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农民自制发明失败案例(徐州男子半年搞出40多件)

农民自制发明失败案例(徐州男子半年搞出40多件)王方每完成一项“无用发明”后,都会演示使用过程并拍下视频。视频中,他会一本正经地介绍各个发明的使用原理,装置运行后,往往看起来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更像是在制造新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很强的喜剧效果。“发明只是手段,搞笑才是目的”,王方告诉记者,“无用发明”其实就是在博大家一乐。再以一款“无用发明”——“自动弹烟灰神器”为例。使用者在手指上套一个铁片小人,小人身上背有电机,电机工作后不停抖动小人的手臂,达到弹烟灰的效果。半年捣鼓出40多件作品,“就是博大家一乐”这名走红网络的“无用发明家”名叫王方,徐州铜山人,今年36岁。去年11月,他完成了第一件发明作品——“自动弹烟灰神器”,截至目前,他已经捣鼓出40多件作品。王方的发明有多“无用”,记者随意点开了他的作品。一款名为“营养均衡辅助器”的发明,有一个类似天平的装置,两端分别吊着盘子,里面分别放置等重量的荤菜和素菜。该仪器工作原理为,每食用了其中

农民自制发明失败案例(徐州男子半年搞出40多件)(1)

王方和他的工作间。

搞发明,最基本的前提应该是有用。然而,徐州男子王方,却在半年时间里,捣鼓出了40多件“无用发明”,他将作品发到网上后,累计有23万粉丝和300多万点赞,网友戏称他是“发明界的泥石流”,并经常留言调侃“再发明有用的东西就取关”。

其实,王方是一名手工爱好者,干过木工、汽车修理工、厨师等多种职业,积累下了丰富的手工操作技能。他也曾尝试过“正经”的发明,并拿下过专利,“其实我一直有着发明的梦想”。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到他,他告诉记者,做这些“无用发明”看似就是在博网友们一乐,其实也是自己梦想的延续。 紫牛新闻记者 马志亚 受访者供图

“无用发明家”

半年捣鼓出40多件作品,“就是博大家一乐”

这名走红网络的“无用发明家”名叫王方,徐州铜山人,今年36岁。去年11月,他完成了第一件发明作品——“自动弹烟灰神器”,截至目前,他已经捣鼓出40多件作品。

王方的发明有多“无用”,记者随意点开了他的作品。一款名为“营养均衡辅助器”的发明,有一个类似天平的装置,两端分别吊着盘子,里面分别放置等重量的荤菜和素菜。该仪器工作原理为,每食用了其中一个盘子里的部分菜肴,盘子自动升起,需要使用者再食用另一盘中等量的菜肴。如果使用者按住盘子,想专吃一盘菜,天平装置立刻产生旋转功能,导致两盘菜都吃不上,借此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再以一款“无用发明”——“自动弹烟灰神器”为例。使用者在手指上套一个铁片小人,小人身上背有电机,电机工作后不停抖动小人的手臂,达到弹烟灰的效果。

王方每完成一项“无用发明”后,都会演示使用过程并拍下视频。视频中,他会一本正经地介绍各个发明的使用原理,装置运行后,往往看起来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更像是在制造新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很强的喜剧效果。“发明只是手段,搞笑才是目的”,王方告诉记者,“无用发明”其实就是在博大家一乐。

看起来蠢蠢的“无用发明”却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王方以“王大能耐”为名,在个人短视频号上上传作品,短短半年多时间已累计了23万粉丝,收获了300多万点赞。仅王方的“营养均衡辅助器”发明,就得到了网友170万点赞、9万多条留言。记者查看发现,网友留言中大多是调侃语,出现频率最多的包括“笑哭了”“这个项目我投了”“你再敢发明有用的东西,我就要取关了”……

发明之路

初中辍学酷爱做手工,有个“发明梦”

王方制作各种“无用发明”,看起来都是为达到搞笑的目的,可也有不少网友留言称,很多仪器实际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手工制作能力。对此,王方解释,他就是一名手工迷。

王方的父亲是一名有着30多年从业经历的木工师傅。王方从小就看着父亲制作家具,培养了浓厚的手工兴趣。上学期间,王方的其他科目成绩一般,唯独自然、劳动、科学等课程成绩优异。王方15岁还在上初二时就辍学回家,他先是到机械门市部当学徒工,学会了修理农机。两年后,他开始跟着父亲干木工。一段时间后,他又进了饭店拜师学厨艺。2015年,王方远赴云南,跟着亲戚在路政公司学艺。多年里,他考取了各种机械的操作证、驾驶证。

王方有一个收藏的爱好——搜集各种机械工具。他告诉记者,自己干过很多职业,唯独没有放弃自己的手工爱好。平时,只要有时间,他就喜欢坐在工作台前,捣鼓各种机械废料。王方喜欢关注网络上的机械制造、小发明公众号。虽然王方现在被网友称为“无用发明家”,但他其实最开始有着正经的发明梦想。

拿到专利却倍感挫折,干脆搞“无用发明”

2018年,王方在云南工作期间,看到街头小贩售卖甘蔗时,去皮是一件麻烦事。他就想制作一个机器来解决甘蔗去皮的问题。闲暇时,王方一直在琢磨,很快在脑子里形成了图纸,回到徐州后,王方开始按照脑子里的想法设计制作。很快,第一件“甘蔗快速去皮装置”制作了出来,他将仪器送给朋友使用,根据他们的意见,很快改良做出了二代、三代产品。

“仪器做出来后,我觉得特别兴奋”,王方告诉记者,他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证书,当时他梦想着自己的仪器能够量产走向市场。然而,王方很快在现实中受到了打击,一些免费试用产品的摊贩反馈,他的装置达不到自动去皮机预期的效率,只比手工去皮稍许省力,是一件“鸡肋”装置。在反复改进中,王方终于接受了现实——这是一件失败的发明。

首次尝试发明失败,让王方一度倍感挫折,在冷静思考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自己虽然有丰富的手工制作经验,但因为文化知识不足,发明之路并不适合自己。

不过这件事也意外开启了王方“无用发明”之路,王方告诉记者,他的“甘蔗快速去皮装置”收到最多的反馈就是——没有用。他觉得,既然自己发明不了“有用的”,干脆捣鼓一些“无用发明”,既能博大家一乐,也能满足自己的手工制作兴趣。

最大遗憾

搞发明是认真的,但知识层次跟不上

王方说,他拍摄的各种演示“无用发明”的视频中,自己是在一本正经地“搞笑”。其实,生活中的王方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他对待每一个装置制作,都是认真的。

“做一个‘无用发明’,最难的是创意”,王方告诉记者,为了让每个装置接地气,达到搞笑的效果,他只能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有时候,他端起饭碗,会愣上半天,经常家人一顿饭吃完了,他还没吃一口菜。一旦有了灵感,王方就立刻回到工作台,用各种废旧器具进行演示。为提高装置的技术含量以达到“无用”的反差效果,他会想尽办法增加一些复杂的设备。实际制作中,王方经常觉得力不从心,他只能从网上查资料,还会购买一些电子、机械书籍,“做的装置越多,我越觉得知识的重要性”。

王方说,“无用发明”其实是自己梦想的延续,在经历了多年摸爬滚打后,王方最遗憾的是自己当年未能好好上学。王方的儿子正在上初中,他对孩子学习要求很严格,“我经常以自己作为反面典型,跟孩子说学习的重要性”。王方每制作一个“无用发明”,都会给孩子讲述自己的思路和工作原理,他还会将装置中自己无法完成的设计思路说出,以此勉励孩子。王方的女儿今年才3岁,他每拍摄一段“无用发明”的视频,就先让女儿观看,看到孩子哈哈大笑后,他才觉得自己的作品成功了。

“我不会对孩子提出具体的学业要求”,王方告诉记者,他希望孩子能够明白一定要有梦想,“我会认真地做各种‘无用发明’,我希望孩子能够延续我的梦想,有朝一日能够真正做出‘有用发明’。”(马志亚)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