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广兴乡村振兴(提交精准脱贫答卷)
射洪广兴乡村振兴(提交精准脱贫答卷)苗寨景色醉远朋 宝铭/摄另外,驯乐乡还有江滨公寓、乾屯、金归、必横等四个移民安置点,共安置群众137户638人,乡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党建 移民搬迁”模式,进一步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发挥服务作用,筹措资金20余万元建设了4个移民安置点支部活动室及感恩宣教阵地,将支部建到移民点上,激发农村贫困群众感恩党、盼富裕的热情干劲。“我们在强化责任落实上下狠功夫,切实压实工作责任,乡党委与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将脱贫攻坚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评考核,对未能完成脱贫任务的村实行一票否决,落实了650名帮扶干部对口帮扶全乡2699户贫困户,实现干部责任全覆盖,贫困户帮扶全覆盖。”驯乐乡党委书记谭良恩说。金梯入云 素琴/摄驯乐乡是典型的“山、少、边”乡镇,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针对这一客观因素,驯乐乡党委、政府果断决策,优先对民生保障工程进行精准投入。据统计,2019年上级安排扶贫专项和涉农整合资
驯乐苗族乡位于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与贵州省荔波县的佳荣镇、立化镇和从江县宰便镇交界,距环江县城88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境内居住着壮、苗、汉、布依、毛南、水等民族。国家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战略时,全乡有1个极度贫困村和6个贫困村,“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2699户10536人,贫困发生率36.8%。2019年驯乐乡顺利摘帽太平、顺宁和镇北等3个村, 2020年全面完成山岗、长北两个区级挂牌作战村脱贫出列,苗乡各族群众实现脱贫清零。
苗寨土布工艺 张裕民/摄
精准识别梳理扶贫信息真数据多年来,驯乐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开展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多次开展大排查、回头看等行动,组织全乡领导干部、驻村队员、村两委干部以及帮扶干部采取分片包干、人盯人等形式进行地毯式入户调查,核对信息、核算收入,评估家庭情况,宣传政策法规,召开村民代表民主评议,落实好公示公告,在精准识别上下真功夫,确保不漏一村,不漏一人。
为确保扶贫对象信息数据精准,在致贫原因方面进行梳理,全乡贫困户中因缺技术致贫1595户、因学致贫262户、因病致贫207户、因交通落后致贫196户、因缺劳力致贫186户、因残致贫125户、因缺土地致贫27户、因缺资金致贫58户、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33户、因丧致贫4户、因灾致贫4户、因婚致贫2户;在人口信息方面,将派出所户籍、计生以及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逐户逐人比对;在收入方面,将农经、财政、民政、社保、卫生等部门的数据进行逐户核实,确保到户信息精准;在落实精准脱贫措施上,坚持做到一户一策,分村逐户制定详细具体脱贫措施,充分利用农村危改、产业扶持、医疗救助、社会救助、教育资助、就业帮扶等政策覆盖,确保预脱贫户顺利脱贫。
“我们在强化责任落实上下狠功夫,切实压实工作责任,乡党委与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将脱贫攻坚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评考核,对未能完成脱贫任务的村实行一票否决,落实了650名帮扶干部对口帮扶全乡2699户贫困户,实现干部责任全覆盖,贫困户帮扶全覆盖。”驯乐乡党委书记谭良恩说。
金梯入云 素琴/摄
精准投入夯实民生保障全普及驯乐乡是典型的“山、少、边”乡镇,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针对这一客观因素,驯乐乡党委、政府果断决策,优先对民生保障工程进行精准投入。据统计,2019年上级安排扶贫专项和涉农整合资金1600多万元,用于产业发展、饮水安全提升项目;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312万元,用于危房改造、饮水提升工程、水利建设、村公共文化基础和卫生设施建设等项目;将县级财政安排应急资金250万元用于水毁抢险修改、公益性岗位开发、贫困户房屋修缮等。目前,义务教育保障方面,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措施,经去年排查及目前监测,该乡没有辍学现象;医疗保障方面,2020年新农合参保率98.5%,贫困户参保率100%;严格落实健康扶贫“198”政策,严格执行先治疗后付费规定,家庭签约医生积极主动进村入户开展健康免费检查;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全乡享受低保人数2153人,低保比例为20.5%。
另外,驯乐乡还有江滨公寓、乾屯、金归、必横等四个移民安置点,共安置群众137户638人,乡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党建 移民搬迁”模式,进一步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发挥服务作用,筹措资金20余万元建设了4个移民安置点支部活动室及感恩宣教阵地,将支部建到移民点上,激发农村贫困群众感恩党、盼富裕的热情干劲。
苗寨景色醉远朋 宝铭/摄
精抓产业激发脱贫内力再造血为了抓好主导产业开发,加强对扶贫产业项目工程的建设,驯乐乡成立了相应的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目标,层层推进,层层抓落实。依据该乡固有的资源优势及成熟的传统种养经验,重点发展“香糯、稻香鱼、油茶、草珊瑚、马蹄”为主导的五大产业,引领其他产业有序健康发展。通过创建产业核心示范区示范来引领和带动扩大群众参与,做强做大做实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创收增收。
目前驯乐乡已建立了五个主导产业核心示范区。其中,平治马蹄产业园,在原有330亩的基础上,再扩种久架屯、板榜300多亩,已在平治社区形成规模较大的连片马蹄种植示范基地,发挥致富带动和辐射带动作用;长北香糯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区共1000亩;康宁村、镇北村和长北村等建立了稻香鱼养殖示范区490亩;平莫村、太平村建立共2200亩的油茶示范区;长北村大小尧合屯建立了草珊瑚800亩示范区。这些示范区通过贫困户入股合作、技术带动,实现贫困户家庭稳定收入。
另外,驯乐乡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全覆盖,增强群众收入功能再造血,他们在自治县产业园入股分红的基础上,自主按照“一点一策”在金归点打造食用菌生产基地,规模3万棒,户均1000棒;在乾屯、必横点发展种植中草药山豆根82亩,户均1亩以上。采取“支部 企业 基地 贫困户”的模式,创建了驯乐乡马蹄及芋头种植党建示范基地,基地规模近800亩,辐射带动群众发展种植马蹄382亩,年内吸纳带动贫困户432户,实现务工收入80余万元,入股分红35万元;建立“扶贫产业园”12个,每村培育3名以上党员能人,2020年实现村集体收入83.8万元;其中,大吉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其他村社区收入均达到4万元以上。
“驯乐乡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提高投资效益作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盯紧经济增长目标,全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不断提高其辐射和带动能力,大力发展香猪、香牛、稻香鱼养殖、香糯、油茶种植,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并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同时加大对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提升市场知名度,助推增长。”驯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晓说。
长北梯田 欧启宏/摄
精诚共建营造和谐环境促振兴驯乐乡与贵州荔波、从江等县多个乡村交界,调处维稳压力极为严竣。特别是山岗村与贵州荔波佳荣镇有3000多亩土地界线不清,60多年来摩擦、争议不断,双边群众多次对峙,严重影响两省边界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2020年,驯乐乡党委、政府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搭建驯乐乡与佳荣镇党建联创平台,以党旗护航,双边党委、政府成立联合调处组,组织争议双方群众多次现场勘测、协调沟通、宣传引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维稳调处工作,与佳荣镇党委共同打造边界乡镇党建联创平台,多次举行联席会议,为调处工作提供保障。积极引导党员群众代表相互沟通,支部、村委相互协商,乡镇党政主持调处工作模式,对普通群众强化法律政策宣传,为调处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双边党员群众座谈、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架起两省苗族群众交流平台,打通双方群众心理隔阂,为顺利调处和保持长期稳定打下坚实基础。经多方努力,2020年6月双方群众签订调解协议,历时60余年的跨省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切实维护两省边界群众安定团结。
“时下,驯乐苗乡社会和谐稳定、乡风质朴文明、产业特色突出,作为一名驻村帮扶干部,我们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加快特色民族乡建设,努力打造原生态乡村体验游的样板;来到驯乐,春天打卡油菜花田园风光、夏天到田间抓稻花鱼、秋天遨游金色梯田、冬天体验苗寨民俗尽享特色苗家菜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镇北村第一书记,自治县统战部副部长、侨联主席韦颖说。
如今的驯乐苗乡,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走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来源:华声晨报 韦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