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纯菜籽油家乡的味道(菜籽油飘香的村庄)
农家纯菜籽油家乡的味道(菜籽油飘香的村庄)如今,过去的榨油坊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母亲虽然年迈,但坚持每年都要种油菜。母亲告诉我说,油菜籽晒干了,打个电话给榨油坊里的老板,他就会上门来拉走,用不了几日,就能送来喷香的菜籽油。母亲在电话里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乐呵呵地说:“今年的油菜籽收成不错,打了五六十斤菜籽油呢!”榨油坊的菜籽油最地道,用来煎河鱼是最好不过的,表面焦黄,融合了菜籽油特有的香味,吃起来格外的鲜美。过年的时候用菜籽油做油炸豆腐泡,金黄透亮,和腊肉一起炖煮,汤汁浓郁,味美鲜香。这些极为普通的农家菜肴,因为有了菜籽油的煎炸烹煮,尤显得独具一格,浓香十足。
初夏时节,行走在乡下农村里,鼻翼间充斥着浓郁的菜籽油香味,深吸一口,整个人都醉了。油菜历经了冬天的严寒,开春以后,满垄的油菜花把乡村装扮得分外妖娆。到了小满时节,地里的油菜便成熟了。大家手握镰刀割下油菜禾,放在平地上晒干。
几天后,就可以敲打油菜了。先在地上铺一层塑料薄膜,将晒干的油菜禾放在塑料薄膜上。敲打油菜的木棍有两种,一种是在长木棍上绑一根短棍子,将长木棍前后抡起,前面的小棍子就会甩动,以此来敲击地上的油菜。也可以用短木棍,搬个小矮凳,坐着慢慢敲打。油菜禾敲完以后,用竹筛子筛下油菜籽,随着竹筛的不停筛动,又黑又圆的油菜籽四处滚散。晒干后的油菜籽就可以送往榨油坊榨油了。
以前乡村不通电,榨油都是用土办法。围水筑坝,利用水流落差,水车转动,带动石磨盘,以此来碾压榨油的材料。每年的初夏时节,乡村里的油菜籽丰收了,这时,传统老油坊里的水车又开始转动起来,浓郁的菜籽油香味飘荡在乡村上空。
我们村庄的榨油坊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后来,堂哥把村里的榨油坊承包了下来。他的手艺老到,给油多。每年的初夏时节,油菜籽即将成熟,离榨油坊开榨日子也就近了。堂哥一头钻进榨油坊,把角角落落打扫得一尘不染。火生起来了,大锅支起来了,伙计们挽起了衣袖准备好了。随着“哗啦”的一声,乌黑饱满的油菜籽倒入大铁锅,伙计们上下翻炒。火候的掌握是通过眼看、鼻闻、手摸一系列方法进行的。“起锅——”堂哥不失时机喊道。大伙一阵忙乱,把炒好的油菜籽均匀倒入凹槽里,一拔栓头,磨盘便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一股浓烈的清香顿时飘荡在乡村上空,飘荡在乡村每一条街巷中。
如今,过去的榨油坊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母亲虽然年迈,但坚持每年都要种油菜。母亲告诉我说,油菜籽晒干了,打个电话给榨油坊里的老板,他就会上门来拉走,用不了几日,就能送来喷香的菜籽油。母亲在电话里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乐呵呵地说:“今年的油菜籽收成不错,打了五六十斤菜籽油呢!”
榨油坊的菜籽油最地道,用来煎河鱼是最好不过的,表面焦黄,融合了菜籽油特有的香味,吃起来格外的鲜美。过年的时候用菜籽油做油炸豆腐泡,金黄透亮,和腊肉一起炖煮,汤汁浓郁,味美鲜香。这些极为普通的农家菜肴,因为有了菜籽油的煎炸烹煮,尤显得独具一格,浓香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