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而后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为了迎合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需求与新要求,同时也为了开拓歌仔戏的市场,歌仔戏需得与时俱进,做出改变。原先的小戏向大戏靠拢,音乐、服装、排场等方面也都向更精致、更大型方面呈现。另有一些台湾歌仔戏艺人为躲避日本殖民者的迫害,逃离台湾,将歌仔戏带入福建闽南,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歌仔戏在闽南地区的迅速传播。明末清初,福建漳州一带的锦歌、车鼓、采茶等闽南民间曲艺歌舞传入台湾,而后在台湾本土发展成民间迎神节日会上的演唱形式——歌仔阵。在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形式之上,又吸收了白字戏、京剧、梨园戏、高甲戏、潮剧等多种戏曲艺术,经过糅合创新后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新的剧种,因其前身是“歌仔阵”,所以称其为“歌仔戏”。台湾以前的歌仔戏,主要是在庙前广场演出,底下围着一帮群众观看。这种形式年纪稍大一点的应该都会有印象,小时候村里举办什么节日,都会请来戏班子,搭台演出,围在下方观看的乡亲们或搬凳子坐或站

歌仔戏的起源、流传

说到戏剧,大家第一想到的,应该就是京剧,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广的剧种,有“国剧”之称。然而除了京剧外,许多地区的地方戏也相当有特色,它们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也是一代代人的童年记忆。

今天要讲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歌仔戏,它是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以及中国台湾的地方传统戏剧,在漳州也有“芗剧”之称。歌仔戏并不像京剧那样流传至全国范围,它实际上只是一种小剧种,但在福建省戏曲史乃至中国戏曲史上却有着相当独特的地位,因为其连接着两岸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观。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

歌仔戏其实是从中国台湾传过来的,它是所有剧种中唯一起源于台湾,并在福建扎根的戏曲剧种。由于台湾人有很大部分都是当初从福建移居过去的,所以台湾的语言其实就是福建的闽南语,二者相通。

而台湾歌仔戏的语言采用的就是闽南方言,语言上的局限使它无法做到全国范围内的大流行。但在最初流入福建闽南等地的时候,却正是因为这语言上的无障碍,才进一步增强了其传播速度,并最终成为两岸群众共同喜爱的一种戏剧。在经过百年的发展和蜕变后,歌仔戏也已全然闽南化和大陆化了。

歌仔戏在台湾的发展过程

明末清初,福建漳州一带的锦歌、车鼓、采茶等闽南民间曲艺歌舞传入台湾,而后在台湾本土发展成民间迎神节日会上的演唱形式——歌仔阵。在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形式之上,又吸收了白字戏、京剧、梨园戏、高甲戏、潮剧等多种戏曲艺术,经过糅合创新后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新的剧种,因其前身是“歌仔阵”,所以称其为“歌仔戏”。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2)

台湾以前的歌仔戏,主要是在庙前广场演出,底下围着一帮群众观看。这种形式年纪稍大一点的应该都会有印象,小时候村里举办什么节日,都会请来戏班子,搭台演出,围在下方观看的乡亲们或搬凳子坐或站着,相当热闹。现在闽南地区也会有这种习俗,只是没以往热闹了。

后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台湾,人民受到压迫,这时候台湾当地兴建了一些剧院,引入了日式娱乐,但并没有受到台湾民众的喜爱。在外来势力的压迫之下,歌仔戏也不得不转入城市发展,去寻找新的演出机会。这时精明的台戏商亲赴大陆,了解大陆戏曲市场,多次赴陆演出。从地方到城市,从庙会野台到城市戏院,歌仔戏就这样逐渐向商业化转变。

另有一些台湾歌仔戏艺人为躲避日本殖民者的迫害,逃离台湾,将歌仔戏带入福建闽南,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歌仔戏在闽南地区的迅速传播。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3)

而后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为了迎合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需求与新要求,同时也为了开拓歌仔戏的市场,歌仔戏需得与时俱进,做出改变。原先的小戏向大戏靠拢,音乐、服装、排场等方面也都向更精致、更大型方面呈现。

在改变的当口,善于吸收新鲜事物的海派京班成为了歌仔戏的学习对象,海派京班具有阵容强盛、技艺精湛的特点,歌仔戏充分学习了其在真刀真枪、机关布景等方面上的优点,尽力寻求新面目、新气象。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4)

而在形式上,歌仔戏经历了从野台到戏院的第一次改变后,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兴起,则又经历了一次全新变化。广播歌仔戏、电视歌仔戏等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进一步增强了歌仔戏的传播方式,使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焕发出新的风采。

歌仔戏的取材、唱腔特点

和其它大多数戏剧一样,歌仔戏主要的内容取自于中国古代人物故事、神话、民间传说等。武将人物如伍子胥、狄青、薛仁贵;民间故事如秦世美、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十二生肖、白蛇传、周公与桃花女,等等。其中又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代表剧目有《陈三五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强调忠孝节义,主题正面而故事曲折吸睛。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5)

在音乐上,歌仔戏的唱腔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其用音一般不高,比较接近日常语言的发音频率。由于闽南语本身具有一种“声韵”美,歌仔戏在歌唱时的特点之一就是由语言到吟诵,平易通顺,字句声韵一韵到底,十分平稳流畅,因而听起来十分具有音乐美和韵律感。又十分口语化,极富乡土气息而耐人寻味。

台湾大学教授曾永义曾这样说:“中国语言本身含有很丰富的旋律感,韵文学的体制更予以美化,这种美化了的语言的旋律和音乐结合得越密切,融合得越无间,其声情词情也就越能达到相得益彰的境地。”

歌仔戏就是如此,它充分地将闽南语的声韵和音乐旋律融为一体,声调上注意平仄抑扬,格律自由,这种统一又和谐的演唱形式,使其朗朗上口,在观看时人们就能随意跟着哼唱,既有优美的协调感,又充满着地方韵味,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6)

新时代之下台湾电视歌仔戏的兴盛

传统的戏曲,不管是京剧还是其它戏剧,最初的形式都是搭台子,而后进阶到戏院。而自从20世纪50年代时期,各式新式媒体兴起之后,戏剧又摸索出了新的形式,即广播、电视、电影。

台湾电视歌仔戏从6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这一时期的歌仔戏曾风靡一时,在制播上采取“实况录制”,由于是新的大众娱乐形式,曾一度引起轰动,守着电视忘了学业和工作的情况经常出现,可谓万人空巷。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7)

此时商业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电视台也都纷纷成立自己的剧团,加入竞争。如台视的“台视歌仔戏团”、 华视的“华视叶青歌仔戏团”、中视的“河洛歌仔戏团”等,就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剧团。

竞争之下的歌仔戏进一步完善了电视制作能力与创造力,在80年代之后,迎来了它的繁荣期。此时的电视歌仔戏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路剧团百花齐放,制作团队力量雄厚,呈现出来的画面更加精良。

这时候的电视歌仔戏,其实和我们现在的电视剧差不多,是连续剧的形式,而且是实景拍摄,场景丰富多样。比如‘杨丽花’、许秀年、陈亚兰等主演的《新狄青》,一共43集,每集30分钟,讲述了宋朝名将狄青的传奇故事。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8)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9)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0)

除了会在剧中对唱之外,均采用普通的对白方式,其余形式则基本和现在的电视剧无异。而且电视歌仔戏的质量普遍很高,服装上既有戏装的特点,又有历史时代的特色,不仅不单调,还相当华丽繁复,显现出其良好的审美特点。

故事内容上,同样以《新狄青》为例,它先讲狄青因山西太原水灾而流落民间,被一对捕鱼夫妇收养,成为一位卖鱼仔,某日街上偶然救下单单国双阳公主,两人因此结缘。随后狄青师从鬼谷子学艺,艺成下山,于万花楼失手打死公子胡伦、中秋夜里到宫中除妖遇姑妈狄太后、押解军衣赴三关、带领五虎将平复西夏国等等,故事情节完整,且融入了玄幻色彩,故事曲折更为吸引人,是相当成熟的电视剧表现方式。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1)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2)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3)

此时的电视歌仔戏,大咖齐聚,其中‘杨丽花’是不得不提的人物,她的《薛丁山与樊梨花》、《王文英与竹芦马》、《朱洪武》、《泥马渡康王》等都是极为经典的电视曲目,给一代代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4)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5)

同样在电视歌仔戏领域出类拔萃的还有叶青一派,其代表剧有《周公与桃花女》、《描金扇》、《陈三五娘》、《皇甫少华与孟丽君》等,合作对象有如狄莺、林美照、许俪龄、陈升琳、石惠君、杨怀民等知名歌仔戏艺人。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6)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7)

现今歌仔戏所面临的困境

毫无疑问,歌仔戏曾经有过极为辉煌的时期,是曾经的八点档黄金收视剧,不仅台湾,福建许多地区也深受影响,都曾十分追捧歌仔戏。然而,随着新时代到来,现代化社会加速发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如其它传统文化一样,歌仔戏也面临着诸多生存困境和难题。

首先是人才流失严重,说到底,现在已经很少会有年轻人选择戏剧这种职业了。而且在商业观念日益深重的今日,一心奔“钱途”的人并不在少数,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搞艺术则更加困难。在‘杨丽花’、陈亚兰、叶青等巨星逐渐成为老一辈、退至幕后之后,年轻的从艺演员如何寻找,如何培养,这是一个难题。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8)

其次,是观众的流失。老一辈的演员,老一辈的观众,这些人退出后,说到底目光还是要放在看新一辈人的身上。在新时代,在后浪们面前,该如何保持歌仔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该如何做出改变,吸引年轻人的眼光,为歌仔戏注入新活力,延长寿命,这都是很迫切的问题。特别是在歌仔戏本身就是个小剧种,只在漳州、厦门及台湾等地流行的现状上,这个问题显得更加迫切而严峻。

而与观众问题紧密联系的,还有广告投资商的选择,一方面,现在的娱乐形式多种多样,电影、综艺、明星,哪一点不比歌仔戏来得吸引人?电视歌仔戏的制作周期长且成本高,相比其它形式优势不再;另一方面,新的观众不再青睐歌仔戏,没有收视率,没有回报率,广告商自然也会逐步抛弃电视歌仔戏了。

闽南歌仔戏现在怎么没了(闽南人的独特记忆)(19)

然而,歌仔戏的存在是有其积极意义,也必须继续传承下去的,它曾为两岸文化的交流做出过杰出贡献,在两岸对话的大格局里,为两岸人民的友好交流联结了一条纽带。而其诞生在台湾、以闽南方言为载体的戏曲类型,在中国戏剧中又有着相当特殊的地位。因此,歌仔戏这把艺术之火不灭,也不能灭,在此衷心期待它的再次崛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