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古韵骑马仗剑走天涯可好(从翩跹古典中见自己)
国风古韵骑马仗剑走天涯可好(从翩跹古典中见自己)其二,是作品《见自己》。华宵一之前很少塑造类似的舞台形象,通过武术及戏曲身段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从内在来说,我觉得自己是有这种力量在的。中国舞的精髓更在于塑造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内核。”这部作品之后,华宵一去学了八卦剑、八卦掌、咏春拳、陈氏太极,“师傅不但会告诉我一张一弛间,力量如何发出,他也会告诉我一些深藏的道家思想。于是,渐渐我也发现这些中国传统韵味的东西特别吸引我。它比现代舞更像磁场一样,牢牢把我吸附,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在历年来的国风题材代表作中,华宵一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是参加舞蹈风暴时的三个作品。其一,是作品《挽歌》,以权力之下的女性力量为切入点展开创作。“几千年的文明,当你自己对它的领悟慢慢有厚度,经过消化,你再用‘现代的方式’输出表达,才能让现代人形成更多理解。那才是一种内在力量的美。”在《罗敷行》里,她是性情机敏、容颜娇俏的翩跹少女;在《点绛唇》里,她又化身情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冷梅
90后的华宵一年少成名,2009年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以作品《罗敷行》获得中国古典舞A级少年甲组(女子)一等奖。那一年,她十七岁。近年来,她的名字几乎与国风舞蹈紧紧勾连在一起。
人物刻画如何入木三分?华宵一给出的答案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那种岁月感、时间感和文化性,对舞者内心有着充分的滋养,成为创作中取之不竭的源泉。”
“几千年的文明,当你自己对它的领悟慢慢有厚度,经过消化,你再用‘现代的方式’输出表达,才能让现代人形成更多理解。那才是一种内在力量的美。”
在《罗敷行》里,她是性情机敏、容颜娇俏的翩跹少女;在《点绛唇》里,她又化身情感细腻、满怀期盼的少妇。在诗词歌赋里住了几千年的古代女性们,出现在现代舞台上,华宵一形神兼备地演绎着她们……
华宵一,现就职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你不单代表你自己,代表学院派教学上的引领性,同时也代表着舞蹈行业的发展进程里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性价值。”在华宵一看来,古典舞不像现代舞,直接表达当代生活和情感,它通常与观众是有距离感的。古典舞很唯美,但是光唯美还远远不够。“你要知道古典舞是什么?更要试图找到与它的共情点,这是有门槛的。这就考验创作者对背后文化的理解。你多浸淫一分,多感受一分,对塑造的角色就能多一分理解,举手投足间多一分神似。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当你自己对它的领悟慢慢有厚度,经过消化,你再用‘现代的方式’输出表达,才能让现代人形成更多理解。那才是一种内在力量的美。”
在历年来的国风题材代表作中,华宵一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是参加舞蹈风暴时的三个作品。其一,是作品《挽歌》,以权力之下的女性力量为切入点展开创作。
其二,是作品《见自己》。华宵一之前很少塑造类似的舞台形象,通过武术及戏曲身段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从内在来说,我觉得自己是有这种力量在的。中国舞的精髓更在于塑造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内核。”这部作品之后,华宵一去学了八卦剑、八卦掌、咏春拳、陈氏太极,“师傅不但会告诉我一张一弛间,力量如何发出,他也会告诉我一些深藏的道家思想。于是,渐渐我也发现这些中国传统韵味的东西特别吸引我。它比现代舞更像磁场一样,牢牢把我吸附,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其三,是作品《古建筑下的浪漫》,它是一个双人舞,书写的不是你侬我侬,而是一种淡淡的粉色,恰恰符合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相遇相知。“我看过二人的传记,对我塑造角色产生很大的影响。带着这些人生况味去表演时,就会找到诠释这个人物的感觉。”
“对创作者来说,还是应该回归舞蹈本身,回归现场性,从源头去寻找它的能量。”
“虽然我的年龄还没有特别大,但是对20多年的人生经历来说,演绎不同的角色,也让我能够有机会体会不同时期的人类文明,它势必会对我的知识、我的情感、我的人生甚至我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对我的精神层面进行一次价值重塑。”华宵一因此不无感慨。
跳敦煌壁画里的舞蹈,反而让华宵一觉得那是最难的。没有文字的史料记载,完全只能凭借壁画上静态动作揣测舞蹈的动线。最近,华宵一正在创排央视网络春晚一个跟敦煌壁画有关的舞蹈。“胡腾舞、胡旋舞究竟应该怎么跳?追溯源头,很多也是后来者杜撰的。唐朝那会儿最盛行的,也是女孩子穿胡服、骑大马、戴帽子,反映的正是那个时代文化的包容性。我们只能通过壁画上的色彩、服饰特点、静态动作的定型来猜测如何展开舞蹈。这正是创作的乐趣所在。”
艺术往往高于生活,大众未必都能读懂,但是华宵一希望保持一种引领性,坚持自己的创作表达。有时,她也经常反问自己:艺术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她认为,任何时期,不仅是西方的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包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不论贫穷与否、战争与否,艺术上都形成了灿烂的文化。因此,她觉得艺术就是人类唯一的一个情绪的抒发口,能够让你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短暂的抽离。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流量也在左右艺术创作的走向。其实,华宵一还是有危机感的,在技术快速迭代之下,这种创新的形式能持续多久?观众看没看腻?这些形式会不会如出一辙?她很坚定地说:“技术的革新,确实让舞蹈创作被放大,被更多普通大众看到,但是对创作者来说,还是应该回归舞蹈本身,回归现场性,从源头去寻找它的能量。”
== 对话 ==
带“魂”传承永远是第一位的
青年报:用中国古典舞诠释古风题材作品,其中最大的要义是什么?如何体现古典舞的“魂”?
华宵一:我觉得因为每一个人物的“魂”不一样,对创作者来说,重要的功课就是透过导演,透过这个作品,表达出创作者的主张。人物语言不是那个人物在说,而是你借用人物来说你自己想说的话。我认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表达的都是作者想说什么。很多时候你诠释不了它的“魂”,是因为你说的都是人物的话,而非自己想表达的,是借人物抒胸意。
青年报:中国古典舞深受千年中华文明的滋养,在舞蹈层面,你觉得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没有一些核心的关键词?
华宵一:传承永远是第一位的,针对一部新创作,你先得真的去研究,花费多达一到两年的时间去钻研,不论史料也好资料也罢,你要去查实创作的根源和依据,这些作品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创作者要善于自我发问,有了真情实感才去创作;更需要强大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去支撑创作。一部艺术作品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演员也有时间的考验,在当下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但是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因为是会被看到的。
青年报记者 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