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沉浸式体验(体验人生NO.1)
音乐会沉浸式体验(体验人生NO.1)犹记得当初是多么的不情愿,毕竟作为一个不懂音乐的人,压根就欣赏不了这种古典交响乐,觉得纯粹浪费时间。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音乐会,上大学那会儿,学校有组织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而我和社团的小伙伴们在学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被“硬性要求”去参加。昨晚,我正式完成了人生体验清单中的第1件事情:沉浸式的听了一场付费的音乐会。这其中包含着多个第一次: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每次体验一点点。
你好,我是点点。
这是我的第「15」篇原创文章。
昨晚,我正式完成了人生体验清单中的第1件事情:
沉浸式的听了一场付费的音乐会。
这其中包含着多个第一次:
- 第一次一个人独自去听一场音乐会。
- 第一次去付费听一场现场音乐会。
- 第一次去认认真真、沉浸式的听一场音乐会。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音乐会,上大学那会儿,学校有组织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而我和社团的小伙伴们在学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被“硬性要求”去参加。
犹记得当初是多么的不情愿,毕竟作为一个不懂音乐的人,压根就欣赏不了这种古典交响乐,觉得纯粹浪费时间。
但是现在,我却愿意主动花钱去听一场音乐会了。这其中的变化,大概是对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吧:
一方面,我正在为自己创造一些全新的生活体验场景;另一方面,我想知道艺术是否真的具有治愈人心的作用。
01 / 缘起
决定去听一场音乐会,其实是出自一个偶然,并不在我的计划之中。
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害怕社交的人,所以我想让自己去参与一些团体活动:
一方面找一些同频的伙伴;另一方面是把自己暴露在人群之中,减少自己对社交的恐惧。
我经常会去“活动行”里面,看我所在的城市有什么活动我愿意去参加。而恰巧在某次就看到了近期有爱乐汇的音乐会。当然,我并没有立马就买票,而是把这个搁置一边,给了自己一定的踌躇期。
而促使我快速下定去听音乐会决心的,是我的坏心情。是的,我觉得自己需要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来进行自我修复。而据说艺术,具有疗愈之效。
在买票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功课:比如爱乐汇这个乐团怎样、什么类型的音乐比较治愈、听音乐会怎么选座等。
了解完这些问题且基于我的需求,我决定去听一场古典交响乐,至于座位,前后不重要,选中间就行。但我最终没能买我想要的古典音乐会,而是买了其他类型的,因为时间和经济因素。
02 / 关于音乐
这是一场90分钟的音乐演奏会,分上下半场,中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演奏曲目都是“天空之城”久石让&宫崎骏动漫经典音乐作品。
关于宫崎骏的动漫,我其实只看过两部——《天空之城》和《千与千寻》。
我既不是宫崎骏的动漫迷、也不懂音乐鉴赏,但我觉得只要我真的用心去听,总会有些不一样的感受。于是,我听到了:
- 有些曲子像是在演奏
- 平淡的日常生活
- ,有种
- 温馨
- 的感觉,但
- 轻快
- 中其实带着
- 淡淡的忧伤
- 。
- 有些曲子像是演奏出了人从少年时期到恋爱、结婚生子、再到与子女离别、辞世,整个
- 悲欢离合的一生
- 。
- 有些曲子又像是在讲述年轻
- 男女之间的分分合合
- ,似是一场舞台剧、亦或是现代舞,他们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无声的演绎着爱与被爱、聚散离合。
- 有些曲子用极快的节奏感,将那种
- 欢乐轻快的氛围渲染到了极致
- ,让人听了忍不住嘴角上扬,感觉愉悦。虽然演奏的乐器是一样的,但相比之前,不再带有忧郁气息,而是完全的明快。
- ……
用心去跟随音乐奏起的每一个节拍,脑海中自会有画面场景随韵律而动,尽可随意自由的去想象。
这,就是我听到的。
其实,90分钟于我而言有些长了,因为我明显感觉下半场没有上半场听得那么沉浸了。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音乐确实能催眠,因为我的座位在二楼的倒数第二排,我也没打算看演奏家们演奏的手法,所以我大部分时间是闭着眼睛听的,如果不注意真能听睡着;
第二,剧院里面开了暖气,在下半场我觉得格外的热,所以没那么聚精会神了;
第三,欠缺一些音乐鉴赏的素养吧。
但总的来说,这是一场全新体验。在我的感知中,我觉得去听现场音乐会和去电影院看电影有相似之处。
03 / 关于人
其实,我会比较好奇“什么样的人会来听音乐会?”“为什么要来听音乐会?”这两个问题。
反正我一个人也无事可做,而且我进场比较早,所以就观察了一下周围的人。
有男男、有女女、有男女、有带小孩的,当然也有一个人独自来的。其中,女孩和女孩的这种群体更多一些,而男孩和男孩的这种群体不多,但有,至少在我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就看到了一个。
在进场后及演奏开始期间,大家有拍照的、有录像的、有工作的、有听的……总之,各式各样的都有。
而恰巧,坐在我身边的那个女孩,就是带电脑过来工作的,且从一进场就进入了工作状态。这个女孩是和另外一个女孩一起来的,在演出还未开始前,她一直在和同来的那个女孩讲她的工作。
她应该是正在做一个采访系列专题的方案PPT,领域是医疗行业,更具体点,她负责的是各种癌症相关的疾病专题。她面对的采访对象大概都是一些专家教授吧,然后她后续还要去广州出差采访。当然,以上部分信息是我根据女孩的话推断而来。
我为什么对这个女孩很感兴趣呢?因为恰巧我以前从事的就是医疗健康行业,更有意思的是,我不小心瞟到了她所在的公司。嗯,我知道那家公司,那是一家不错的公司。其实我当时特别想要一下那个小姐姐的微信,因为我还挺想去那家公司的,但我没有做出任何举动。
当演出正式开始后,女孩仍旧专注于工作,一直在噼里啪啦的打字。在这期间出现了两个小插曲:
①有一个工作人员过来跟女孩说是否能把电脑关掉,因为电脑屏幕的光影响到后面的人观看演出了。女孩的回答是说稍等,她马上把电脑屏幕的亮度调到最暗。
②在演出上半场快结束时,坐在女孩斜前方的一个男生突然爆发了,起身回头对女孩说她噼里啪啦的在他耳边敲了一晚上,让他根本就没法听音乐。语气特别冲,可以感受得出他已经忍耐很久了。女孩这时才不得不停止自己的工作。
其实我很好奇这个女孩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听这个音乐会的,但因为不知全貌,所以不予评价了。就当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吧。
04 / 其他收获
第一次做某件事情,总会get到一些新知和经验:
①以前都没注意到,原来剧院的座位是分双号和单号的。什么意思呢?我是12号座位,所以我所在的那一排的座位编号就全是双号连着,即坐我左右的分别是10号和14号。
②购票的信息上说提前30分钟入场,但因为是第一次,我提前了40-50分钟。结果后面我才发现,其实没必要提前那么久,这其实和看电影一个理。
③因为是在爱乐汇的官微买的票,所以都没有纸质票,不知道在大麦上买是不是就有了,有些遗憾。但再想想,无纸化也好吧,环保~
④原来在音乐演奏会的舞台上,会提前把所有的演奏席位都摆出来,随着曲子需要的演奏乐器种类越来越多,演奏者也会陆续上场,而不是一下子全部上场。
⑤在曲子正式演奏前,乐手可能会在舞台上调音,我看到的主要是拉提琴的人会调音,但并不是每场曲目前都会调。
⑥有些曲目里面能听到星子般的声音,因为我坐的比较远也看不清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但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乐器叫音树,大众叫法是风铃。
05 / 还有下次吗?
会有的。在剧院听音乐会就和在电影院看电影一样,自有其氛围。日常生活中其实很难抽出这么长时间完全沉浸式的听音乐,但在剧院,你就能安安心心的真听、真欣赏、真感受。
下次,一起去听古典音乐吧!
最后:
生活充满了不期而遇,希望在你眼中,它们都是美好的。
END
有话要说?
那就在下方留言吧~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