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汉和东汉下一个朝代是什么(读史笔记系列之九)

西汉和东汉下一个朝代是什么(读史笔记系列之九)终于,到了汉武帝时代,财力、军力、民力大概都修养的差不多了,进入战略反攻;后果大家都知道了,卫青、霍去病把匈奴打崩溃了,投降的投降,逃窜的逃窜……汉代的兵制,也有点兵民合一的意思,年满二十三岁的男丁,需要服兵役三年(累计时长),平时各个地方上设置校尉官,负责在秋后农闲时节组织年轻力壮的民夫,训练各种军事技能,以备不时之需。战国时代,无论是秦国、赵国、燕国,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大概都不落於下风,可见这个时代武力之强盛。二、汉代经历战国末年、秦代末年(注意秦代只有15年,很短暂)、楚汉相争等数十年混战,西汉初年实在是民力凋敝、百废待兴;被逐渐强盛起来的匈奴人来了个白登之围,汉高祖被围困,差点开国皇帝被掳走……

中国历史数千年,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兵制(兵员来源及组织形式),从而产生不同的军事结果。例如向来汉唐并称,那单纯军事上谁更厉害些?宋代军队数量庞大,为何留给后人“弱宋”的印象?卫所制度看似无懈可击,为何明末却崩溃的不成样子?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历史上有关兵制的那些事情。

一、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时代及更早的上古时代,据不同史书记载推测,大概是兵农合一的,农忙时耕作,进行农业生产;有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大家约好农闲时候打一仗,愿赌服输。此时的战争烈度相对来说较低,所以春秋早期,大概有“公民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当兵打仗,俘虏的奴隶、身份低贱之人是没有资格的——此时军队的数量都非常有限,按照制度,中央政府天子可以有一万到一万五之间的军队数量;大一点的诸侯国可以有四五千的军队,更小的诸侯国只能有两千人左右的军队。诸侯发生战争,上个万人都算大战了。

后来战争愈演愈烈,兵法被广泛使用,军队数量也不断突破限制——为了取得战争胜利,逐渐演变成全民皆兵;到了战国时代中晚期,军队的规模依然十分庞大,每次大战折损的兵力都有数万人之多。如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持续三年,最终赵军惨败,秦国就此一举奠定一统六国的战略主动权。这场战争,赵国损失45万(包含白起坑杀的40万降兵)军队,秦国损失20多万军队;这个数字可能史学家有怀疑、争议,但明显比春秋时期规模更大是毫无疑问的;据史料所载,秦国为了应对这场战争,甚至15岁的男丁都被征发去前线了,赵国也大概差不多。

战国时代,无论是秦国、赵国、燕国,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大概都不落於下风,可见这个时代武力之强盛。

西汉和东汉下一个朝代是什么(读史笔记系列之九)(1)

二、汉代

经历战国末年、秦代末年(注意秦代只有15年,很短暂)、楚汉相争等数十年混战,西汉初年实在是民力凋敝、百废待兴;被逐渐强盛起来的匈奴人来了个白登之围,汉高祖被围困,差点开国皇帝被掳走……

汉代的兵制,也有点兵民合一的意思,年满二十三岁的男丁,需要服兵役三年(累计时长),平时各个地方上设置校尉官,负责在秋后农闲时节组织年轻力壮的民夫,训练各种军事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终于,到了汉武帝时代,财力、军力、民力大概都修养的差不多了,进入战略反攻;后果大家都知道了,卫青、霍去病把匈奴打崩溃了,投降的投降,逃窜的逃窜……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可不是诛之前的口嗨,是诛杀后的事实总结。

但上述兵制,在东汉光武帝时代就逐渐被破坏掉了,民间遂长久不接触兵事,组织力、战斗力大幅下滑,埋下了五胡乱华的种子。

西汉和东汉下一个朝代是什么(读史笔记系列之九)(2)

三、唐代

唐代初年沿袭隋制,兵员才有府兵制。全国共分为634府,分上中下三个等级,上府有兵员1200人,中府兵员1000人,下府兵员800人;各个府统称为折冲府,每个府有折冲都尉一名,两位果毅校尉为副手,负责在农闲时节组织、操练军事技能;战争爆发时候依据需要征调各个折冲府兵士集结,由将领统领作战,战争结束兵士们各回各家,继续当农民。

与汉代类似,唐初历经隋末七十二路烽火乱战,一样是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也同样被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威胁;唐高祖李渊曾经向突厥称臣,唐太宗李世民在突厥兵临长安城下之时无奈签下屈辱性的渭水之盟……

但唐代的反击,显然来的更快一些,渭水之盟发生四年后,东突厥帝国就被唐军灭了,西突厥主动内附,就是投降;和匈奴一样,投降的投降,逃窜的逃窜……不久之后,基本上唐代周边的各个民族(吐蕃除外)就服了,李世民有了个天可汗的称号!

同样的,府兵制到了唐高宗李治及武则天时代,依然名存实亡,此时不得不大量依靠番兵番将,以达到“以番制番”的战略目的;但无根之木,终究难以持久,终于玄宗时代爆发安史之乱,辉煌的盛唐急转直下,在藩镇和宦官的夹击之下摇摇欲坠,终于引发了五代十国的大混战时代。

历史上向来汉唐并称,均为我国扬眉吐气的时代,但以个人看法:单就军事来说,汉代征战,基本依靠的本民族之兵力;比之唐代一大半依靠其他民族之力略胜一筹,况且最终唐代也遭受了依赖番兵的反噬!

西汉和东汉下一个朝代是什么(读史笔记系列之九)(3)

四、宋代

与前代不同,宋代实施的是募兵制;全国的兵力主要分两种:禁军,直属中央政府,就是中央军;厢军,隶属地方各州,地方军队。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教训,把厢军中出色的士兵全部调到禁军中去,只给地方上留下老弱病残,打仗大概是不行了,只能做点后勤等外围工作吧!

但相对应的,全国各地需要驻守的地方,都需要禁军前往;为防止军队在一地呆久了坐大,三年就要调换一次,每次都相当于一次出征,花费无算;同时遇上灾荒年,为了救灾就把灾民招募进军队……

最终造成宋代军队,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冗员庞大,军费节节攀升;开国时代,军队不满20万,宋太宗时代,达到了66万,到了宋真宗时代,达到91万,宋仁宗时代,增加到了125万;花费巨量财富养这样一支庞大的、战斗力有限的军队,弱宋的称号大概是唯一的结局了吧。

西汉和东汉下一个朝代是什么(读史笔记系列之九)(4)

五、明代

明代的兵员制度实施卫所制度,结合明太祖朱元璋把天下之民划分为若干职业的政策,在各地设立屯兵的卫、所;每120人为百户所,1112人为千户所 5600人为一卫;卫设都指挥使,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兵员来自于朱元璋划定的军户——一旦被划定为军户,则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不得从事其他职业,父亲年老由儿子顶上,如果绝后由亲族中抽人顶上;军户们住在卫所附近,平时一边耕作,一边参加军事操练;战时听从调遣参与战斗,结束后再返回各自卫所,变身为农民。

在朱元璋的设想中,这个制度,可以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粒米:士兵们吃的是自己平时种的粮食;兵员补充来自军户自己生养,不会骚扰其他百姓……

可惜,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承平几代以后,军户们就真的成为职业农民了,对于军事一窍不通,日常操练大概也敷衍其事,上来战争基本就是肉靶!所以,正规军遇上倭寇、后金八旗基本上是一触即溃,反而是私军性质更浓厚的戚家军、关宁铁骑战斗力强大很多。

西汉和东汉下一个朝代是什么(读史笔记系列之九)(5)

清代就不用专门说了,满人构成的八旗兵入关之后,迅速瓦解,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基本已经靠不住了;太平天国时代,汉人为主的绿营兵也崩溃了,只能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的湘军、淮军。

当然了,以上只是非常简略的分享了一些历史上的兵制片段,如果大家对历史细节感兴趣,可以动手来个订阅,以后会持续分享更多有意思的历史趣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