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随着和父亲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见面后,颇有无话找话的意味。父亲似乎总会在我们期末出成绩的时候出现,责备、训斥。当我们逆反期到来的时候,父亲似乎意识到了自己错过的时间,但是彼此之间只剩下无止境的争吵和不理解。也许,我们和光头强一样,整个童年缺失了父亲的陪伴,我们只好把对父亲的依赖转移到朋友上,和朋友开心的玩耍,让我们依稀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原本与大部分未婚青年一样,对《熊出没》的了解,多半源于小朋友霸占电视遥控。即便没有看过作品,也对其根植着“低俗、幼稚”的看法。即使,去年《熊出没4》票房超过5亿,我依然没有动摇自己的想法。事情是从上周末陪着小侄女去看《熊出没·变形记》(以下简称《熊出没5》)的超前点映场发生变化的。小侄女全程欢欢喜喜的看完,扭头却被泪眼婆娑的我吓了一跳。,不明所以。我很想告诉她,小姨是想爸爸了。

头脑总是创造出误解,因为头脑已经拥有它自己的偏见。头脑只让那些支持偏见的东西进来。

——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今天要正式为一部系列作品平反——《熊出没》 。

是的,你没有看错,《熊出没》。

原本与大部分未婚青年一样,对《熊出没》的了解,多半源于小朋友霸占电视遥控。即便没有看过作品,也对其根植着“低俗、幼稚”的看法。即使,去年《熊出没4》票房超过5亿,我依然没有动摇自己的想法。

事情是从上周末陪着小侄女去看《熊出没·变形记》(以下简称《熊出没5》)的超前点映场发生变化的。小侄女全程欢欢喜喜的看完,扭头却被泪眼婆娑的我吓了一跳。,不明所以。

我很想告诉她,小姨是想爸爸了。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1)

也许,我们和光头强一样,整个童年缺失了父亲的陪伴,我们只好把对父亲的依赖转移到朋友上,和朋友开心的玩耍,让我们依稀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

随着和父亲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见面后,颇有无话找话的意味。父亲似乎总会在我们期末出成绩的时候出现,责备、训斥。当我们逆反期到来的时候,父亲似乎意识到了自己错过的时间,但是彼此之间只剩下无止境的争吵和不理解。

“小时候你去哪了?你现在凭什么管我!”

这是光头强对父亲喊出来的,也是我们对父亲的质疑和不解。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2)

长大后,我们越来越像光头强。身在异乡,工作和生活中经历再多的辛酸与苦楚,也会自己扛下来,把高兴的告诉家人,把苦涩的藏在心里,因为和父亲的矛盾迟迟不愿意回家过年。

是啊,当时的我们永远不理解,小时候,每次生病醒来永远是妈妈的守候;高中住校,手机短信中永远是妈妈的嘘寒问暖;失恋时,永远是妈妈的安慰和鼓励;结婚后,打电话回家永远只有妈妈的唠唠叨叨;

在我们看来,妈妈才是这世界上唯一关心我们的人。

那时候的爸爸,你在哪儿?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3)

等我们身为人父的时候,我们忽然开始理解了父亲的苦衷。就像《世上只有爸爸好》当中唱的那样“世上只有爸爸好,长大了才明了”。看到这里,我周围的成年人都开始偷偷抹起了眼泪。

我知道,他们也像我一样,理解了爸爸不是超人,爸爸也会犯错误,但是爸爸依然在用他的方式爱着我们。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4)

这大概就像《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爸爸跟得善说的那句: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请体谅一下。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5)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6)

爸爸在当爸爸前,也是别人的儿子,他也没有照顾过人,也是充当一直被照顾的角色,可是我们都忘了,我们总以为他是天生的爸爸。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是从不犯错的英雄。

我们自以为是的给爸爸添加了太多的定义和标签,却从来没有想过爸爸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超能力,也会无能为力。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7)

我仍然羞于向周围人承认自己被《熊出没5》感动的一塌糊涂。可是当我想到,它经过几年的锤炼,已然成长为一部优秀的系列作品时,我依然愿意以己之力,安利这部电影,特别是有孩子的爸爸妈妈们。

或许在我们度过了一个缺失父亲陪伴的童年后,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亲子之间的陪伴。但果真如此吗?

根据《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报告显示,越重视亲子陪伴的家庭反而越缺乏陪伴时间。“父爱缺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家庭中频现“隐形爸爸”。因为大部分父亲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并非全情投入。爸爸们要么“兼职”做家务,要么“看朋友圈、刷微博”,从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使亲子陪伴流于“形式陪伴”。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8)

爸爸们或许会觉得,妈妈带着孩子看没有什么不同。殊不知,7岁前,孩子大脑内80%的存储空间就已被占用,孩子的性格已经形成,很难改变。父亲缺席陪伴,会给孩子带来难以逆转的不良影响。

例如性格敏感,缺少性别认同。特别对男孩子来说,会更多效仿女性行为,表现行为更为“女性化”,而女孩则会认为男性无关紧要,逐渐变成“女汉子”;再者,处事容易消极、极端。由于父亲更多扮演责任的承担者,一旦孩子缺少与父亲的接触,勇于承担责任、果断的个性就很难得到发展,遇到事情习惯性逃避和哭。

就拿《熊出没》来说,这是每个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画,是孩子们和朋友交流玩耍的共同话题。但是每次陪孩子看电影的大多是妈妈、姥姥或者姥爷,影院中很少出现父亲的身影。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9)

或许爸爸们还在规划等某个假期,来一场全家旅行。计划却远赶不上变化,何不就趁着眼下这个春节,父亲们陪伴孩子,全家人一起去看《熊出没》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