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妈笔记(看懂了佟母这些举动)
佟妈笔记(看懂了佟母这些举动)佟母可能确实是心疼儿子,但她却忽略了一点:在婆婆和儿子儿媳相处时最忌讳的就是掺和他们夫妻之间的事,很多事情本来只是小事,一旦婆婆掺和进来,就变了味,变成了大事。佟母看到文丽手忙脚乱的就猜到文丽平时不做饭,活都是自己儿子干了,心疼自己儿子,对文丽则更加不满,训斥她:男人是做大事情的,成天围着灶台转像啥子,你妈妈是怎么教你的。这话一出,说得佟志和文丽哑口无言。短短几句,这个婆婆不好惹的形象就出来了。对于佟母的话,文丽虽然心里不舒服,但婆婆初次上门,还是不要让婆婆面子上难看,自己作为儿媳妇还是忍了。文丽从小娇生惯养,不会做饭,平时要么是佟志做饭,要么吃食堂,婆婆刚来,她想做饭,但连油瓶子放哪都不知道。
在《金婚》原著之中,佟母虽然不算是一个典型的恶婆婆,但也是挺让人讨厌的,有些做法真的不可取。
01 插手小夫妻家务事佟母第一次来到佟志和文丽在北京的家时,见到了文丽,还没说上几句话,就数落文丽和佟志,说屋子好多灰,实际上是单方面数落文丽,变着法说她懒,把屋子弄得这么脏乱。
这个时候佟志和文丽刚结婚不久,两人还在蜜里调油阶段,佟志为自己媳妇找补到,两人平时工作都忙,没有时间做家务。
佟志这样一维护,佟母更火了,直说:上班有啥子了不起,新社会,哪个不上班,你几个姐姐家,哪家都比你这里干净,人家也上班啊。
这话一出,说得佟志和文丽哑口无言。短短几句,这个婆婆不好惹的形象就出来了。
对于佟母的话,文丽虽然心里不舒服,但婆婆初次上门,还是不要让婆婆面子上难看,自己作为儿媳妇还是忍了。
文丽从小娇生惯养,不会做饭,平时要么是佟志做饭,要么吃食堂,婆婆刚来,她想做饭,但连油瓶子放哪都不知道。
佟母看到文丽手忙脚乱的就猜到文丽平时不做饭,活都是自己儿子干了,心疼自己儿子,对文丽则更加不满,训斥她:男人是做大事情的,成天围着灶台转像啥子,你妈妈是怎么教你的。
佟母可能确实是心疼儿子,但她却忽略了一点:在婆婆和儿子儿媳相处时最忌讳的就是掺和他们夫妻之间的事,很多事情本来只是小事,一旦婆婆掺和进来,就变了味,变成了大事。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相处方式,老一辈的生活经验未必就合适年轻人,掺和进去,除了讨人嫌,自己也累。
如果碰上耳根子软的丈夫,把自己亲妈的话都听进去了,认为家务活都应该老婆干,那这段婚姻离结束也不远了。
文丽不会做饭,把一锅饭焖成了糊饭。佟母把最上层的好饭呈给了佟志,把底下的糊饭留给了自己和文丽。
文丽是北京人,吃不了太辣,佟母一点没有考虑她的口味,把一盘腊肉炒得很辣,还把肉片都挑给了佟志,说:男人就得多吃肉。
佟母这是赤裸裸地偏爱佟志,充分演绎了“儿子是宝,儿媳是根草”。文丽嫁过来又不是来受苦的,佟母不管心里怎么偏爱佟志,但面子上也要让文丽过得去。
婆媳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婆媳毕竟不是亲母女,没有血缘上的羁绊,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男人,彼此会是陌生人,见都没有见过,互不了解。
这样没有感情基础的两个人突然生活在一起,矛盾必然会产生,而且由于婆媳这种微妙的关系,一点点小矛盾都很容易被放大,引起家庭的不和谐。
佟志家生活艰难,不能浪费糊饭,除了照顾老人和小孩,大家都可以吃一点,绝对不要特殊对待,特别是特殊对待的对象不能是儿媳。
原著中,还有一个细节是,佟母和庄嫂等人说话时用的都是普通话,虽然不太标准,但也能让人听懂,但对文丽说的却是四川话,文丽听着一愣一愣的。
这不是无心,而是有意,佟母上一秒跟文丽说话还是满口川音,下一秒见到庄嫂就切换成了普通话,这是不尊重文丽的表现,
佟母接二连三的特殊对待让文丽很伤心,大半夜跑到外面对佟志哭诉:长这么大,我什么时候这么委屈过?我早知道嫁你要受这份气,我才不跟你结婚呢!
人到中年,佟志对文丽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想再拼一把事业,抛下一家老小,去了三线当工程师。在三线,佟志爱上了年轻貌美的李天骄。
文丽为了挽救自己的婚姻,找了佟志领导将佟志从三线调了回来。回来之后的佟志对文丽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文丽心里窝火,但为了家庭的圆满,忍下来了。
佟母作为佟志的母亲,没有指责佟志一星半点,还要求文丽体谅一下,佟志最近心情不好。文丽说:我够体谅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教育全都我管,我还要怎么体谅。
佟母说:男人可是要做事情的嘛,他现在也没啥事情做,心里窝火,你一天到晚和大志闹别扭,我就给你提点建设性的意见,你要从他的角度出发想下问题,不要老是想到你自己。
婚内出轨是原则性问题,佟母不加以劝导和阻止,还要文丽体谅对方的心情,这是什么道理,难道犯错不需要成本吗?佟母的无视更加助长了佟志的出轨。
最后两人感情彻底破裂,撕破脸,到了离婚的地步。佟志和文丽去民政局离婚,但却找不到户口本,因为户口本被佟母藏起来了,她不想他们离婚。因为证件不足,最终佟志和文丽还是没有离成。
以前,我认为佟母还是舍不得文丽,认可文丽的贡献。现在,我再看一遍原著时,改变了想法。
佟母或多或少是认可文丽对佟家的贡献:生养了四个孩子(其中还是一个男娃),但更多的是看重文丽心地好,能任劳任怨地照顾一家老小,要换一个人未必能做到。
这才是重点,文丽离开佟志,凭她的才干会过得更好,但佟志离开文丽跟李天骄结婚,能不能过得更好,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佟母更多的是考虑佟志的未来生活,她没有考虑文丽的感受。在佟志对文丽说出恶毒一词时,文丽就对这个男人死心了,离婚反而会让她好受一点,不用再忍受破碎的婚姻。
就像文丽所说:“一个人过呗,再孤单也比这强,我现在死的心都有。”
为了留住文丽,她劝文丽的这段金句太洗脑:
“谁也没办法像新婚一样,男人其实也很可怜,你以为只有女人才怕老?男人也怕,男人活到五十几岁,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家庭一大堆负担,很烦很难的。没听过有的男的到了这个岁数得精神病还有自杀的?有时候他们做这些蠢事就是因为害怕,怕老,怕失败。其实就像个小孩子,自己都不晓得自己在做啥子。”
“我儿子我晓得,他在外面,不管走多远,走累了,还是要回家的,你不要老跟他吵,你给他留条回家的路。”
文丽成功被佟母洗脑,给佟志留了一条回家的路,没有把事情做绝。他们毕竟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就算爱情没有了,亲情还是有的,年纪也大了,折腾不动,就这样搭伙过日子。
曾几何时,文丽也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姑娘,脾气火爆,会为了给梅梅讨公道而大闹大庄的婚礼。多年的婚姻生活已经将她磨成了一个没脾气的小媳妇,任劳任怨,丈夫出轨还要忍着。
文丽之所以变成这样,其中佟母的“教导”功不可没。
所谓的《金婚》,不过是一部文丽的忍耐史。作为儿媳,忍耐婆婆的说教、无理搅三分、PUA,作为妻子忍耐丈夫的出轨、不作为,作为母亲,忍耐孩子的叛逆,如果文丽在其中哪一个环节撂了挑子,金婚也就不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