟幼虫在树干粗皮缝隙内或草根、石块下结茧化蛹,1周后(6月中下旬)羽化为第一代成虫。产卵于果面,即孵化成第二代幼虫。此时果核已硬,幼虫蛀入后不再转果,20多天后老熟脱果,部分结茧越冬。也有一部分继续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二代成虫,仍产卵于果面,第三代幼虫多从果梗基部蛀入,被害果脱落,幼虫随果落地后,再脱果结茧越冬;有时也随果实采收而被带到外地,再脱果结茧越冬。
4.防治方法培土压茧4月下旬,在李树开花前,在树干周围60-70厘米的范围内,培10厘米厚的土层,并踩实压紧。使羽化出来的成虫钻不出土层室息而死。等羽化完成后结合松土除草将培土撤除。地面撒药越冬幼虫羽化前或第一代幼虫脱果前,在树冠下地面撒药;50%辛硫磷乳油300-500倍液,每亩用药0.25-0.5公斤,毒杀成虫和幼虫。
树上喷药成虫发生期,树上喷布毒死卑800倍液灭幼脲3号3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对卵和初孵化幼虫均有效。(作者:张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