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康熙为什么要那样对皇后(她是康熙的贤内助)
康熙王朝康熙为什么要那样对皇后(她是康熙的贤内助)康熙十三年,生皇子长华,幼年去世康熙十二年,生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年56岁荣妃接连为康熙生下六个子女,共育五子一女。康熙六年,生皇长子承瑞,幼年去世康熙十年,生皇子赛音察浑,幼年去世
康熙王朝中的5个女性角色,最悲情的无疑是蓝齐儿的母亲,容妃了。
1. 历史原型为荣妃,容妃是按照剧情需要改编而成。历史上康熙的荣妃和电视剧中的容妃并非一人,电视剧中的容妃纯属虚构,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确实一度深受康熙的宠爱。
历史上的荣妃于康熙四年入宫,此时并无名分康熙十六年,马佳氏被直接封为一宫主位的荣嫔
康熙二十年,荣嫔被晋为妃,位列四妃之末。
荣妃接连为康熙生下六个子女,共育五子一女。
康熙六年,生皇长子承瑞,幼年去世
康熙十年,生皇子赛音察浑,幼年去世
康熙十二年,生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年56岁
康熙十三年,生皇子长华,幼年去世
康熙十四年,生皇子长生,幼年去世
康熙十六年,生皇三子多罗诚郡王胤祉
其中皇三女的封号"固伦"本应该是皇后之女才可获封的,可见当时康熙十分宠爱此女。
帝王拥有三千佳丽,容妃是其中比较拔尖的,和康熙也是有说不完的体己话,每每遇到朝政上的烦心事,都愿意来容妃宫中坐一坐。就连慧贵妃仅有的一次被翻绿头牌也是得益于容妃,当然那是康熙手滑,翻错了牌子,也因此让慧贵妃和容妃结下了梁子。
康熙和容妃有个女儿,蓝齐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由于蓝齐儿的远嫁,也让容妃和康熙之间产生了裂痕。
久处深宫的容妃原本可以平静的走完这一生,然而随着蓝齐儿的远嫁,容妃的人生轨迹也出现了不小的转折。
从容贵妃降为容妃
康熙第一次御驾亲征葛尔丹,战场上兵戎相见,战事一触即发,蓝齐儿的内心是多么希望这场战争能够停息,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消灭葛尔丹是康熙早就定下的国策之一,他们已经为之厉兵秣马了三年。
蓝齐儿不顾自身安危,冲到阵前,劝说大阿哥和葛尔丹双双退兵。容妃这个可怜的母亲,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不曾见过自己的孩子,他们痛哭着抱在一起,阻止双方开火。这无疑是螳臂当车,战争还是如期打响。容妃也因为阵前失仪,扰乱军心,受到了惩罚,从贵妃降为妃位。
从容妃降为容常在
孝庄弥留之际,害怕康熙废除太子胤礽,引起皇子夺嫡,骨肉相残的局面,给容妃留下一道遗旨,务必保全太子。容妃坚守着对孝庄的嘱托,不敢违抗。
太子在政务方面表现的极为糟糕,康熙忧心忡忡,最终决定废除太子,容妃直接闯入朝堂加以阻止。
康熙心里很清楚,这道遗旨的确是老祖宗留下的,容妃并没有假传遗旨。可是如果遵照孝庄的嘱托,将大清江山交给这个不成器的太子,那么大清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果不遵照太皇太后的遗旨,那又违背了孝庄临死前的心愿,实为两难。康熙思量再三后只能让容妃背锅,以假传遗旨之罪,将容妃贬为常在。
从容常在降为奴婢,移交宗人府
红玉是前朝朱三太子朱慈炯的遗孤,与太子珠胎暗结,怀上了大清的骨肉,对于这样一个能够牵制前朝势力,严重威胁清朝政权的人物,康熙是非常忌惮的。
容妃揣度康熙必杀红玉,替红玉求情,惹恼了康熙,从答应降为奴婢,并交给了宗人府。
剧中说容妃在回福建祭祖之时被晋封为皇贵妃。按照清朝后宫的编制,只有一个皇后,一个皇贵妃。剧中的慧妃早就自称皇贵妃了,所以容妃晋封为皇贵妃是不可能的。
4. 结局悲惨容妃移交宗人府之后,惠妃趁机落井下石,将容妃安排去干粗活,刷马桶。长期过度的劳累,再加上内心深处对于康熙的爱恨纠葛,终于让容妃倒下了。
康熙一边主办千叟宴,一边传来容妃过世的消息,这对于他是沉重的打击。康熙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容妃的位置,只是碍于局势如此,一时半会复位是不现实的事情,但内心深处并不希望容妃受委屈,所有看到容妃刷马桶的人全部殉葬,这是康熙为容妃打抱不平。
康熙去世后,按照雍正的旨意,年老的前朝嫔妃可以被接到儿子的府邸奉养,荣妃因此得以走出住了五十多年的紫禁城,来到了儿子胤祉的府邸安度晚年,直到雍正五年去世。
可以说荣妃人生中的最后时光还是很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