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讲北京老炮儿(马未都一京城高级)
马未都讲北京老炮儿(马未都一京城高级)直至1981年,马未都26岁,这个在大多数人眼中应该人生趋于稳定自立的阶段,他还只是一名机床铣工,在那个追求“铁饭碗”的年代,这几乎相当于一眼望见日后的人生,从26岁的工人,变成62岁的工人。然而马未都从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属于他的人生转机在26岁这年姗姗来迟。无学可上,连书也难以寻觅,马未都只好尽己所能地搜罗各类杂书,不管有没有用,能不能看懂,只要能拿到书便一头扎进去阅读。这一段时期虽然艰苦,却已可初见马未都坚毅而善变通的心性,他将无书可读的坏处化为了善于阅读的好处,不再为自己的阅读设定一个范围和框架,彼时还是16岁少年的他,对于父亲带回家的艰深的《天演论》,虽然无法看懂,仍然读得趣味盎然,也是这一段时期的阅读,使马未都积累了丰厚的人文底蕴。1955年,祖籍山东的马未都出生于皇城墙根,北京所特有的胡同文化奠定了陪伴他一生的“老炮儿”气质,少年时期的马未都常年混迹于胡同巷弄,小小年纪就已
谈起“老炮儿”这一京韵十足的北京俚语,想必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老炮儿》。
“老炮儿”曾用于形容游手好闲但颇具“排面义气”的老混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原本略带贬义的词汇意义发生了新的演变,更多用于形容在某一方面曾煊赫一时的老人,在时代的洪流中仍保持着本心,隐含着些老北京的处世哲学,带着点儿老练的痞气与市井的俗气,却又令人感受到仗义的赤忱。
谁与这个称号相匹配呢?大多数人的脑海中或许会第一时间想到“小钢炮”冯小刚,又或是大事小情、俗世雅诗都能侃侃而谈的京圈文化人高晓松。
其实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还有一个人更适合“老炮儿”之称谓,那就是京城文化圈中大名鼎鼎的马未都。马未都的资历广博而多元,他的人生经历了多重角色的转变,他可以是慧眼识人的伯乐,也可以是日赚斗金的商人,那么,马未都的传奇一生是由何等的人生阅历而筑就呢?他又是如何成为大众文化圈万人迷?让我们一起走进马未都的一生。
少年时期:混迹胡同的老北京,小学文凭的文化人1955年,祖籍山东的马未都出生于皇城墙根,北京所特有的胡同文化奠定了陪伴他一生的“老炮儿”气质,少年时期的马未都常年混迹于胡同巷弄,小小年纪就已是个老北京了。可别小看北京的胡同文化,小小一个胡同可以说是汇聚了三教九流、牛鬼神蛇,这里有卧龙也有伏虎,鸡鸣狗盗之辈也不在少数,一个小胡同就是一个小江湖、小社会。
从小生长其中的马未都修得一副察言观色、人情练达的好脾性,不仅洞察幽微,而且左右逢源,自老胡同起家的马未都独有一种精干、仗义、从容、侃侃而谈的派头,这为他日后大展拳脚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马未都并没能赶上优良的教育,在他11岁那年,特殊时期开始,学校纷纷停课,热爱文学的马未都的求学之路被迫中断。在那个上大学都只能凭借推荐信的时代,无根无蒂的马未都绝了继续深造的念想,明面上的文凭停留在了小学四年级。在人生最需要增进教育的11岁到21岁,马未都在后来的采访中认为那段时光“被荒废”。
无学可上,连书也难以寻觅,马未都只好尽己所能地搜罗各类杂书,不管有没有用,能不能看懂,只要能拿到书便一头扎进去阅读。这一段时期虽然艰苦,却已可初见马未都坚毅而善变通的心性,他将无书可读的坏处化为了善于阅读的好处,不再为自己的阅读设定一个范围和框架,彼时还是16岁少年的他,对于父亲带回家的艰深的《天演论》,虽然无法看懂,仍然读得趣味盎然,也是这一段时期的阅读,使马未都积累了丰厚的人文底蕴。
青年时期:人生遇转机,结缘文艺界直至1981年,马未都26岁,这个在大多数人眼中应该人生趋于稳定自立的阶段,他还只是一名机床铣工,在那个追求“铁饭碗”的年代,这几乎相当于一眼望见日后的人生,从26岁的工人,变成62岁的工人。然而马未都从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属于他的人生转机在26岁这年姗姗来迟。
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于文学的喜爱,在工作之余,他试探性地向《中国青年报》投稿爱情小说《今夜月儿圆》,结果一举成功,不仅小说得以发表,还被聘请为《中国青年报》的编辑,在那个文坛群星璀璨的年代,马未都以敏锐的慧眼挖掘了许多作家,也为自己日后的发展铺好了人脉,知名作家苏童、王朔等都由他一手栽培。
正是编辑事业烈火烹油的好光景,马未都却再度不走寻常路,他的人生从不遵循同一个领域稳扎稳打的理念,而是准确把握时代的风向,不断转变发展方向。
在至高点功成身退,无疑是需要勇气的,然而马未都做得干净利落,35岁那年,文坛彻底没有了马未都之名,他利用做编辑时集结的人脉,与王朔、刘震云等好友携手踏入影视圈,组建工作室,再度大获成功,《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知名剧集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本可顺着这条康庄大道顺遂地走下去,马未都“不安分”的心却又开始蠢蠢欲动,捞到了人生一桶金后,又开始逐渐脱离影视圈,开始了他的淘宝收藏之路。
中年时期:投身古玩场,化身粉丝经济下的媒介宠儿马未都开始接触古玩领域时,这还是个很冷门的领域,行业整体和市场都尚处于发展萌芽阶段,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穿越千百年的物件所蕴藏的巨大艺术价值,马未都却已在竞争对手稀少的时期早早入道,独占先机。27岁那年,事业起步阶段的马未都就花了1600元买下自己人生的第一件藏品——一个四扇屏,喜得他彻夜难眠,反复把玩琢磨,而这也早早将一个古董梦深埋他的心中。
最开始,他只能在菜市场沙里淘金,寻觅那些菜农们卖菜时捎带的家传物件,虽然质量良莠不齐,却总能在一水儿破铜烂铁中寻到真件儿,用马未都的原话说,“那时你去地摊上,满地都是宝贝,我只是在宝贝中进行挑选”。眼光毒辣的他以低廉价格购入的藏品,在十几二十年后往往能升值到十几二十万。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最知名的古玩市场潘家园成型,马未都的淘宝计划也随之升级,开始在古玩店的地摊中捡漏,这样淘来的古董升值空间更是水涨船高。
马未都的收藏之路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名利,而更在于对其中艺术内涵与历史价值的探究,他独到的眼力成就了外界的盛名,收藏界的众人纷纷以他的眼光为标杆,而为了维持市场的平衡,他总是三缄其口,甚少对文物估价,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宣扬自己的人生理念。
1997年,内地第一家私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马未都担任馆长,在他的引导之下,这座观复博物馆又陆续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分馆,形成了体系化的运作。而在现下粉丝经济的时代,他也深谙此道,成为了《都嘟》、《百家讲坛》等节目的主讲人,节目策划总能顺应网友的要求而变,在万般变化中,马未都却总能妙语连珠。定位当下的他,我们可以说他是江湖人,也同样是媒体人、文化人、商人。
纵观马未都的一生,我们所能从中汲取的人生养分是无限的,他曾说:“我是能看清未来的人,因为我读史书,历史是有节点的。文物其实是表达历史节点的一个成就而已。一个人,对历史了解越多,对所有的变革就看得越清楚,对社会走向的判断就越明晰。”
对于历史的洞察造就了他准确把握时代进程的眼光,同样也成就了他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虽然从没有经过科班式的体系化培训,却也造就了他另一视域的敏锐与跳脱。
文/枕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