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郑和下西洋带了多少人(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带了多少人(郑和下西洋)不管怎样,还是得派个信得过的人出去看看。于是明成祖决定派一支船队,出使西洋各国,秘密查找建文帝的消息。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明成祖朱棣派心腹大臣去往地秘密查访建文帝的下落,但又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求神仙。即使这样查找,依然没有建文帝的下落。他想,建文帝不会跑到海外呢?郑和下西洋(网络配图)《三保太监郑和》朱棣对一件事情总是不踏实,就是自己打进南京时,侄建文帝忽然神秘失踪了。他派人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他的落。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十篇 明清时期

第四章 郑和下西洋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前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南到达爪哇,西北到波斯湾和红海,最西到过非洲的东海岸,是历史上空前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带了多少人(郑和下西洋)(1)

郑和下西洋(网络配图)

《三保太监郑和》

朱棣对一件事情总是不踏实,就是自己打进南京时,侄建文帝忽然神秘失踪了。他派人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他的落。

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明成祖朱棣派心腹大臣去往地秘密查访建文帝的下落,但又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求神仙。即使这样查找,依然没有建文帝的下落。他想,建文帝不会跑到海外呢?

不管怎样,还是得派个信得过的人出去看看。于是明成祖决定派一支船队,出使西洋各国,秘密查找建文帝的消息。

能担当此任呢?明成祖想到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是个挺合适的人选。

郑和,本姓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云南一个回族家庭里。

他的祖父、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还到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在今沙特阿拉伯)去朝圣过。后来,郑和进燕王宫里当了太监,因为他聪明能干,得到了明成祖的信任,被赐郑姓,人称“三保太监”。

出使“西洋”

1405年,明成祖正式委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这个时期,人们所叫的“西洋”是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

这一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郑和奉了皇帝的命令,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在万众的敲锣打鼓、齐声欢呼中,从苏州府刘家港(今天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口)浩浩荡荡出海了。这是一只庞大的船队,人数共有好几万,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翻译和医生等,十分气派。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了爪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家。每到一个国家,他们就把明成祖的信递交给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许多国家见郑和带来了那么大的船队,态度又友好,都热情地接待了他。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9月才回国。西洋各国的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来中国回访。

可当船队在回国途中,经过旧港时,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旧港这个地方有个名叫陈祖义的海盗头目,他占据了一个海岛,纠集了一海盗队伍,专门抢劫过往客商的财物。这回,他听说郑和的队带着大批宝物经过,就和同伙商议,趁郑和不防备,动手劫。不凑巧的是,这个计谋被郑和预先知道了。

郑和下西洋带了多少人(郑和下西洋)(2)

福建:郑和史迹(网络配图)

《化险为夷》

得到密报的郑和,早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当海盗船进入伏击圈后,大船桅杆上一盏红灯高高升起,着是一片灯笼火把,将海面照得亮。海盗船被大船包围,不到一时辰就被全部歼灭,陈祖义做了俘虏。郑和一鼓作气,又将陈祖义旧港的老巢端掉了。陈祖义乖乖当了俘虏。郑和把陈祖义捆绑起,押到了京城。

郑和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他每次结束访问,都有许多外国使团,其中有国王和王族,随同来到中国。

他既带回了各国人民的友好情意,也带回了许多当地的特产与珍禽异兽,如胡椒、硫磺、象牙、龙脑、宝石及狮子、金钱豹、长颈鹿、长角马哈兽、鸵鸟等。虽然郑和没有打听到建文帝的确切下落,但明成祖对郑和船队的成绩非常满意。

对此,明成祖特地书写碑文,树立石碑,作为纪念。郑和第六次远航归来,明成祖已经去世。新皇帝不到一年也死了,再继位的宣德皇帝才两三岁,顾不上远航的事。

公元1430年,朝廷又启用郑和做第七次远航。

此时他已经60岁,仍毅然担起重任,漂洋出海,弘扬国威。但是这次出海的归国途中,郑和积劳成疾病逝于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直到现在,一些国家还流传着许多三保太监的事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