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名篇励志(散文早练)
散文名篇励志(散文早练)林姐,就是将我从心里拉出来的人,左一电话,右一电话,左一微信,右一微信,左一东西,右一东西的往家里送,二来三往的,将我暴露于阳光下,将我扯进人情世故中。林姐不愧是优秀教师,能察言观色,能说会道,能走到别人心里,内敛严谨,低调稳重,是一个温暖、亲切、贤惠始终没有脾气的一个人,热情得让你没有理由拒绝好意,温暖得在雪天里都会被融化。“妹,出来出来,躲在家里会缺氧,出来晒太阳,走几圈”。经常被林姐骗下楼,然后将一包东西硬塞给你。我常常说她有“强迫症”,教师的职业习惯。她的小“技俩”很快被我识破,只要说“出来溜溜”,我便早早的准备,以物换物,以情换情。有时两人走着走着,突然变戏法的拿出东西,弄得两人会心的笑。宋姐,总是一张娃娃的笑脸,对谁都没有防备,她的性格并不像上海“老牌”大学生古板与人格格不入,让你贴近得近乎母亲般温暖与耐心,隔老远看见了你,笑脸招手,生怕将别人忽略,见了面总是亲亲热热地聊上几句
“你早练了吗?”。前些年,我还没休闲到早练的年龄,一大早匆匆忙忙去上班,常常听到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习以为常的问问对方,“你早练了吗?”。
这句话,如果不一撇一捺的写成汉字,如果不是早练者,乍一听,还以为说的是“你早恋了吗”。那一天,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猛然一惊,认为现在我们的大爷大妈好开明开通,丝毫不掩饰“青羞”,大大方方的追溯人家年轻时的红尘之事。“练了。太极学到18招式了”。大妈回答对面的大爷。原来,他们谈论的是早上锻炼的事。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字音谐音太有趣了。中国汉字的同音多义,多音同义字词也整蒙了老外,常常吐槽,云里雾里,搞得老外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并闹出不少笑话。其实,“早练”完全可以说“晨练”,我们中国人就是这么诙谐幽默,就是要跟你杠一杠,就是要骄傲一下汉字的博大精深。
早练,有很多方式。小区里,散步运动是主流。一般我以散步为主,“大妈舞”跟过几次风,觉得还是散步好。疫情前,早晚坚持散步,在散步间认识了几位大姐。以前,我喜欢独来独往,将自己藏在自己心里。一是觉得社会复杂,惹不起躲得起。二是觉得小区住户来自五湖四海,地域、性格的差异,怕是不好相处,也碍于面子, 不尴尬打破初次的主动。谁也不清楚对方是几斤几两,一旦结交出现分歧,分道扬镳,何必当初,还不如林黛玉的足不出户,倒也安静自得。三是觉得不年轻了,一脸的秋色,自己都不爱看了。四是觉得上了50岁就应收敛了,不便那么“疯疯癫癫” 了,年纪再往前长,担心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等等云云种种的理由。只要心里的一方舟平静,快乐,独处就不会孤独。
这些年在散步中,几句十句的交往,一步一步探访到深交,感觉之前的想法完全是多余,在我结识的人中都是好相处的。俗话说:人要接触,不接触就不了解。人要来往,不来往就生疏了。交友,若不想跑远,“近水楼台先得月”,小区交友最方便,出单元门就可见,省去了外出约见的麻烦,再说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常外出还得顾及安全问题。
我所居住的小区,虽不高档(高档物业费贵哟)但也是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有气势,多种花树果树,多种花卉野草,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凉亭藤架,鸟语花香。爬山虎、葡萄藤、金银花藤蔓又是另一番景致。中心广场,楼宇间的活动场所等,这些也足够星级了。白天,孩子们欢蹦欢跳,玩滑梯、跷跷板。老人们玩电子象棋、合适的健身器材,打太极、舞剑、健身操。年轻人玩单杠、双杠、羽毛球。树荫下,多条休闲椅,累了,可休息,想聊天,约出来,聊个够,一边听鸟语看风景,一边看来来往往的三五人群。白天看太阳,看蓝天,看飞机经过,看鸟儿飞飞落落,勤勤劳劳的觅食养活自己,还给人间添闹热风景。晚上看星月,吹凉风,夜晚的植物花儿更香,阵阵沁入心脾。每天,在世界里的一隅中享受着大自然的风光,感受着人间的幸福烟火。人世间,不是大富大贵就是幸福,简单生活,同样是幸福。大富有大富的不易,简单有简单的从容,大富有大富的炫耀,简单有简单内敛。
早上是最热闹的,大人带孩子出来见天日,玩玩耍耍,随着鸟声,犬吠声喊喊叫叫,又破涕为笑。上班族,一边接听电话,急急匆匆的往前赶。早练的老者都出来亮相亮剑了。“妹,来一起练剑吧”。多次散步经过“剑池”,林姐就拉拢我学舞剑。还别说,一见到她们英姿飒爽的动态,伴着“一剪梅”乐曲就有冲动决心学剑舞。林姐跟宋姐、刘姐才学上几天,一日见她也舞得很娴熟了,满眼看得出将要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宋姐,总是一张娃娃的笑脸,对谁都没有防备,她的性格并不像上海“老牌”大学生古板与人格格不入,让你贴近得近乎母亲般温暖与耐心,隔老远看见了你,笑脸招手,生怕将别人忽略,见了面总是亲亲热热地聊上几句。宋姐的面容、精力和心态让你看不出是一个79岁的老太太,早练的“十八般武艺”,项项都做得十分熟练和精髓。如:舞剑、太极、书法、书画、电子琴等,这些年自学的英语,在国外去看儿媳孙,能和老外自如聊天。前几年,与林姐一同在她家还开起了班,教学生英语补习。常常一起磋谈画作,两位姐的画作可以跟画家媲美了。宋姐是一个聪慧、热情开朗的人。已是儿孙满堂,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幸福。任何时候见到她,都是一副威武状,她的精气儿神,让你感到都不好意思不振作起来。老人家的体健力充,也许跟她的乐观开朗有关。
林姐,就是将我从心里拉出来的人,左一电话,右一电话,左一微信,右一微信,左一东西,右一东西的往家里送,二来三往的,将我暴露于阳光下,将我扯进人情世故中。林姐不愧是优秀教师,能察言观色,能说会道,能走到别人心里,内敛严谨,低调稳重,是一个温暖、亲切、贤惠始终没有脾气的一个人,热情得让你没有理由拒绝好意,温暖得在雪天里都会被融化。“妹,出来出来,躲在家里会缺氧,出来晒太阳,走几圈”。经常被林姐骗下楼,然后将一包东西硬塞给你。我常常说她有“强迫症”,教师的职业习惯。她的小“技俩”很快被我识破,只要说“出来溜溜”,我便早早的准备,以物换物,以情换情。有时两人走着走着,突然变戏法的拿出东西,弄得两人会心的笑。
李姐,喜欢看书写字, 绘画弄剑也不落后。话语不多,句句实在,内心柔软,不温不火,不动声色的热情,能干贤惠,因家里有挑嘴的,整天为家人琢磨生活饮食。中西餐变着花样儿烹饪,蒸煮烧烤,煎炸清炒,雕花做形等。常常耐心耐烦的教我们如何如何做,有些技术在我们的烹饪过程中根本就没操着过,那些复杂的过程也是需要时间的。她就是那么认真讲究,耐心耐烦的一个人,非得将糕点捏成形状,常常弄得家人看着看着都不忍心吃。记得李姐说过的一句话:为人父母只管得了你的下一代,上一代有心管,却没时间管或远离父母去外地伺候儿孙。的确,现实就是这样,你无法变作两个人。端午临近,李姐又包了粽子,为我们姐妹逐个送上一大袋。闻着粽子香,想着友谊情。
刘姐,对舞剑情有独钟,几十年如一日, 一日不亲剑,三日神不振。来到北京后继续与剑为伴。背上的剑,像是背着的婴儿,在小区内外散个步也要背上她心爱的剑。70多岁的大姐,走路一阵风,剑把子舞得威武,每一曲每一招式都耍得溜巴。教人剑法耐心,规范,决不允许一丁点儿错误。示范中,不厌其烦的提示,反复纠错,直到学剑者进入角色。
潘姐,大气大方,爱好琴棋书画,酷爱唱歌跳舞,是大小社区的文艺积极分子,文艺骨干,文艺汇演录制的节目常常获奖。近70岁的人,笑声还那样银铃,还那么热情饱满,风姿卓越,一看就是老文艺宣传队的当家花旦。今年我们小区姐妹去玉渊潭看樱花,公园一处正放着新疆舞曲,听着舞曲,心里激荡,和陈姐情不自禁地冲进舞池。两位姐翩翩起舞,阿娜多姿,在舞池里穿梭,瞧她们两的火热劲,吸引了更多游客参与,并有舞者争相邀请,一时,舞池变作了剧场。两位姐欢乐的舞步,好看的舞姿,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陈姐,属于“见面熟”的那种,亲热得没有防备,感觉未曾相识就成了老朋友。关心社会时事,针砭时弊,爱打抱不平。青春洒脱,充满活力,思想前卫,富有想象力,热情欢乐,有同情心的一个人。可爱型,童心未眠,一张还似姑娘的脸上始终含着笑,闲暇时也喜欢挥毫泼墨,画什么像什么。对于养老理念,不赞同组合群居式,理由是:关系再好,性格、身体、经济程度总有差异,人的内心有一种求平衡的思想,不会持久地给予奉献,这种模式最终是昙花一现。都是上了年纪、体力不支需要别人来照料的人,到了年迈,不能动弹,就连血肉相连的家人都感到棘手的事,一个关系要好的外人,恐怕到时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因此,她有新的养老理念:将养老服务统筹交给”社区“管理,省去了请保姆对老人的虐待,省去了离家的不舍而感到“无家可归”的孤独感,而且“银发经济”直接入了国库。
小区之外的朋友,在合唱队结识的兄弟姐妹也不少。有幸结识了两位老新疆人:熊姐和刘姐。两位姐,新疆人,能歌善舞,不用赞美,新疆舞那是跳得杠杠的。近70 的年纪,人还长得水灵,八成是从小吃的水果多。她们说,常常将水果当饭吃。我说,从现在起,我也将水果当饭吃,是否也像两位姐水灵。两位姐知道是句玩笑话,但很认真地,几乎异口同声并一语双关:生活饮食要从娃娃抓起,学习习惯要从娃娃抓起,长大了再抓,岂不是“亡羊补牢”。聊到新疆,两位姐有共同的观点:新疆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容许外人指手画脚。我们自给自足,不给国家添负担。我们少数民族,来往甚密,没有民族偏见,没有歧视的想法,亲如一家人。瞧瞧,多么爱自己的家乡,爱国家的老新疆人。
我来北京已有20多年了,屈指数数,每参加一个团队,我总是最小。也好,小妹有福遇到的都是好姐姐。咦,想起来了,终于相遇了一个小妹,岩,虽只比她大两个月,那也是先见天日小60天呢。岩妹,出生文学世家,身上有文学细胞,文学素养可不一般。喜欢看书唱歌,喜欢搞鼓饮食,喜欢早练,太极打得漂亮,一招一式从不“鱼目混珠”,今年又参加了由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李向显发起的“生活好课堂”朗读班。她爱好颇多,热情似火,真诚直爽,肝胆相照,为人作嫁。喜欢看我的文字,让我这个小姐姐如同对“女娲补天”似的感动。
当初来北京,最先认识的是王姐,到如今,我们有着几十年的交情。王姐,老北京人,资深媒体人,一个真正北方女子的热情大放,圆润白净,干练果断,温暖入心,温润如玉,小心翼翼的一个人。一口地道的京腔京韵,低声细气丝滑般的嗓音,让人听后特舒服,如同欣赏着一首天籁之歌。认识她的人,都想走近她,对人亲亲热热,对任何人都没有敌意,对待外地人绝无歧视之感。记得那年去她报社看她,请我吃菌子全席,撑得嗓子眼都是菌子,腻得我两年对菌子敬而远之。北京人有北京人的口味,我特地带了湖南的腊肉给王姐,后来问她,说吃不来。这就应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同食味滋养不同的体魄。
写一个“早练”,扯出来这么多善良温暖的人物。然而,这就是散文,扯的就是生活,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充满深情的。小说扯“八卦”越扯越有味。散文扯生活越扯越甜蜜,像扯“麦芽糖”一样越扯越长,越扯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