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刚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其实没抱什么希望,之前也了解过一些育儿书籍,往往是看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落到实际呢,又无从下手。以上这些大概就是我每天内心的咆哮了。我一直在想,我一定是哪里处理得不好,也试着自己调整一些方法,然而效果甚微。说来也巧,在很困扰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为什么我凶他们他们也不怕??为什么他们还(敢)打我??为什么他们这么不可理喻??

因为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这次春节假期,我在家呆了差不多2个月。

我哥有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5岁半。跟两个调皮捣蛋的小朋友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才能和孩子好好相处。

为什么他们老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哭闹??

为什么我讲了那么多道理他们就是不听、不懂??

为什么我凶他们他们也不怕??

为什么他们还(敢)打我??

为什么他们这么不可理喻??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1)

以上这些大概就是我每天内心的咆哮了。我一直在想,我一定是哪里处理得不好,也试着自己调整一些方法,然而效果甚微。说来也巧,在很困扰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2)

刚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其实没抱什么希望,之前也了解过一些育儿书籍,往往是看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落到实际呢,又无从下手。

然而,这本书真的有给到我惊喜,首先,这本书列出来的问题都是我正在面临的,这感觉很神奇,作者还是外国人,看来天下的小孩都一样啊。

其次,这本书主要采用问答的方式,先列出情景,再提供解决方案,所以里面的方法可以直接依葫芦画瓢,拿来就用。

最后,这本书只有不到200页,很快就看完了,简直就是亲子沟通的速成指南呀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很快就把方法应用到和我侄子的相处之中,果不其然收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她们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的作者。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3)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在美国荣获“家庭教育年度最佳图书”的称号。出版以来,销量300多万册,不仅长踞美国畅销书排行榜,还被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被千万父母誉为“育儿宝典”。

如果你想知道那个时常让你头疼的孩子在想什么,想和孩子更愉快地相处,希望可以更好地鼓励孩子,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而且书中的沟通技巧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的人际交流上,帮助你全面改善人际关系。

1. 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为什么孩子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就哭个不停,完全不可理喻?”这应该是困扰很多家长的一个问题。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4)

拿我侄子来说,这个问题简直每天都在发生。比如叫他写作业,他不想写就哭;写错了让他改他也哭;跟其他小朋友玩石头剪刀布,输了就哭;打羽毛球,接不到球就发脾气……好像每天总是有哭不完的事。

每次遇到这些情况,我都会觉得小孩子实在是不可理喻,不仅是我,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常常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怒不可竭。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这些大人们要么跟他们讲道理,比如告诉他们玩游戏就要愿赌服输;要么训斥他,比如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啊!”要么忍无可忍的时候,动手教训他们,边揍边说“我还管不了你了我!”

一顿鸡飞狗跳之后,一般是孩子最终屈服于大人的“淫威”,不敢再做妖。但是,日复一日,闹剧总是不停地昨日重现。

对此,很多人可能会这样想:小孩子嘛,都这样,长大了懂事了就好了。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孩子总是闹个不停,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孩子的感受。书上说:“当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否认或者忽略时,通常会变得更加难过。”

回想起来,我们确实很少耐心地去理解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孩子的感受呢?

第一步,倾听和回应

其实,孩子们很想让我们了解他们的感受,有时候,只是倾听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一个简单的“噢”“嗯”,就能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了。

第二步,说出他们的感受

听完孩子的想法之后,我们可以说出他们的感受。比如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时,因为输了就哭了,你可以说:你一定觉得很难过,你希望可以赢一次。

说出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缓和情绪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步,用幻想的方式给予他们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

接着,你可以告诉孩子:你一定希望你可以像蜘蛛侠一样,可以变身,变成很厉害的样子,跑得比谁都快。

第四步,在制止他们不合理的行为前,接纳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总是用手抓东西吃,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喜欢用抓东西吃,这让你感觉很自在,但是这样非常不卫生,把手上的细菌吃进去,容易拉肚子。

我们的重点是:理解孩子的感受,重视他们的想法。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疏通时,也就不会哭闹个不停了。

2. 如何和孩子愉快地合作?

另一个普遍困扰家长的问题是“让孩子去做事情的时候,他们完全忽视我,这让我很纠结。”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5)

比如让孩子们不要乱扔垃圾,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好好吃饭,或者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时,他们完全无动于衷。

面对这些情况,父母一般是用命令、辱骂、指责或者威胁的方式,让孩子服从。但是当父母用这样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时,孩子们通常很难合作。

书中建议的做法如下: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6)

和很多小朋友一样,我侄子们也经常乱扔垃圾。水果皮,零食袋,用过的纸巾经常散落在地上。

每次我都指责他们:“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说多少次啦?!都这么大了还不会扔垃圾!”

我一直以为,重复的次数多了,他们也就懂了。可是剧情并没有这样发展。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改变了做法。首先,我先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情况,对他们说:“地上都是垃圾。”

说完之后,两个侄子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们关注到我说的话了。而且,我只描述我看到的场景,并没有直接下定论说是他们扔的,所以他们不会马上有防范心理。

接着我说出自己的感受:“垃圾扔到地上好脏啊,看着好难受哦。“

这时大侄子说话了:“是弟弟扔的!”接着,小侄子马上还嘴:“哥哥也扔了!”

我接着说道:“啊~~也就是说你们两个都扔垃圾到地上了。”

接着,我给他们提示和选择:“垃圾应该要放到垃圾桶里。现在谁能帮助我做这件事呢? ”

这时,大侄子特别兴奋地说:“我!”他说完就马上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了。

看到这一幕,我真心感觉太神奇了,和很多读者有同样的感受:我好像挥了挥魔法棒,然后一切都变好了!

书中还列举了很多练习的场景,帮助父母去选择最好的一种回应方式,看了之后简直是豁然开朗。

或许是因为生活带来的疲惫,工作带来的压力,孩子惹事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指责和命令。结果是你越生气,问题越是反反复复出现,恶性循环。

所以,“当我们要求孩子做事时,要选择一种最能够寻求合作,并维护孩子自尊的方式。”这是和孩子一起做事的核心思想。

虽然这个技巧需要慢慢练习,但是这个付出是值得的,我们会收获更亲密更幸福的亲子关系,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3. 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愤怒时怎么办?

每天早晨,我都发誓今天要做一个耐心、充满爱心的父母。但是过了一会,我又都变成一个可怕的、歇斯底里的疯子。”-----这恐怕是很多父母的日常写照。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7)

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快要被孩子气死了。

很多父母也很纠结:孩子做了非常糟糕的事情,应不应该受到惩罚?有时候惩罚的效果并不好,如何才能让孩子长记性?

中国在惩罚孩子方面有很多俗语,比如“不打不成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

很多家长也认为,约束孩子不当行为的方法就是惩罚,他们深信这是让孩子长记性的最佳途径。

实际上,惩罚往往会适得其反。

受到惩罚的时候,有些孩子会想:妈妈太讨厌了!我要报复她;也有孩子这样想:我就是不听你能把我怎么样,下次还这样做,只是别被抓住;还有的孩子会觉得:我是个坏孩子,活该被惩罚。

怎么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8)

拿我侄子来说,他们特别喜欢玩手机游戏。虽然不应该让小孩子玩手机,但是有时候没时间管他们,也只能派手机出场。

问题是,他们拿起手机就放不下了。有一次,他们奶奶把手机拿回来,他们死活不给。最后还打奶奶。我发现他们打人之后,就去把他们揍了一顿。

“连长辈都敢打,不教训他们,以后长大还得了?”我心里想。

他们当然不服气,于是我们就打起来,他们一边还手一边说:“谁让你们不给我玩手机,你们都是坏人!我就是要打你们!”

他们还小,打不过我,最后只能认怂,但是我知道他们很不服气。而且这样的事情后来还是时有发生。

看了书上的方法之后,我才知道惩罚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书里鼓励父母和孩子坐下来,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励孩子做事有担当。

第一步,倾听并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然后总结孩子的观点

比如对孩子说:我刚才看到你打奶奶,我想听听你有什么要说的?

孩子可能会说:奶奶不给我玩手机,她不好,所以我打她。

这时候,不要评论他所说的,鼓励他把所有的感受都表达出来。

接着我说:奶奶把她的手机拿回去了,所以你很生气,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这时候孩子说:她跟我说可以玩30分钟的,可是30分钟都还没到呢。她不讲信用。

这时我可以做一个总结:你生气打奶奶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她突然把手机拿回去了,另一个是她不讲信用,时间没到就把手机拿回去了。

跟孩子聊完之后,我发现其实他们打人的背后是有很多想法的,我也更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了。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这部分最好简短)

告诉孩子:奶奶是你的长辈,她很爱你,你这样打她我觉得很生气,奶奶也会很伤心。

第三步,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案

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第四步,写下所有的方法(类似头脑风暴),不要对想法的好坏做评论(可能的话,让孩子先来)

当我们一步一步走入孩子的内心,和他们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时,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更倾向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而且,因为解决办法是他们提出而且同意的,他们更愿意去执行。

看完这本书,深切感受到了:爱孩子不需要理由,但是真的需要方法。用更好的方法去爱孩子,我们才能收获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