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本文乃百里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西洲曲》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这个主题虽是南朝民歌中最常见和普通的,但这里却写得极为细腻缠编,尤其是结合着节候的推移和昼夜的变换,将她绵绵无绝的愁思与深婉真挚的恋情刻画殆尽。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1)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2)

《西洲曲》

西洲是她与恋人以前相会的地方,尤其在那梅花盛开的时节,西洲的梅花便成了他们两情相契的见证,所以开头两句说忆起了梅花就到西洲去,攀折几枝,寄给远在江北的恋人。后两句用两个比喻来状写女子的服饰、仪容,然在“杏子红”、“鸦维色”中已透露了时光暗换,从梅花开时过渡到了春光阑珊的时节。

西洲离女子的居处不远,只须划着小舟,渡过桥头便可径自前去,然而那不复是从前双双幽会的地方了。爱人已远去,只留下孤身一人,犹如那形单影只的伯劳。据说伯劳这种鸟性喜单栖,而仲夏才开始鸣叫,所以这里又是一语双关,既道出了女子的孤寂,又暗寓时巳至盛夏。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3)

《西洲曲》

如果说诗的前面八句还只是隐约其辞地表露了女子的恋情,象是带有少女的羞涩,那么以下便是直陈其情,不能自抑了。开门迎郎而不见郎至,只得出门去采莲解闷。莲花开在夏秋之际,所以节序又到了秋天。“采莲南塘秋”八句,从女子采莲无心而低头拨弄莲心和置莲袖中、遥望飞鸿等动态中,透露出她排遣不开的相思之情。她本是想借采莲解愁的,谁知那明艳的莲花、碧绿的莲子,反触动了她无限的情思。

南朝民歌中往往用“莲”来谐“怜”,即爱怜的意思。所以这里的“莲子”就是“怜子(你)”,“莲心”即爱怜之心,因而“青如水”分明是说感情的纯洁无瑕,“彻底红”显然比喻爱情的诚挚深沉。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4)

《西洲曲》

飞鸿来到江南,那已是深秋时分了。古人以为鸿雁会传书,她是多么希望南回的大雁带来情人的消息啊,但是鸿雁尽管停满了西洲,却仍然杏无音讯,一种深沉的怅惘与忧思爬上了她的心头。于是登上高楼眺望,然而还是徒然,楼再高也望不见心上的人。整日依着栏杆,直到夜色朦胧,那弯弯的栏杆象是她九曲的愁肠,那明艳如玉的仪容,令人顿生爱怜和同情。但盼望和期待之心并不因夜色降临而减弱,她卷起了帘幕继续遥想,只见天高气清,江水深碧。

“卷帘”两句象纯是写景,然正是以虚写实,以景达意,以无声表有情的妙法。天自高,水自绿,然正衬出她无边的相思,真令人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慨。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5)

《西洲曲》

诗人有意宕开一笔,在应写情之处代之以写景,正如现代电影中所谓的空镜头,它虽无人像,却胜于有人像,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退想。

最后四句拟女子口吻来写,感情也随之达到高潮。但也未脱离依时间为序的写法,前面写了由白昼到夜晚,而这里则是深夜的梦境。真所谓朝有所思,夜有所梦,江水的浩渺,化成了梦境的悠远。因自己的相思之苦而料想爱人也一定秘情满怀,真是心有灵犀了。然现实中既已相见无望,只能借梦游神交。所以说只有南风深知我的情意,把我的梦吹向西洲去,那里有我初恋的美好回忆,也有我梦中得见情郎的希望。南风吹梦云云,当然是想象之辞,但也表现了女子的痴情,全诗在迷蒙和浪漫的气氛中结束,然给人留下的却是深深的怅惘与叹息。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6)

《西洲曲》

语语相承、段段相缩、首愿相顾的表达方式。如“日暮伯劳飞”以下数句,从鸟写到鸟栖之树,由树写到树下之门,由门而引出门中之人,由人而及相思之情,流转自如,环环紧扣。又如四时的变换、朝夜的交替,在诗中都由景物中轻轻带出。

诗中四次出现“西洲”,却不显得重复,以“下西洲”开头,以“到西洲”结束,暗中呼应,也与全诗回环蝉联的特征相合。整篇三十二句,基本上四句一换韵,诗意一气贯注,并有音调流美、悠扬摇曳的韵味,所以沈德潜《古诗源》说此诗“续续相生,连附接尊,摇曳无穷,情味愈出。”诗中精巧的比喻,丰富的想象,都带有清新纯朴的民歌色彩。此诗虽写恋情,却并不丽。只要将此诗与流行当时的文人宫体诗相比,其中明显的区别是不难发现的。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7)

《西洲曲》

所以陈胤情既称它为“六朝乐府之最艳者”。又说:“夫艳,非词华之谓,声情婉转,语语动人,若赵女目挑心招,定非珠踏翠翘,使人动心引魄也。”此诗确如天生丽质,明艳自然,与浓脂厚粉之流有渊壤之别。如以杏子的红艳比女予的单衫,以维鸦的乌黑油亮比少女的秀发,都是信手粘来,却肴天趣;以伯劳暗喻孤栖,以莲心况女心之清苦,也都是即景取譬、意义双关的妙喻。

结句假托南风吹梦,缥幻忽,想落天外,上可称接绪曹植的“愿为西南风,长逝入酒怀。”(《七哀》)下已启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诗中写景如画,状物真切,往往于景中物外见情意,景物与情感水乳交融。

表达回忆爱人的诗句(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8)

《西洲曲》

如采莲请塘一段,“莲花过关头”,“莲子清如水”,已令人神往,加上画中有人,形卷如生,直抵一幅江南采莲图。又如刻画女子尽日依栏眺望,并以飞鸿、曲栏、天高、水绿为背景,遂使景色与人物浑然一体,从而写出了无限深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