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把我带进了你的世界(你控制了我的整个世界)
是你把我带进了你的世界(你控制了我的整个世界)在《少年派》中,林妙妙的妈妈王胜男,就属于控制型的父母。人如其名,她的妈妈特别强势。她打着为了林妙妙前途的旗号,千方百计地把林妙妙弄到高中实验班,其实林妙妙根本就不想上什么实验班,在实验班对于一个成绩普通的孩子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他们给孩子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孩子绝对的服从,如果孩子稍有抗议,他们就会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他们就会严厉的教训或惩戒孩子,直到孩子再次屈服。你的答案是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是1,那你很有可能就属于控制型的父母。控制型的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他们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他们觉得,孩子是我生的,我管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假设:你的孩子答应你晚上九点前回家,可是他最终十一点多才到家,这期间也没有给你打电话说明情况,他回到家后,你会有什么反应?
1.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你死哪去了?…以后晚上不许出去!”
2. 回来了就好,不管不问。
3. “你已经超过了回家的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的答案是什么?
如果你的答案是1,那你很有可能就属于控制型的父母。
控制型的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他们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他们觉得,孩子是我生的,我管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们给孩子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孩子绝对的服从,如果孩子稍有抗议,他们就会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他们就会严厉的教训或惩戒孩子,直到孩子再次屈服。
在《少年派》中,林妙妙的妈妈王胜男,就属于控制型的父母。人如其名,她的妈妈特别强势。她打着为了林妙妙前途的旗号,千方百计地把林妙妙弄到高中实验班,其实林妙妙根本就不想上什么实验班,在实验班对于一个成绩普通的孩子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
刚去实验班住校的时候,她还要求林妙妙每天给她打电话,通报一天的学习情况。周末,林妙妙回到家,林妈妈更是事无巨细地照顾林妙妙,就连每天有没有上大便这样的事情都要过问。
林妈妈担心林妙妙在例假期间会吃冷饮,就特意打电话去学校,请宿管老师提醒林妙妙,导致林妙妙因这件事情被闹得人尽皆知,而丢尽颜面。
还有一个情节,是林妈妈在与女儿通电话时,提醒女儿天气冷了要穿秋裤。林妙妙二话不说,立马翻箱倒柜地找秋裤穿。她还跟舍友说:“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我冷。”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如果她不穿,她真担心母亲大人会因为这事闹到学校。可见,林妙妙以前在家,受了林妈妈多少“折磨”。
父母总是说:“我都是为你好!”可他们从来不会想,这种好是不是孩子需要的。有些父母的爱太过沉重,导致孩子想要逃离。
在《听见她说》中,杨紫饰演的单亲家庭的姑娘小雨,也是被母亲控制的典型。虽然这部剧是独白剧,但里边反应的信息量还是蛮大的。
小雨的父母离异,她的母亲因为小雨父亲的出轨而一直对小雨父亲怀恨在心。她的母亲将自己的生活重心全部转移到了小雨身上,对她寄予厚望。
小雨很懂事,她也能理解母亲的痛苦和挣扎,所以,她也尽力想做一个好女儿,可不管她怎么努力,都不能让母亲满意。
等她长大了,她原以为离开母亲远远的,就可以轻松一些。可谁曾想,母亲的电话那是追命连环扣,只要她不接电话,那她周围的人都会遭到母亲的轮番轰炸。
她好不容易鼓足勇气交了一个男朋友,但母亲却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找到那个男孩,要求男孩离开小雨,就因为母亲觉得那个男孩子配不上小雨。后来,母亲看着小雨一天天长大,又开始埋怨小雨找不到男朋友。
因为母亲对父亲的恨,小雨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父亲,都不敢与父亲相认,直到父亲永远的走了,她才后悔没有叫一声“爸爸”,这是她心中永远的遗憾。
小雨面对镜头对妈妈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把你的整个世界,压在了我的身上。”妈妈的这份爱,太过沉重,一度让小雨感到窒息。她甚至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只能用录视频的方式,将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
父母总是打着爱的名义进行伤害的行为。也许在孩子小的时候,你能控制,但当孩子自我意识觉醒时就会反抗,从而导致家庭关系极度紧张。
面对妈妈的控制,林妙妙就选择了与妈妈抗争到底。她是幸运的,最终如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科班,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而小雨,却自始至终没有直面母亲的勇气,她的抗争之路还很漫长。如果没有外力相助,注定不会有结果。
其实,控制型的父母只要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想要改正,也是有可能的。
记得台湾洪兰教授在讲科学教养课的时候,曾分享过一段她和孩子的亲身经历。在孩子小时候,洪兰教授每天都要带孩子,通过邻居家的后花园,抄近路去赶校车,自己顺道去上班。有一天早上,本来时间就已经很紧了,可偏偏孩子死活不愿意抄近路,非要绕很远的路去上学。
此时,如果换做是你,你是不是也会很着急,忍不住跟孩子发脾气?洪兰教授当时也很焦急,可她还是强忍着怒意,耐着性子蹲在孩子面前,问孩子原因。原来孩子是因为昨天抄近路的时候,被邻居威胁了,邻居不准他从后花园经过,如果再走后花园就会打他。
洪兰教授很庆幸自己当时的做法,要不然,自己怎么会知道这里面的隐情呢?可能只是跟孩子发一顿脾气,然后孩子大哭一场,最后什么也不会告诉我们。
所以说,要想从孩子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控制自己的脾气是第一要务。只有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跟孩子沟通,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从而真正地解决问题。
就如前面提到的,面对晚回来的孩子时,父母首先不要责备,而是要说明事实,然后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许孩子真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耽误了,打不到车或者突发意外等等,这些情况都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责怪孩子,那即使孩子有什么难言之隐,他也不会再跟你沟通了。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都是在互动中建立起来的。
相互沟通,互相体谅,才能使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开明的父母,少一些控制,多一些关怀,与孩子携手共创未来。
——感谢阅读——
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或者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