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硅钢带纵剪线的用途(锚定取向硅钢高附加值产品)
贵州硅钢带纵剪线的用途(锚定取向硅钢高附加值产品)在盈利水平最高的2021年,望变电气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营收同比增长43.71%,达到8.45亿元,取向硅钢收入同比增长52.93%,达到10.23亿元。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又包括了电力变压器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25.28%;箱式变电站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8.59%;以及成套电气设备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9.85%。2019-2021年,望变电气分别实现营收11.1亿元、13.0亿元、19.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9%、17.1%、49.1% 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29.3%;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1.43亿元、1.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4.2%、30.64%、25.01%,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49.4%。其中,公司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主要包括电力变压器、箱式变电站、成套电气设备,广泛用于农、工、商业及居民用电;公司取向硅钢主要包含一般取向硅钢(CGO)和高
2022年4月,取向硅钢价格回落至近两年来新低,但是产业链内企业却被二级市场高度关注。4月28日,原新三板企业望变电气(603191)登陆上交所,随后录得6连板,股价较发行价涨逾130%。
作为国内唯一同时销售取向硅钢和变压器的企业,望变电气已经形成全产业链运营,具有较高抗压性。这主要是由于虽然目前光伏产业链受价格影响波动明显,但变压器属于光伏制造链必备品,这一细分领域仍处于较高景气度内。
优化产品结构全产业链运营
望变电气深耕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近三十年,一直致力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和取向硅钢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了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和取向硅钢两大类。
其中,公司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主要包括电力变压器、箱式变电站、成套电气设备,广泛用于农、工、商业及居民用电;公司取向硅钢主要包含一般取向硅钢(CGO)和高磁感取向硅钢(HiB),是生产变压器及各类电机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公司自建取向硅钢生产线,投产于2017年,不仅形成了自关键原材料至终端产品的一体化产业链,还填补了西南地区取向硅钢生产空白。
根据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发布的《2020年度电工钢产业报告》,公司取向硅钢产量排名全国第四,民营生产企业中产量排名第二。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11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00项,外观专利1项。
2019-2021年,望变电气分别实现营收11.1亿元、13.0亿元、19.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9%、17.1%、49.1% 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29.3%;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1.43亿元、1.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4.2%、30.64%、25.01%,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49.4%。
在盈利水平最高的2021年,望变电气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营收同比增长43.71%,达到8.45亿元,取向硅钢收入同比增长52.93%,达到10.23亿元。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又包括了电力变压器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25.28%;箱式变电站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8.59%;以及成套电气设备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9.85%。
2021年,望变电气取向硅钢产品收入占比逐渐上升,看得出望变电气对于产品结构优化效果初显。
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业绩攀升
通过梳理财报数据不难发现,望变电气传统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业务虽然稳健增长,但增速远低于取向硅钢板块,这也印证了望变电气切入取向硅钢领域的前瞻性。
取向硅钢是望变电气传统主业的上游行业,除取向硅钢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上游行业还包括铜材、钢材、元器件、绝缘材料和其他辅材,其中金属材料成本占比较大,且受大宗原材料价格变化影响采购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
虽然取向硅钢属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属于高耗能行业,但是因望变电气取向硅钢生产不涉及冶炼环节,所以公司本身不属于高耗能行业。
除此之外,望变电气在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还采取了多种节能降耗措施,望变电气选用高效、节能、低耗的连续式设备;热处理线均采用各种节能措施、优化加热工艺制度,尽可能地回收烟气余热,提高燃料利用系数;干燥炉采用将带钢用明火快速加热方式,提高热效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和管理系统;在建筑节能、电气节能等方面采取合理措施,以节省电能,从而推动望变电气取向硅钢生产平均能耗,从2019年的0.41吨标准煤/万元,降至0.37吨标准煤/万元。
应用方面,取向硅钢通常作为原材料,用于变压器铁心和大型电机制造,取向硅钢成本约占单台变压器生产成本的30%-40%。由于变压器是在电力传输和使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电力需求增长直接驱动变压器产品的需求,带动对取向硅钢的需求。
得益于国内取向硅钢生产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进口取向硅钢数量逐步下降,从从2010年的26.27万吨减少至2020年的8.64万吨,降幅67.12%。国产取向硅钢则增长194.40%,产量从2010年53.54万吨增长至157.62万吨。
由上述数据来看,国产硅钢产出增量明显高于进口产品下降量,新增产量满足自用的前提下,势必要出口。根据《2020年度电工钢产业报告》统计:我国出口取向硅钢由2010年的1.22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5.76万吨,十年间增长了20.11倍。近三年,我国取向硅钢出口的主要国家为印度、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而根据望变电气财报,公司取向硅钢在满足自用基础上,主要销往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等境内省市,并积极开拓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境外市场。
实际上,取向硅钢除现有用途外,行业目前仍在探索取向硅钢的新应用场景,或将为取向硅钢带来新的增量,并推动相关企业业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