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所到之处,带来了吉祥,带来了喜悦,带来了美好的祝愿。秧歌队伍中的角色伞头、公子、鼓、花、棒,一般为六鼓、六花、六棒。各个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正月破五,各个村子的秧歌队在会首的张罗下开始出会,他们(她们)自己梳妆打扮好扭秧歌的行头,三三两两到集合地点,走街串巷,拜年祝寿,这种巡游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每到一处,当欢快激昂的唢呐声、锣鼓声响起,高跷秧歌队的演员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兴高采烈地登场了。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的丘陵之中,地处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融合了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经济欠发达让很多传统文化有幸保留下来,东北秧歌就是这里传承下来的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喀左的秧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表演形式、内容、风格上归纳,分为高跷秧歌和地秧歌二大类,高跷秧歌又分为大高跷(五尺五寸)和小高跷(三尺以下)。地秧歌中有的

初七过后,繁华的都市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人们在匆匆的脚步中将期盼的春节忘却。而在北方的农村,春节的年味正越来越浓。破五迎财神,人们将修整了一个冬天的力量用扭秧歌的方式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上释放。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2)

东北秧歌是东北人年味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文化符号,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是一份乡愁的心声,是一场迎接喜庆的欢聚。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3)

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淳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它将诙谐、火辣、幽默、豪放表现在自己的身体中,有曲调的颂扬和旋律,集音律、舞蹈、杂技、曲艺、武术、祈福各种艺术于一身,在既哏又俏,既稳又浪(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稳,刚柔结合肢体动作中,将秧歌传承至今。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4)

我们在城市广场上也能常见到东北秧歌,那种扭扭捏捏缠绵无力的表演,或者是改良后的新东北秧歌少了乡土,也就少了活力。如果想寻觅到那种原汁原味的老秧歌,只有去一些偏远的农村才能了却心愿。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5)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的丘陵之中,地处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融合了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经济欠发达让很多传统文化有幸保留下来,东北秧歌就是这里传承下来的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6)

喀左的秧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表演形式、内容、风格上归纳,分为高跷秧歌和地秧歌二大类,高跷秧歌又分为大高跷(五尺五寸)和小高跷(三尺以下)。地秧歌中有的以唱为主,有的以跑大场见长,有的突出下出子(小场子)。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7)

喀左的秧歌历史至今有五百多年,由于地处多民族交汇区,这里的秧歌既有中原汉文化的元素,又保留着满族、蒙古族彪悍的游牧、狩猎特征,肢体动作铿锵有力,表演风格激烈火爆,大煽大扭,俏的俊秀,浪的朴实,历经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这里的秧歌逐步形成了“美、俏、哏、逗”等艺术特点,颇具古风,这才是东北秧歌最乡土的特征。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8)

正月破五,各个村子的秧歌队在会首的张罗下开始出会,他们(她们)自己梳妆打扮好扭秧歌的行头,三三两两到集合地点,走街串巷,拜年祝寿,这种巡游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每到一处,当欢快激昂的唢呐声、锣鼓声响起,高跷秧歌队的演员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兴高采烈地登场了。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9)

所到之处,带来了吉祥,带来了喜悦,带来了美好的祝愿。秧歌队伍中的角色伞头、公子、鼓、花、棒,一般为六鼓、六花、六棒。各个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0)

主人一高兴,端茶倒水敬烟,赏钱也少不了。开展秧歌巡游,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赏。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1)

唢呐慢吹与打击乐器紧打相结合,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间舞韵律特点—哏俏劲。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2)

无论是唢呐或是打击乐器都有宏大的音量,所以,表演东北秧歌时,尽管观众熙熙攘攘,把广场围得不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但打击乐的音响仍能使表演者和观众听得十分清晰。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3)

打击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对于招徕观众和激发观众的情绪、配合舞蹈动作、加强节奏、掌握速度、烘托气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4)

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大台鼓、大镲(又称大钹,分两种:一为腰鼓镲,一为镲锅,比腰鼓镲稍大、稍厚)、小镲,有的地方也用锣(以锣脐大小分高音小光锣、中音中光锣,低音锣一般不用)。经过无数代民间艺人的创造性劳动,东北秧歌已形成了一套鼓点,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5)

人物扮相和化妆非常讲究,一般分为上装(小姐),下装(公子),还有戏曲、神话人物等,服装和戏剧的古装戏服装基本一致。白粉铺底,在眼眶至颧骨处形成红色渐变,黑色描眉。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服装的色彩上以红、粉、绿、蓝、黄相互搭配。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6)

每年的正月十三、十四,喀左政府都要组织一次民间秧歌展演活动,这是秧歌表演者们节日,也是观众们的节日。汇演中各个村子秧歌会的表演者们都要把自己的绝活展示一遍,大家扭动的更加欢快。展演中不仅有秧歌,还有跑旱船、舞狮子、背歌等传统的年俗表演项目。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7)

背阁就是以一人背扛另一人的“阁”类的舞蹈,以老爷庙镇平房子村最有特色。“背阁”是将小孩通过铁制道具套在男成人的背后头顶上表演秧歌,有的地方把这种表演形式称为信子或芯子。这需要下面的成年人身体强壮,尤其是腰部力量。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8)

同时也需要上面的孩子们有过人的胆量。小孩子在上面不见要身姿挺拔,表情自然,还要做出各种舞蹈的动作,其功夫可见了得。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19)

喀左的秧歌会中,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舞台,还有许多记忆高超的俊男靓女,也有很多上学的孩童也参与其中。从小的耳濡目染,为这里的秧歌传承带来了希望。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20)

最显眼的当属高跷秧歌,大场踩街时秧歌与鼓乐一同进行,并伴有民歌小唱。在两米多高的“空中”表演时,演员手持霸王鞭或挥舞彩带,浓郁的乡土气息呼之欲出。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21)

踩高跷讲究“扔、跨、蹉、别、拧”5字硬功,表演技巧分为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走阵方式则讲究 “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可形成“二龙吐须”、“三连环”、“四面斗”、“十字梅”、“龙摆尾”等多种花样。队伍由18人组成,里面的角色都是黎民百姓,有公子、老迈(公子老婆)、麦豆(老迈婆的儿子)、小叔子、大伯子、小姑子等等,表演时他们互不挑逗,按照各自的角色动作稳健朴实,表演场面火爆热烈。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22)

踩街的最高潮出现在走黄瓜架,看高跷功底全在于此。此时双排交替进行,只见花衫子、扇子上下翻舞,跷腿踏地咔咔作响,铿锵有力,十分震撼。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23)

辽西高跷秧歌历史悠久,清中期已经盛行于辽西大地,是城乡祭祀、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辽西高跷秧歌是集体表演项目,少则50人以上,多则上百人,给人以隆重、大气之感。喀左百姓用几百年的秧歌文化传承祖先们勤劳的传统,用火热的情怀、铿锵的步伐来闹醒春天,这样的春天一定会绚丽多彩,幸福安康!

喀左昌盛秧歌(不浪不俏不是东北秧歌)(24)

贴士

喀左县的这些灵感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1-2月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官子 更新:2017.02.0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