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画鉴赏(书画欣赏看似信手而写的题跋)
名家书画鉴赏(书画欣赏看似信手而写的题跋)款识:同时,沈周的书法受到绘画的影响,挥洒淋漓,愈加性情化。特别是晚年书画作品尤为精妙,题画诗以书法为载体在画面上呈现,将书法与绘画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更具文人书卷气。款识:七 月 六 日 雨 , 宿 云 岫 翁 幽 居 , 文 伯 贤 良 以 此 纸 索 画 , 因 写 秋 亭 嘉 树 图 并 诗 以 赠 :风 雨 萧 条 晚 作 凉 , 两 株 嘉 树 近 当 窗 。结 庐 人 境 无 来 辙 , 寓 迹 醉 乡 真 乐 邦 。南 渚 残 云 宿 虚 牖 , 西 山 青 影 落 秋 江 。临 流 染 翰 摹 幽 意 , 忽 有 冲 烟 白 鹤 双 。瓒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明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吴县)人。沈周作画题款亦多用“沈周写”,“写”字可谓是透出沈周择取以书入画,是对文人画至高境界的追求。其书风多仿效黄山谷笔意,且力求变化,
倪瓒(1306或1301—1374),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元代画家。倪瓒擅楷书,其参禅学道,浪迹天涯,写出了他简远萧疏、枯淡清逸的特有风格。徐渭云:“瓒书从隶入,辄在钟繇《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疏。”倪瓒真正做到了既“隐”且“逸”,其书既遒劲、精美,又率意、简逸,无怪乎后人多称其为“倪高士”。文徵明、董其昌都曾高度赞美过他的书法。文徵明评曰:“倪先生人品高轶,其翰札奕奕有晋宋风气。”
董其昌评曰:“古淡天真,米痴后一人而已。”倪瓒书冷逸荒率,不失晋人矩,有林下风。何良俊云:“云林书师大令,无一点尘土。”王冕《送杨义甫访云林子》说倪瓒“牙签曜日书充屋,彩笔凌烟画满楼”。倪瓒的诗文自然秀拔,清隽淡雅,不事雕琢,有《清阁集》。
款识:
古 木 幽 篁 寂 寞 滨 , 班 班 ( 斑 斑 ) 藓 石 翠 含 春 。自 知 不 入 时 人 眼 , 画 与 皎 溪 古 逸 民 。云 林 生
款识:
七 月 六 日 雨 , 宿 云 岫 翁 幽 居 , 文 伯 贤 良 以 此 纸 索 画 , 因 写 秋 亭 嘉 树 图 并 诗 以 赠 :风 雨 萧 条 晚 作 凉 , 两 株 嘉 树 近 当 窗 。结 庐 人 境 无 来 辙 , 寓 迹 醉 乡 真 乐 邦 。南 渚 残 云 宿 虚 牖 , 西 山 青 影 落 秋 江 。临 流 染 翰 摹 幽 意 , 忽 有 冲 烟 白 鹤 双 。瓒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明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吴县)人。沈周作画题款亦多用“沈周写”,“写”字可谓是透出沈周择取以书入画,是对文人画至高境界的追求。其书风多仿效黄山谷笔意,且力求变化,用笔如同锥画沙,雄劲挺拔。他将书法“锥画沙”融入其画,强化了画面中用笔的力度,劲健而不失含蓄,每一笔划间都更有韵味,尤其是晚年的作品更加明显,用笔粗简,率意而为,遒劲中更见雄厚,墨色酣畅淋漓,富于浓淡变化,苍劲而又秀润,世人称其“粗沈”。
同时,沈周的书法受到绘画的影响,挥洒淋漓,愈加性情化。特别是晚年书画作品尤为精妙,题画诗以书法为载体在画面上呈现,将书法与绘画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更具文人书卷气。
款识:
扰 城 中 地 , 何 妨 自 结 庐 。安 居 三 世 远 , 开 圃 百 弓 余 。僧 授 煎 茶 法 , 儿 钞 种 树书 。寻 幽 知 小 出 , 过 市 即 巾 车 。沈周
款识:
苦忆云林子,风流不可追。
时时一把笔,草树各天涯。
款识:
老眼于今已欠华,风流全与少年差。
看书一向模糊去,岂有心情及杏花。
款识:
秋色韫仙骨,淡姿风露中。
衣裳不胜薄,倚向石阑东。
款识:
秋已及一月,残声绕细枝。
因声追尔质,郑重未忘诗。
款识:
眷草平坡雨迹深,徐行斜日入桃林。
童儿放手无拘束,调牧于今已得心。
款识:
花尽春归厌日迟。玉葩撩兴有新栀。
淡香流韵与风宜。
帘触处、人在酒醒时。
生怕隔墙知。白头痴老子,折斜枝。
还愁零落不堪持。
招魂去、一曲阕小山词。
款识:
淡墨疏烟处,微踪仿佛谁。
梅花庵里客,端的认吾师。
款识:
芙蓉清骨出仙胎,赭玉玲珑轧露开。
天亦要妆秋富贵,锦江翻作楚江来。
款识:
高木西风落叶时,一襟萧爽坐迟迟。
闲披秋水未终卷,心与天游谁得知。
款识:
石榴谁擘破,群琲露人看。
不是无藏韫,平生想怕瞒。
款识:
茸茸毛色半含黄,何独啾啾去母旁。
白日千年万年事,待渠催晓日应长。
款识:
南畦多雨露,绿甲已抽新。
切玉烂蒸去,自然便老人。
款识:
江山作话柄,相对坐清秋;
如此澄怀地,西湖忆旧游。
款识:
云来山失色,云去山依然。
野老忘得丧,悠悠拄杖前。
款识:
宗少文四壁揭山水图,
自谓卧游其间。
此册方可尺许,可以仰眠匡床,
一手执之,一手徐徐翻阅,
殊得少文之趣。
倦则掩之,不亦便乎?
于揭亦为劳矣,真愚闻其言,大发笑。
沈周跋
(局部)
点亮【赞】 【在看】
美不要私藏 转发给朋友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公益目的。本平台使用的非本站原创,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若内容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来源:国画魂、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