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任督二脉之六:打通直播的任督二脉 一根线中的变数
如何打通任督二脉之六:打通直播的任督二脉 一根线中的变数笔者经常与多方配合来完成一个活动的录制和直播,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不论多么可靠的合作方,在设备调试上多多少少都会出一些问题,所以尽可能的保证自己负责的部分也就是拍摄和影像部分的系统的完整性是很有必要的。作为文章的最后的一个部分想聊一聊如何自己搭建一套简单的拍摄输出系统。自己搭建系统最大的好处可以说是“不求人”。一些关键的部分在自己家里调试是什么样子,在现场也不会变。我们的系统一共由四部分组成:摄像机,采集设备,电脑和播控软件。首先需要选择一款最适合自己的采集卡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偏向于轻便装备单兵作战,那么USB采集卡 笔记本电脑的搭配是最适合的。除去视频方面的头疼接驳问题,笔者曾经遇到过另一个致命情况——共地干扰。具体表现为发送给大屏幕的视频信号抖动,并且音响师傅会发现音源有很明显的杂音。这种情况很多发生于会展中心、酒店、广场等地方。原因是不同设备所连接的电源地线是同一处,导致了干扰的发生。
如果有比较多的这类业务,自行购买一款USB采集卡是一个比较省心的选择。笔者比较推荐的是AJA出品的U-TAP系列采集卡,它使用USB3.0接口,不需要特殊安装驱动,拥有SDI和HDMI两种款式,可以根据自己的设备进行选择。
Blackmagic系列的采集卡易用度尚可,但是现在全线产品均为雷电接口,如果不使用苹果笔记本的朋友不太建议考虑。国产的圆刚品牌价格会相对较低,但是需要安装驱动,有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连接问题,同时对一些软件不太友好,在采集笔记本电脑画面以及部分游戏机时会有HDCP限制的问题,也需要注意。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大屏商不喜欢摄像师来“乱动”大屏器材的情况,这个时候自备一台笔记本接好采集卡和摄像机,只提供给大屏商一根HDMI或DVI的视频输出线来让大屏商自行连接是最省时省力的选择。自备播控设备的问题我会在后面详细说。使用软件接入可以实现一些仅硬件接入实现不了的功能,比如和其他画面的无缝衔接,在画面上显示活动/主办方的标志,嘉宾讲话时的名条等。实现这些功能并不困难,大家可以自己探索一下。
在解决了接口接入的问题后,另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就是视频格式。厂商标准不一致,国标和各种外国设备的混乱导致了高清信号的格式混杂。比较常见的有(隔行)1080 50i、1080 59.94i 以及(逐行)1080 25p、1080 24p、108050p、1080 60p等。很多具有HDMI接口的视频处理器仅支持上述中的一种格式,然而大屏商有时并不清楚他们的设备所支持的格式。笔记本电脑之所以可以很顺利的接入,是因为笔记本电脑的显卡具备切换多种不同视频格式的功能。不幸的是摄像机并不具备这种功能。当你使用常见的广播级摄像机如索尼EX280、索尼EX1R等时,你可以在机内设置所需要的输出格式和制式,一般来说隔行的1080i 50和1080i 59.94以及隔行的1080p 25、1080p 30是比较常见的输出格式,在接驳大屏设备后如果无法正确显示摄像机画面,大家可以尝试切换这几种不同的格式来找到大屏设备能支持的正确格式。如果你使用的是单反来进行拍摄并使用HDMI接口输出,那么你需要更加提高警惕。
部分单反和电影摄影机设计HDMI输出的初衷是方便用户实时查看拍摄的内容,并不是为了将画面原汁原味地输出。使用单反相机、Gopro等连接大屏幕甚至是切换台经常让笔者头疼不已,抛开如何隐藏拍摄信息和操作界面不说,单是设置好正确的输出格式就已经是一大挑战。很多拍摄设备只能输出单一的逐行或者隔行格式,这对于设计上欠缺兼容考虑的大屏设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如果你使用单反来进行现场拍摄,那么一定要注意和甲方、大屏商协商妥当,提前连接设备并进行测试。HDMI设备的连接问题远不止于此,HDCP保护和握手问题、EDID等问题也很常见,本文就不展开赘述了。
Gopro连接MD-HX
那么,存不存在能完美解决HDMI摄像器材连接问题的方案呢?答案是有的。比较投机的方法是自带整套播放系统,本文的最后部分会详细讨论如何构建自己的系统。这里想说的方法是购买一个多格式转换器,笔者比较推荐的是由美国厂家DECIMATOR推出的一款多格式转换器MD-HX,国内称这款设备为红蜘蛛。这款转换器自带HDMI和SDI输入输出,兼容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高清标清格式,可以自行设定使用HDMI输出或SDI输出。也就是说无论你的摄像设备的格式是什么,都可以输出到你需要的指定格式。
举个例子,笔者希望能将Gopro6接入切换台用来拍摄演唱会的鼓手,但是由于考虑到其他摄像机使用的1080i50的格式,必须将Gopro的输出格式转换成1080i 50(大部分切换台并不支持多种不同格式的摄像机同时接驳并切换)。当笔者将Gopro的拍摄分辨率设置为1080p 25帧时,经过MD-HX测试得到HDMI接口的实际输出分辨率为1080p 50帧。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经常出现在笔者的日常工作中。在连接了MD-HX转换器后,笔者就可以将SDI接口输出的格式设置为1080i 50。这样就很轻松地解决了不同种格式的拍摄器材协同工作的问题。另外还有一款名叫Dr.HDMI的转换器价格便宜些,可以实现逐行信号转换成隔行信号的功能,但是并不能实现NTSC和PAL的制式转换和帧率的变换,大家可以按需购买。
除去视频方面的头疼接驳问题,笔者曾经遇到过另一个致命情况——共地干扰。具体表现为发送给大屏幕的视频信号抖动,并且音响师傅会发现音源有很明显的杂音。这种情况很多发生于会展中心、酒店、广场等地方。原因是不同设备所连接的电源地线是同一处,导致了干扰的发生。笔者一般使用笔记本电脑采集切换台输出的画面作为连接大屏的信号源,结果发现插在同一配电箱接出的电源播放音频的笔记本音频输出有杂音,伴随着大屏画面的抖动,尝试更换笔记本并没有解决问题,但是切断任何一台笔记本的连接后干扰现象就消失了。这个现象当时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当时的解决办法是用很长的电缆从另外一栋楼接电过来供音响师傅使用。共地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时的缺陷导致的,并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法。毕竟我们无法让场地方去修改电路设计。笔者也尝试过淘宝上销售的所谓“共地过滤器”,效果十分有限:大屏的抖动问题仍然存在,杂音虽然有减轻但也仍然存在。目前笔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使用vMix软件搭配NDI来通过局域网传输视频或音频至另一台电脑来播放。关于vMix和NDI的相关内容在将来的文章中可能会讲到。
笔者经常与多方配合来完成一个活动的录制和直播,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不论多么可靠的合作方,在设备调试上多多少少都会出一些问题,所以尽可能的保证自己负责的部分也就是拍摄和影像部分的系统的完整性是很有必要的。作为文章的最后的一个部分想聊一聊如何自己搭建一套简单的拍摄输出系统。自己搭建系统最大的好处可以说是“不求人”。一些关键的部分在自己家里调试是什么样子,在现场也不会变。我们的系统一共由四部分组成:摄像机,采集设备,电脑和播控软件。首先需要选择一款最适合自己的采集卡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偏向于轻便装备单兵作战,那么USB采集卡 笔记本电脑的搭配是最适合的。
USB采集卡前面已经介绍过,在此不多唠叨,原则是够用就好,不要轻信小品牌。没有特殊4K需求的不需要去贪图4K采集卡,因为国内绝大多数的视频处理器分辨率只能达到1920*1080。另外部分采集卡以1080p 60帧作为噱头,这是主要针对PS4和XBOX ONE游戏机的游戏画面采集,如果没有采集游戏机画面的需求可以不考虑。如果你每次的拍摄设备是用卡车来运的话,那么PCI采集卡 PC主机绝对是更稳定的选择。PCI采集卡购买时要慎重挑选,很多针对于安防监控使用的低质量采集卡混迹其中。国产的圆刚、天创恒达可以考虑,进口品牌Blackmagic design、AJA、Magewell都是值得信赖的广播级供应商。接口方面根据你的器材进行考虑即可,相对于SDI,HDMI采集卡价格会低些,但是前文所提到的SDI优势也是很重要的。有的朋友会觉得购买HDMI采集卡后再购买一个SDI-HDMI转接盒会更划算一些,笔者是非常不推荐这样做,因为一个系统越复杂,那么出问题的几率也就越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部分可以保证整个系统能稳定运行。部分高端采集卡具备多路输入的功能,如果没有在电脑内进行切换(俗称软切)的需求没有必要购买。在采集卡之后就是电脑的选择,关于笔记本电脑,现今的中高端笔记本电脑都能满足采集画面的需要。笔者就经常携带2017款的戴尔XPS13外出工作,在之前笔者还使用过一段时间2015款的Thinkpad X1c,笼统上来讲,现今的英特尔i5、i7笔记本电脑都有足够能力胜任。苹果笔记本是很多的摄像师使用的,但是并不推荐安装windows来运行播控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