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腾讯刘炽平完整(腾讯的四大天王)

腾讯刘炽平完整(腾讯的四大天王)其次,刘炽平提出,在公司估值上不妨保守一点,与其一下子就把估值飙得太高,倒不如慢慢地把公司的价值做出来,让那些购买了腾讯股票的股民能够享受到增长的福利。刘炽平的这一观察,顿时让马化腾有一种找到知音的快感,就在那一时期,他力排众议,冒险进军网络游戏和新闻门户,正是基于对这一隐患的担忧。“马化腾不太爱讲客套话,说话的逻辑性很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会轻易亮出底牌的人。”这是刘炽平对马化腾的第一印象。之后开始谋划上市事宜。二、喂,你愿意加入腾讯吗?与刘炽平见面时,马化腾对他的第一个观感是,“他是我见过的香港人中,普通话讲得最好的一位。”首先,刘炽平直率地认为,腾讯现在的收入过渡依赖“移动梦网”业务,“这是一种寄人篱下的业务模式,会让投资人觉得腾讯缺乏可塑性,对未来没有信息和想象力。所以应该在公开募股的时候,强调网络效应,发掘即时通信工具的发展潜力。”

腾讯刘炽平完整(腾讯的四大天王)(1)

腾讯刘炽平完整(腾讯的四大天王)(2)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三国演义》卷首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BAT所在的领域,初创团队很难有出头之日。 BAT是如何“征战沙场”的?今天,我们将分析腾讯的四大天王!

腾讯刘炽平完整(腾讯的四大天王)(3)

一、刘炽平初见马化腾

刘炽平第一次见到马化腾,是在香港港丽酒店大堂的咖啡吧,时间是2003年一个秋雨的下午,与马化腾同行的是公司另一位创始人陈一丹。

刘炽平当时的身份是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主管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的投资项目。他们此次见面是MIH从中牵的线,谈的话题是腾讯上市。

“马化腾不太爱讲客套话,说话的逻辑性很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会轻易亮出底牌的人。”这是刘炽平对马化腾的第一印象。之后开始谋划上市事宜。

二、喂,你愿意加入腾讯吗?

与刘炽平见面时,马化腾对他的第一个观感是,“他是我见过的香港人中,普通话讲得最好的一位。”首先,刘炽平直率地认为,腾讯现在的收入过渡依赖“移动梦网”业务,“这是一种寄人篱下的业务模式,会让投资人觉得腾讯缺乏可塑性,对未来没有信息和想象力。所以应该在公开募股的时候,强调网络效应,发掘即时通信工具的发展潜力。”

刘炽平的这一观察,顿时让马化腾有一种找到知音的快感,就在那一时期,他力排众议,冒险进军网络游戏和新闻门户,正是基于对这一隐患的担忧。

其次,刘炽平提出,在公司估值上不妨保守一点,与其一下子就把估值飙得太高,倒不如慢慢地把公司的价值做出来,让那些购买了腾讯股票的股民能够享受到增长的福利。

马化腾回忆说:“他的这个想法也与我们的风格比较接近,之前见过的投行,都给出了很进取的估值建议,让我们觉得有被忽悠的感觉。”

刘炽平的平时实姿态,让马化腾最终下决心将上市的事务交给高盛,并且对这位与众不同的投行经理颇有认同感。

有一次,在香港长江中心召开的上市策略讨论会上,高盛与腾讯在融资规模和市盈率上发生了分歧。高盛认为腾讯提出的方案“起码应该缩水1/5”,而马化腾则认为香港人对内地市场所知甚少,腾讯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沟通陷入僵局。

刘炽平见状,便把马化腾从67层的会议室叫出来,两人坐进电梯,跑到大厦外面抽起烟来,他向马化腾耐心解释了投资人的心态,两根烟过后,马化腾的心情才有点平复下来。

在紧张的工作中,刘炽平开始喜欢上了腾讯的这些创始人,他回忆说:“他们都是一些特别较真的人,很单纯,甚至有点书呆子气,与我之前接触过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都不同。在写招股说明书的时候,有些部分是例行公事,比如行业现状、趋势分析等等,可是马化腾和其他创始人一字一句地斟酌,有时还会激烈地争论。在对于未来的预测上,他们不愿意写上可能做不到的数字。”

在一次飞行旅途中,筋疲力尽的刘炽平斜躺在座位上,邻座的陈一丹突然把他拍醒,提出一个邀请:“喂,你愿意加入腾讯吗?

在上市过程中,刘炽平的聪明、坚毅和快速学习能力得到了腾讯创始人团队的一致认可,“土鳖+洋龟”结合产生的化学作用更是值得期待。

腾讯刘炽平完整(腾讯的四大天王)(4)

三、刘炽平是这些

大型投资行动的主导者

在2013年和2014年,阿里系与腾讯系互相封杀和各自结盟,上演了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对攻战。

2013年4月,为了在战略上抵抗微信,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以5.86亿美元的代价购入18%的股份。一年后的4月,阿里巴巴和云峰基金宣布以12.2亿美元战略投资视频网站优酷土豆,阿里持股16.5%。从而,阿里分别拥有了社交和视频的两个重量级入口。

2013年10月,马云在阿里体系内部强力主导移动通信工具“来往”的推广,在内部邮件中号召“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X信”,他甚至直接下达指标——他自称这是一个“馊主意”:“每个阿里人11月底前必须有外部”来往“用户100个,否则年底就视同放弃公司的年底红包。”

11月20日,手机淘宝以“出于安全考虑”为理由关闭了从微信跳转到淘宝商店的通道,从而遏制了微信的渗透。

最终于2014年11月,阿里入股的新浪微博禁止微信公众号的任何推广行为。相对于阿里的出击,腾讯在攻防上的行动同样十分激烈。

在2013年,微信同样以安全为理由相继封杀了新浪微博和“来往”的跳转链接,并将支付宝从应用商店中下架。

从此,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互通性生态被彻底抛弃。对于腾讯而言,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是,它一改过往的谨慎作风,抓住了微信不可替代的入口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展开了凌厉的并购行动——

2013年9月18日,腾讯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并将旗下的搜索和QQ输入法并入搜狗现有的业务中,腾讯持有新搜狗36.5%的股份。2014年2月,腾讯以4亿美元获得大众点评网20%的股份,在前些年的团购大战时,腾讯曾投资高朋,但成绩却乏善可陈,QQ空间总经理郑志昊等人被派出任高管;

6月27日,腾讯宣布以7.36亿美元收购58同城19.9%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刘炽平是这些大型投资行动的主导者。早在2005年,当马化腾提出“希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生活当中”时,腾讯便开始进行了多产品的布局。不过,在很长的时间里,腾讯坚持自主开发的路线;而开始于2013年的大举投资,表明成型于两年前的“以资本推进开放”的战略的落地。

腾讯与阿里之间展开的此次并购大战,也是当代企业历史上投入最大的典范案例,经过一轮的封杀与合纵连横,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从群雄并立的春秋时代进入了寡头统治的战国时代,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以腾讯和阿里为盟主的G2时代。

(本文选编自《腾讯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