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校园民谣(消失的校园民谣)
20年前的校园民谣(消失的校园民谣)尽管当时校园歌曲已经在校园里非常火爆,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是1994年大地唱片公司出版的《校园民谣I》。而提到《校园民谣I》就不得不提到沈庆(遗憾的是,沈庆于2022年5月23日逝世,感谢他为校园民谣作出的贡献)。当时的沈庆一直想发表一张属于校园歌手自己的唱片,于是他开始搜集歌曲小样,并把它们送到各个唱片公司。然而当时的各大唱片公司并不看好这些校园歌曲。后来,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徐小平(新东方的创始人之一)被分配到北大任教,在北大创办吉他协会,举办吉他培训班;清华的高晓松和老狼组建了内地的第一支乐队——“青铜器”乐队;期间引领了无数的学子加入到校园民谣的创作热潮中,校园民谣在校园内的发展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宋柯清华的姑娘属于稀缺资源,宋柯的火爆引起了无数清华理工男的羡慕嫉妒恨。于是,为了能吸引到心仪的对象,许多理工男捧起了吉他,开始学习创作。这些人中就包括了高晓松。高晓松回忆“草坪时
前言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期盼着长大,认为长大后没人管束,自由自在;上学时,我们总是期盼着快点毕业,认为毕业后就再没有烦人的作业。而当我们真正长大毕业后,才发现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却是年少时在校园中度过的那段。
如今青春散场,我们早已长大,走上了社会从事着各式各样的工作。养家糊口的压力使我们褪去了儿时的稚气,青春的印象更是慢慢模糊。我们或许只能在某个宁静的午后,听着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校园民谣来回味青春,加深印象了。然而没落的校园民谣,又徒增几分伤感,亦如我们逝去的青春。
校园民谣上世纪七十年代,校园民谣在中国台湾地区兴起。没过多久,校园民谣传入到内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潮刚刚蔓延大陆,内地乐坛还只是一潭平静的湖水,校园内传唱的歌曲大多带有“红色”。而校园民谣就如一阵清风拂过湖面,让原本平静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校园民谣在内地飞速的发展,并慢慢被推向彼时乐坛的至高点,无数的校园民谣作品都在这个阶段产生,包括传唱极广的《同桌的你》,《青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些歌曲,也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内地的校园民谣首先发源于清华大学,如今叱咤音乐圈的宋柯,当时还在清华大学读大三的他,创作了歌曲《一走了之》,迅速火遍清华校园,并作为毕业晚会的保留曲目被学弟学妹们一届一届地传唱,风光程度堪比校歌。而多才多艺的宋柯成为了众多清华迷妹的追捧对象。高晓松评价起宋柯时,曾调侃到:“那时候姑娘喜欢的就是会弹琴打架踢球的,宋柯是清华校队的主力后卫,而且歌儿都唱到中央电视台去了。宋柯特别有范儿,他一人就占据了清华姑娘资源的90%!”。宋柯那时在清华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宋柯
清华的姑娘属于稀缺资源,宋柯的火爆引起了无数清华理工男的羡慕嫉妒恨。于是,为了能吸引到心仪的对象,许多理工男捧起了吉他,开始学习创作。这些人中就包括了高晓松。高晓松回忆“草坪时代”:“每个星期五清华大学的东操场上,都能聚集几十个外校学生。”这种氛围使得校园民谣在清华得到飞速发展,为日后输送出的大批创作歌手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高晓松
后来,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徐小平(新东方的创始人之一)被分配到北大任教,在北大创办吉他协会,举办吉他培训班;清华的高晓松和老狼组建了内地的第一支乐队——“青铜器”乐队;期间引领了无数的学子加入到校园民谣的创作热潮中,校园民谣在校园内的发展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尽管当时校园歌曲已经在校园里非常火爆,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是1994年大地唱片公司出版的《校园民谣I》。而提到《校园民谣I》就不得不提到沈庆(遗憾的是,沈庆于2022年5月23日逝世,感谢他为校园民谣作出的贡献)。当时的沈庆一直想发表一张属于校园歌手自己的唱片,于是他开始搜集歌曲小样,并把它们送到各个唱片公司。然而当时的各大唱片公司并不看好这些校园歌曲。
沈庆
直到1993年,时任大地唱片公司制作部主任的黄小茂在和朋友聚会后,回到办公室听小样,一下就被沈庆的《青春》戳中了心窝——当晚恰逢黄小茂30岁的生日,于是他通过沈庆找到了当时校园民谣的主要创作人高晓松,希望高晓松能将其写的歌交给自己来发行。高晓松只提出了一个条件——我的歌必须由老狼来唱,就同意了。大地正全力推广艾敬的《我的1997》,并将其定位为“城市民谣”,黄小茂想延续品牌形象,于是在策划书上写下“校园民谣”四个字。
校园民谣专辑
1994年,大地唱片公司发表首张主打校园歌曲的专辑《校园民谣I》,自此,那个年代所有的校园歌曲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校园民谣。而《校园民谣I》专辑一经发布,就迅速火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大街小巷上处处都回荡着校园民谣。《同桌的你》、《青春》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歌曲成为大陆校园民谣最为耀眼的重彩。其中由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更是包揽了当年几乎所有的流行音乐奖项,校园民谣真正意义上达到了顶峰。
此后,一炮而红的老狼和高晓松又发表了《恋恋
老狼
风尘》和《青春无悔》,同样也大受欢迎。然而,此时的校园民谣的整体发展已从鼎盛时期逐渐下滑。究其原因,校园民谣的创作人已经变成职业音乐人,音乐的创作开始脱离了校园这块土壤,自然无法创作出令人共情的校园民谣。另外大量的水平参差不齐的音乐创作人涌入,产生了许多粗制滥造的民谣,加剧了校园民谣的衰败。
1999年,朴树的《我去2000年》和叶蓓的《纯真年代》或许可以称为校园民谣的绝唱,朴树还唱着《白桦林》登上了2000年央视春晚。然而,得到业内极大认可赞誉的这两个专辑也没能重铸校园民谣的荣光,只能成为校园民谣的挽歌。而清华的水木年华也只能算是校园民谣的回光返照,无法掀起大的波澜。大地唱片后来推出的《校园民谣Ⅱ》及《校园民谣III》也没有什么大的反响。至此,校园民谣正式淡出了音乐界,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城市民谣,如《南山南》、《成都》等,然而却与我们的青春不再有关联。
结语校园民谣这阵风的悄然离去,带走的是我们那代人专属的青春。或许如今的华语音乐更加绚烂多彩,却再也唤不起我们关于青春的记忆。
谨借校园民谣致我们逝去的青春,大家江湖路远,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