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新势力好还是青曲社好(相声的未来在哪里)
相声新势力好还是青曲社好(相声的未来在哪里)学相声,不需要考级,只要有好段子好作品,网络时代分分钟爆红,根本不需要一帮老外和假老外装模作样给孩子打分评级。学相声,学好了可以上央视、开商演,没那么好也可以开直播、进社团,最差,到公司团建和开年会时,个人总能出个节目,而且喜闻乐见。其实,还有比快板更便宜的文艺项目,相声。学相声,不需要买昂贵的乐器,嘴巴自带,说一百句台词消耗半个馒头。学相声,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有助于提升语文成绩,可以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有助于智商开发,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有助于情商提高。
听钢琴老师介绍,想学好钢琴,非常有必要买一架好琴,二手的也可以,十来万就能买到挺好的二手钢琴。
除了钢琴之外,只要是乐器好像就没有便宜的,而且学得越好,对乐器的要求就越高,一把小提琴十万八万也不在话下。
就没有便宜的乐器吗?有啊,民族嘻哈、传统摇滚、古典说唱,快板。
一般的快板几十块钱就能买到,就算最顶级的快板,燕双鹰他爹亲手制作带签名的那种,估计千儿八百块钱也能拿下。
其实,还有比快板更便宜的文艺项目,相声。
学相声,不需要买昂贵的乐器,嘴巴自带,说一百句台词消耗半个馒头。
学相声,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有助于提升语文成绩,可以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有助于智商开发,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有助于情商提高。
学相声,学好了可以上央视、开商演,没那么好也可以开直播、进社团,最差,到公司团建和开年会时,个人总能出个节目,而且喜闻乐见。
学相声,不需要考级,只要有好段子好作品,网络时代分分钟爆红,根本不需要一帮老外和假老外装模作样给孩子打分评级。
相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曲艺的代表,同时还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不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其价值都非常大。
对于孩子来说,学钢琴学小提琴是素质教育,学相声难道不是吗?
既然学相声有这么多好处,花费还少,为什么感觉学相声的孩子比学钢琴的孩子少很多呢,估计连零头都不一定够。
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观念问题,受到一些人的影响和误导,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相声是初中生或者初中肄业的人说的,好学生谁学相声啊。
还有一个规范程度问题,学钢琴小提琴有考级,证书对孩子未来有用,没听说相声也有考级,就算有相声证书,谁看呢?这方面相声行业连兄弟行业快板都不如,好歹人家快板还有考级呢。
再有一个是名声,一提起钢琴小提琴,某某大师某某王子让人心驰神往,他们表演的也都是世界名曲,高雅音乐,谁不向往。
反过来看相声,托某些团体和个人的福,经过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地搅和,成名几十年的相声名家在网络上都成了不学无术的混子,说三俗相声的初中生却被捧成了行业宗师,这种名声之下,哪个家长会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最后一个就是相声行业所谓的传统,似乎学相声只能跟师父一对一学,不然就学不好。而且,受一些团体影响,社会上对相声行业这种师徒制的印象并不好,你跟师父学了就跟卖给他一样,哪天不跟他了,他就骂你欺师灭祖。人家教钢琴小提琴的可没这么奇葩的规矩。
就算你想跟师父学,上哪儿拜师去?现在行业风气不太好,拜师就要摆知,摆知花的钱快赶上婚礼了,还不一定能学到真东西。
外界的误解,行内的胡搞,弄到最后,解放都七十多年了,相声行业不仅没跟上时代进步,反而有回到旧社会行帮乌烟瘴气那一套的现象。
所以,别看相声行业有一段时间挺热闹,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个行业的未来有些模糊,从业者都看不到未来,何况普通孩子家长们。
要想让相声行业有光明未来,就要解决一个进口问题和一个出口问题。
进口,就是能给行业源源不断带来新鲜血液,扩大相声行业这个池子,然后量变产生质变,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青少年相声的培训,相声和曲艺也要从娃娃抓起。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相声有进口啊,北方曲校一直在招学生,德云社隔几年也招生,像什么龙字科招生之类。
这种招生严格说来并不算解决进口问题,因为不论是北方曲校还是德云社,他们的招生都是招“半成品”,属于从具备一定曲艺基础的年轻人里“掐尖”,最初级也是最有价值的进口是招零基础学员,尤其是孩子。
你看社会上那些钢琴培训机构,哪个机构要求你的孩子必须先会弹个曲子才能报名的?只有这种扎根于零基础培训的机构多了,才能在源头上给行业带来活水。
出口,就是能给相声从业者提供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上升空间。学钢琴可以考级,可以考大学音乐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音乐相关工作,那学相声能干什么?
现在一提起学相声,除了成名走红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出路。
以相声行业目前最火的德云社为例,看起来似乎很红,但你仔细对照一下就知道,相比德云社所有演员来,能走红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而且走红的那几个人基本上还都有特殊背景或身份。德云社的大部分演员其实和普通打工人没多大区别,甚至有的演员生大病了还得众筹。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让孩子学钢琴并不是奔着成为郎朗去的,同理,孩子如果学相声,相信大部分家长也不是让孩子奔着郭麒麟去的,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肉眼可见的上升空间和出口。
真正能够解决相声未来的方法就是同时解决进口和出口问题。
在这方面,青曲社、嘻哈包袱铺和曲协已经做出了表率。
嘻哈包袱铺早早就推出了针对零基础青少年儿童的培训项目《相声学堂》,其课程设置和社会上的钢琴学校颇为相似,不仅普及了相声启蒙,同时也能为嘻哈包袱铺带来资金和活力。
青曲社在成立十五周年之际联合西北大学成立了青曲·青少年曲艺传承中心,该项目不仅针对零基础孩子,同时还设立了阶段性培训课程,给孩子铺好了从零基础到专业,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一条成长之路。
在青少年曲艺培训方面,我们当然还不能忘记马贵荣老师,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青少年曲艺培训,我们熟悉的王玥波、孙越等人都是马贵荣老师一手培训出来的优秀学生。如今,马老师依然在曲艺普及和启蒙教育上不断前行。
除此之外,新疆的相声巴扎少儿培训、北京的李伟健少儿相声名师班也都在相声进口这方面持续发力。
相对来说,在青少年培训模式方面,马贵荣老师有点儿像私塾,嘻哈包袱铺相当于培训机构,青曲社的培养模式则类似于足球学校。
不管是哪种模式,只有扎根于最基础的青少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相声行业的进口问题。
有了进口就必须建设好出口,相声这个大池子必须同时有进水管和排水管,这样才能保证相声池子的活跃和新鲜。
天津的北方曲校,北京的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和辽宁的辽科大艺术学院在相声的学历教育方面走在了前面,而做出更大贡献的则是中国曲协。
从2013年起,曲协一手开始抓曲艺高等教育的教材编写工作,一手抓曲艺学科建设的工作。
最终在曲协和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曲艺相声创作表演专业正式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本科招生目录,该专业学生和我们熟知的表演系地位相同学历相同。
那些从小学习曲艺和相声的孩子有了一个非常亮眼的出口,本科毕业后他们可以像学长胡军、学姐章子怡那样投身表演行业,也可以考进各地曲艺团和文工团,或者应聘到各大电视台、演艺集团等地。
启蒙班,进阶班,专业班,中专,高职,大专,本科......这样一来,相声行业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进口和出口流程,学相声再也不光是兴趣,除了成名当明星,学相声还有很多出口和选择,这就给了家长送孩子学相声的信心。
虽然起步崎岖,但在从业者的不懈努力下,相声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