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葡七哪个好看(男人除了要颜值高)
万国葡七哪个好看(男人除了要颜值高)葡七延续了怀表时代9点钟位置设有小秒针的盘面设计,为了布局和谐,又在3点钟位置增加了7天动力储存显示。即使后来葡七添加了日历功能,但其窗口设置到了6点钟位置,和12点钟的位置的“IWC"和“Schaffhausen”恰好平衡,并且窗口大小和数字时标相近,且日历盘底色同表盘底色相同。所以,当我们从正面看上去,葡七特别地规整。同时,蓝白两色为主色调的安排,也更让人感觉到“清新、自然”,仿佛蓝天白云一般。不久之前,万国基于葡七的盘面设计,改了配色推出了电影节限量版,因为配色奇葩,就很容易让人感觉到丑。在售的葡七常见的就5个款,其中卖得最好的就是钢壳白面蓝针。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微博和朋友圈询问表友们,为什么喜欢这块葡七?其中一个理由被很多人提及,那就是“简单、好看、耐看”。之所以Portugieser 7被称之为“葡七”,原因在于这两个字就包含了这块表最重要的几个元素。第一是延续了19
说到万国,我感觉市面上卖得最好的四款腕表就是波涛菲诺、马克17、葡萄牙计时和葡萄牙七天。这其中,葡萄牙系列就占了两席。
1930年代末期,两位葡萄牙商人向IWC万国订购了手表,要求达到和与航海计时仪器同样精确。在当时,制表技术还没有现在那么地发达,只有使用硕大的怀表机芯才能满足他们对精准度的要求。所以万国的制表师决定采用74型猎人式怀表机芯,并以腕表表壳搭载,这便是葡萄牙系列来源。
第一批这样的“大型腕表”亮相伊始就注定不受欢迎了,因为使用怀表机芯改手表在当时就是一种很“落伍”的做法。将怀表加两个表耳变成手表根本没啥技术含量。市场需要小巧、轻薄的手表,而不是大尺寸的款式。因此到1980年代初,万国的葡萄牙系列才仅仅生产了数百枚腕表。直到1993年,恰值品牌125周年纪念,万国“葡萄牙”系列才复出。
而今天,我们评的正是来自万国葡萄牙系列的Portugieser 7,在私底下被大家叫做“万国葡七”。
之所以Portugieser 7被称之为“葡七”,原因在于这两个字就包含了这块表最重要的几个元素。第一是延续了1930年代起葡萄牙商人所定制手表的大尺寸和简单干净的盘面设计,第二是搭载了有7天动力储存显示的机芯。
葡萄牙系列复兴于1993年,但“葡七”的出现却要往后推7年。2000年时,万国在巴塞尔表展上推出了型号为Ref.5001的表款,限量2000块,和当年的年份一样。其中1000枚钢款,750枚玫瑰金款,以及250枚铂金。
初代的Ref.5001和我们今天看见的“葡七”差不多,硕大的表径、简单清晰的数字时标、细长的柳叶针、九点位的小秒针以及带有7天动力储存显示的机芯。能一眼察觉到不同的地方就是,初代的Ref.5001并没有日期显示,这一功能直到2004年才出现。
在售的葡七常见的就5个款,其中卖得最好的就是钢壳白面蓝针。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微博和朋友圈询问表友们,为什么喜欢这块葡七?其中一个理由被很多人提及,那就是“简单、好看、耐看”。
葡七延续了怀表时代9点钟位置设有小秒针的盘面设计,为了布局和谐,又在3点钟位置增加了7天动力储存显示。即使后来葡七添加了日历功能,但其窗口设置到了6点钟位置,和12点钟的位置的“IWC"和“Schaffhausen”恰好平衡,并且窗口大小和数字时标相近,且日历盘底色同表盘底色相同。所以,当我们从正面看上去,葡七特别地规整。同时,蓝白两色为主色调的安排,也更让人感觉到“清新、自然”,仿佛蓝天白云一般。不久之前,万国基于葡七的盘面设计,改了配色推出了电影节限量版,因为配色奇葩,就很容易让人感觉到丑。
葡七的蓝色来源于两种不同的工艺,指针采用传统的烤蓝处理,利用温度在指针表面形成矢车菊蓝的氧化层。
而另一种蓝色,则在数字和刻度时标之上,从侧面看过去,我们可以发现,蓝色只覆盖于表面。我感觉应该是电镀工艺制作的,厉害之处在于,这种蓝色和烤蓝而成的颜色在肉眼上感觉不到色差。
然后,使用了高倍的放大镜观察葡七盘面的制作,可以发现其工艺相当不错。两种颜色(红、黑)的套色印刷非常地精致,没有发生重叠和串色。
为了确保读时的简单快速、准确,万国还在葡七蓝宝石表镜之上进行了前后双面的防眩光蓝色镀膜。
除了颜值高,葡七被很多表友喜欢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它非常地持久,多达7天的动力储存。
葡七所使用的机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的Cal.5000,这是万国历时5年独立研发和生产的长动力机芯。
巨大尺寸的机芯在现代表中也很少见,所以,为了不让表壳直径更大以至于不变佩戴。葡七并没有使用常见的机芯固定圈,而是仅仅使用了3张固定片和6颗螺丝。背面看起来异常饱满,完全没有丝毫“大表小芯”的感觉!
本次测评的葡七使用了宝玑游丝、无卡度微调设计,其实微调还同时兼备螺丝微调(红色箭头)和砝码微调(绿色箭头)。这两种微调原本是劳力士和百达翡丽的专利,现在已经过期了。
其版路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葡萄牙系列曾经搭载的怀表机芯,异常硕大的单一发条盒内藏接近1米的发条,源源不断向外提供动力。
有人爱,自然就有人恨!
葡萄牙七天单一发条盒也常常被人所诟病,长动力机芯也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后期误差变大的情况,因为越长的发条其力矩的衰减程度就越明显。所以说,虽然葡七虽然持久,但是在后期,“活儿”并不好。要想保证精度,最好是一直戴在手上。因为葡七这表在设计之初的出发点就是优先满足满链条时候的走时精度。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万国也提出过这样一个设计。原本葡萄牙七天的机芯是可以支撑手表不间断运行8天的,但是最后一天的走时误差太大,所以干脆在发条能量快要消耗完的最后一天,通过内部的齿轮设计,直接让机芯运行截停,停止工作。走得不准,干脆就不走!
这是一款自动手表,可以说并没有那么必要去做到7天动力,反正戴在手上时就可以自动上链。
整个自动陀依靠一个簧片和螺丝同轴心连接,自动陀边使用密度较大的钨合金来提高上链效率,之上还带有一个用黄金制成的万国品牌徽章。因为是依靠单一轴承连接,所以这枚机芯之上还配备有一个减震臂以减轻日常佩戴中的冲击。
自动陀的背面就简单很多,不过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心形凸轮”,其作用非常大。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大多数市面上的钟表品牌都采用“半自动”或者使用复杂的的“全自动”,这些设计都让手表的上链效率不够高。
1950年,时任万国技术总监的Albert Pellaton阿尔伯特·比勒顿提出了一项创新设计,利用非常简单的结构就能实现双向上链。
以带有心形凸轮的偏心轴承盘(上图中没有,已经被取下)把摆陀的转动变为摇杆的前后摆动(蓝色箭头所指的两个方向)。摇杆的活动会经两个棘爪传递至上链齿轮(绿色箭头所指),其中一个棘爪拉动齿轮(即上链),另一个则顺畅地滑行至齿轮顶部,直至动作互换为止。无论向左还是向右运动都有一个棘爪在拉动自动头轮顺时针旋转,另外一个则在打滑。“不论任何方向和幅度,摆陀都会利用每个动作为主发条上链。”
因为转动时,棘爪特别像啄木鸟的鸟嘴在啄木头,所以被俗称为“啄木鸟”。
v.qq/x/page/k0319plsfh2.html
啄木鸟上链结构讲过很多次,不过很多表友还是没有看懂。上次有位朋友提议想看动态图,所以这次测评葡七的时候特意拆下机芯,给大家拍了一个运行视频。
“啄木鸟”双向自动上链技术自1955年搭载到工程师系列手表后,被认为是万国的标志性元素,其设计原理经久不变、历经考验。
但是“啄木鸟”双向自动上链技术也存在着瑕疵,表主在佩戴手表时,两个棘爪不停地交替拉动齿轮,其磨损不可忽略。
“啄木鸟”双向自动上链技术乃万国公司制表传统的基石,虽然存在缺点,但是肯定不能扔掉的。扔了就没有逼格了。
所以IWC万国在制表材料上对“啄木鸟”双向自动上链进行了升级改造。2009年,IWC万国表首度以氧化锆陶瓷棘爪取代铍铜棘爪,成功打造51900型机芯,为葡萄牙系列陀飞轮逆跳腕表提供动力。这项改进在减轻磨损的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三代葡萄牙七天腕表,有优点也有缺点。颜值高、持久,但是活儿不出众还有点粘人。
男人除了要颜值高、持久,还得活好不粘人!
所以在2015年的时候,万国再次升级,推出了第四代的葡萄牙七天腕表,机芯大改。主要改造的地方在于两点。
第一,取消了原来的单一发条盒设计,现在变成了两个发条盒,同样提供7天的动力储存。这样的改变是为了减轻发条力矩衰减的剧烈程度,保证手表的精度。
第二,克服了陶瓷制作的难关。在从之前,第三代的葡萄牙七天腕表仅仅在棘爪部分使用陶瓷材料,上链齿轮还是原本的金属。为了让棘爪与齿轮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做到近乎零磨损”,大大提高“啄木鸟”双向自动上链装置的耐用度。所以,上链齿轮也必须变成陶瓷材料。然而,第一次尝试却以失败告终。因为上链齿轮不像棘爪一样是平面零件,上链齿轮不仅包括齿轮,而且还包括轮轴。每当将陶瓷齿轮和金属轮轴结合起来时,陶瓷齿轮便会碎裂。直至2015年,新设计和制作技术出现,局面才取得突破。同时,心形凸轮也顺带升级为了陶瓷材料。
颜值高、持久、活好不粘人的第四代葡萄牙七天还是值得去买的!
第一代葡七,无日历功能,金属材质的上链棘爪和齿轮。
第二代葡七,有日历功能,金属材质的上链棘爪和齿轮。
有日历功能,白色
上链棘爪和齿轮。
第四代葡萄牙七天IW500705,国内公价9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