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川藏南线值得我们去(一个人的川藏南线13)
为什么川藏南线值得我们去(一个人的川藏南线13)在这里,第一次见到磕长头的藏族人,他们往往拖家带口,虔诚地行着五体投地的大礼,用身体丈量着路程朝着大昭寺前进。温度从两个小时前山口的零下2度迅速升高到25度。怒江72乖中间休息了几次,才能勉强看到山间绿地中的小麦。路边的农户中的猪和驴,悠闲地在喝水,吃草。下坡都能把人下崩溃,这就是川藏线强大的魅力。拍到一只岩羊,它们在悬崖峭壁奔走如飞
早上醒来,天色大亮,拉开帐篷的拉链看了看,外面在下着稀稀拉拉颗粒状的硬雪。脑袋有点疼,似乎出现一些高反的症状。我俩吃了一点干粮和八宝粥,大概八点钟,开始收拾帐篷,准备出发了。
第一个营地,没睡好
其实,我们扎营的地方,距离山口只有不到两公里。业拉山口海拔4618米,也就是说,我们扎营的地方,已经是海拔4600米了,只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
一公里多,到达业拉山口。简单地拍照,检查刹车,开始下山。
怒江72乖
中间休息了几次,才能勉强看到山间绿地中的小麦。路边的农户中的猪和驴,悠闲地在喝水,吃草。下坡都能把人下崩溃,这就是川藏线强大的魅力。
拍到一只岩羊,它们在悬崖峭壁奔走如飞
温度从两个小时前山口的零下2度迅速升高到25度。
在这里,第一次见到磕长头的藏族人,他们往往拖家带口,虔诚地行着五体投地的大礼,用身体丈量着路程朝着大昭寺前进。
怒江大桥
怒江大桥选址非常巧妙,藏在群山中。重兵把守,不让拍照。过桥时,到了桥头才能看见桥体,过了桥拐个弯马上就看不到桥了。
奔腾的怒江
废弃的屋子里的墙壁上,照例是车友的涂鸦。看着满墙壁的文字和简笔画,我感受到了这种强大的力量,一种不入流但是生生不息的单车文化,代表着反叛,自由,力量和纯净的内心世界。
独特的涂鸦文化
过了怒江大桥,大山把猛烈的太阳挡的严严实实,凉爽沁人心脾。累的时候,可以到河边捧起冰凉的河水洗脸。然后吃点压缩饼干和巧克力,继续赶路。
怒江的一处小小支流
之后的路,上下坡交替,并且频繁遭遇逆风和冰冷的阵雨。逆风最厉害的时候,估计有7级风,夹着沙粒,打在脸上生疼,车速完全不会超过五迈。
快到八宿的4公里,完全是在冒雨骑行,衣服全部湿透,温度也很快低于十度,冰凉的雨水,冻得我们上下牙齿不停打架。让我再次想到快到康定的那几公里。
山雨欲来,而且它说来就来,毫不含糊。这就是川藏线。
在你沉醉于眼前的风景的时候,你不会知道脚下的路是平坦开阔还是崎岖坎坷,下一分钟时艳阳高照还是风雨交加。
高原的河谷文化
找好旅店,洗完热水澡,早晨从邦达出发的队友才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