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印记铭记峥嵘岁月(走进红色故里感受沧桑巨变)
寻访红色印记铭记峥嵘岁月(走进红色故里感受沧桑巨变)夜幕降临,在木塔乡省级非遗“鸡公调”展演舞台旁的乐队中,73岁的郑兴和老人,就是郑村“鸡公调”队伍的组织人、传承人之一。时光荏苒,光阴流去,红色血脉却在赓续。走在木塔乡大大小小的村道上,举目能见一面面“红色文化墙”,绘制或书写着当地的红色历史,这一抹特殊的红,正源源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精神血脉。“这棵古银杏高达30多米,见证着一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光辉历史,当年国民党浮北铲共义勇队的老巢离白泥不到10公里,他们经常偷袭围剿白泥苏区,红军游击队派人长期在这树上放哨,保护白泥苏区安全,有次300多敌人晚上围剿白泥,20余名游击队员就是隐蔽到这棵树上,安全避险。1934年10月21日晚,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100余里长的‘磨盘战’中,顺利会师于这树下的广场,实现了突出敌军重围,向东南转移。”白泥老党员付可贵介绍。今天,战火的硝烟虽已远去,红色的记忆在这里流淌。向北而行,来到横山村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位于皖赣边界的东至县木塔乡,又一个生机勃发的金秋如约而至。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红十军文昌阁大战旧址、皖赣特委旧址、姚家坞大捷旧址、牛形凹大战旧址……众多的红色印记,让这方红色沃土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初秋的皖南,生机勃发。走进“红旅小镇”木塔乡,追寻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感受革命老区的沧桑巨变。
触摸红色的印记一阵“暴风雨”后,巍巍青山间云雾萦绕。下得“安景高速”皖赣出口,漫步在木塔乡郑村村白泥古村落的青石巷道上,微风伴随着泥土的芬芳迎面吹来,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村间,一棵千年古银杏,一树成林,亭亭如盖。
“这棵古银杏高达30多米,见证着一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光辉历史,当年国民党浮北铲共义勇队的老巢离白泥不到10公里,他们经常偷袭围剿白泥苏区,红军游击队派人长期在这树上放哨,保护白泥苏区安全,有次300多敌人晚上围剿白泥,20余名游击队员就是隐蔽到这棵树上,安全避险。1934年10月21日晚,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100余里长的‘磨盘战’中,顺利会师于这树下的广场,实现了突出敌军重围,向东南转移。”白泥老党员付可贵介绍。今天,战火的硝烟虽已远去,红色的记忆在这里流淌。
向北而行,来到横山村分流分水岭地段,两面峰峦连绵,山脚下整洁宽敞的沥青公路连接皖赣两省。“当年这是一条古徽道,1934年10月,秋浦红军游击队和皖赣红军独立师一部就是在这里设伏,痛歼前来围剿我苏区的国民党青年军1000余人。”横山村主任汪根深说。而今,在分水岭山脚,藏在树荫下的石砌战壕清晰可见,这青灰色的石块载着岁月的痕迹,仿佛还在歌谣当年红军的故事。
在木塔乡,旧巷、战壕、古树、红军碉堡……当年的革命故事说不尽,红色遗址遗存保护标牌上简短的说明文字,都是那些红色故事的缩影。还有红军纪念馆、红色旧址中那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见证了当年的硝烟弥漫。
继承爷爷的遗志时光荏苒,光阴流去,红色血脉却在赓续。走在木塔乡大大小小的村道上,举目能见一面面“红色文化墙”,绘制或书写着当地的红色历史,这一抹特殊的红,正源源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精神血脉。
夜幕降临,在木塔乡省级非遗“鸡公调”展演舞台旁的乐队中,73岁的郑兴和老人,就是郑村“鸡公调”队伍的组织人、传承人之一。
“郑兴和同志是当年中共秋浦县苏维埃主席郑冬田烈士的唯一孙子,郑冬田烈士参加革命时有四个幼小的儿子,由于他参加革命后家中断绝了经济来源,妻子又倾尽家产支持他的革命活动经费,结果妻儿在敌人的迫害和饥寒交迫中陆续去世,只留下郑兴和父亲一根独苗。那时家庭贫寒,他父亲也就生得郑兴和一人,几十年来,红色家风传承,他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现在年龄虽大,但在白泥‘鸡公调’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是省级‘乡村文化’带头人。”郑村村支部书记郑新华介绍。
“这几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郑兴和配合村民组长建起了一支‘清洁家园’志愿者队伍,经常在村里房前屋后、广场巷道、河域路域开展志愿清洁,他始终带头参加。”村民郑根来说。
在他的带领和督促下,村里的卫生环境焕然一新。面对村民的赞美,郑兴和说,他是烈士的后代,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近年,乡政府维修打造了郑冬田烈士墓园,让烈士的墓园成为红色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兴和又成为了墓园的义务管护人和讲解员。
“继承爷爷的遗志,为乡村振兴尽力。”这是郑兴和老人的心声,也是木塔乡千万红军后人的心声。
“红绿”融合看振兴群山叠翠,溪水潺潺。山还是那样郁郁葱葱,但137公里“四好农村路”和40公里国道、县道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崭新交通网,遍地开花的美丽乡村和旅游景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老区山乡的蝶变。
在梓桐村,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天鹅茶业责任有限公司,将这个历史茶乡的茶叶生产经营带上了“生态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以2万亩茶园和油茶园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让这里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以村集体产业为引领,茶叶、油茶、毛竹、食用菌、林果、名贵苗木、山羊、土鸡等种养业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绿色发展,为村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快速通道,大山变成了“绿色银行”。
相对于“绿”,在木塔乡,3A级景区红军纪念馆、20余个红色旅游景点,以及举目可见的苏维埃文物微景观,则另有一番独特的“红”。无论是集镇气派的“老区农莊”,还是大田、祝山、畲狮、郑村等地以老屋改建的农家乐和民宿,如“红六区饭庄”、“红坞里民宿”等,都离不开以“红”字取名,因为在乡里人眼里,木塔是红色的,这块土地是1200多名革命先烈鲜血浸染的。
“红绿”融合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木塔乡在“红旅小镇”创建中,注重农旅结合,开发了一批农旅体验项目,把生态茶园、林果等推向旅游市场,促进了多产融合发展,昔日穷山乡,变为了今天的新景区。
英雄自有后来人,一个满目青翠、活力迸发的新木塔,正在朝着高质量发展大道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