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辐射能用多久(还要检测核辐射)
核电站辐射能用多久(还要检测核辐射)如果我们需要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依靠风能、太阳能是不太可能的,那么现在唯一选项就是核能了。可是近年来,核能的发展也蒙上了一层阴影,自从9年前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之后,各国对于发展核能都持谨慎态度。太阳能更不用说了,白天的时候还好,到了晚上用电高峰期,却指望不上他了。虽然近些年储能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但是要把白天的太阳能储存到晚上使用,成本还是太高。火电更不用说了,由于对环境有严重破坏作用,受到严格管控。过去我们国家的发展严重受制于石油,当然整个世界也都是如此,除了那些产油的土豪们。各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的石油安全,常常不惜兵戎相见,例如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而我们为了保障自身的石油安全,也是想尽各种办法,比如在巴基斯坦建瓜达尔港,建立横跨中亚的石油运输线。可是对于电能的开发,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前我们的火电占比达到70%,其中绝大部分是利用煤来发电,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城市严
最近日本要把核废料排放到太平当中,这让我想起韩国电影《汉江怪物》,电影描述了汉江由于遭到核辐射,因此鱼进化成会吃人的怪物。日本把核废料排放的海水当中,未来会有多少“怪物鱼”从海里冒出来呢?对于这个问题,显然韩国人吓得不轻,声讨、游行,甚至召唤日本大使。
然而隔着黄海就是渤海湾,核辐射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未来打上来的鱼能不能吃,我不知道,但是核辐射检测仪,却销量走高。
为何要发展核电?既然核电这么危险,我们为何还要大力发展核电呢?电能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以后不仅汽车是电动的,甚至我们吃的食物也要依赖于电能生产。过去我们生产粮食,主要依赖于土地,你可耕地面积有多少,也就意味着你能够生产多少粮食。
可是随着电能转化光能技术的发展,人类就可以通过工厂模式生产粮食,只要拥有足够的电能,就能够摆脱对土地的限制。之前电能转化为光能利用率不到1%,因此成本高企,粮食工厂没有得到发展,目前光能转换率已经达到30%,未来还能超过50%以上,因此利用电能生产粮食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发展电力,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过去我们国家的发展严重受制于石油,当然整个世界也都是如此,除了那些产油的土豪们。各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的石油安全,常常不惜兵戎相见,例如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而我们为了保障自身的石油安全,也是想尽各种办法,比如在巴基斯坦建瓜达尔港,建立横跨中亚的石油运输线。
可是对于电能的开发,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前我们的火电占比达到70%,其中绝大部分是利用煤来发电,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城市严重受到雾霾影响。很多人说,不是还有风能和太阳能吗?
如果你去过新疆、内蒙,可以看到大片的风电场,很遗憾地告诉你,这些风电场大部分都没有入电网。由于风能输出不够稳定,导致很多地方的风电一直无法进入国家电网。
太阳能更不用说了,白天的时候还好,到了晚上用电高峰期,却指望不上他了。虽然近些年储能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但是要把白天的太阳能储存到晚上使用,成本还是太高。火电更不用说了,由于对环境有严重破坏作用,受到严格管控。
如果我们需要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依靠风能、太阳能是不太可能的,那么现在唯一选项就是核能了。可是近年来,核能的发展也蒙上了一层阴影,自从9年前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之后,各国对于发展核能都持谨慎态度。
过去9年了,日本不但没有能够控制福岛核电站,反而告诉大家,这事我撑不住了,大家都要担待着点。日本要把储存在核电站内部的核污染水,排放到太平洋当中。平均每天,日本要向核电站当中注入170吨水,用于降低堆芯的温度。
由于这些海水是直接和反应堆接触,因此里面含有大量的碘-131、铯-134、铯-137等放射性元素,一般情况下,这些高污染的放射性海水需要存放30-50年,才能降低到当初的1%。可是日本福岛存储能力非常弱,过去建造的罐子,现在都开始老化漏水了,如果不能够把这些海水稀释,排放到太平洋当中,未来无疑会影响到整个日本的东北部地区,甚至像切尔诺贝利一样,成为一个无人区。
在过去9年时间里,日本也想了各种办法,比如把这些放射性海水注入到地层深处,但是这种办法会污染地下水,随后他们又想到把这些废水直接电解成氢气和氧气排放到大气当中,这无疑会加速污染扩大。
所以把这些污水排放到大海当中,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这些核污染的海水并不是一次排放到太平洋当中,而是之后30年,用特殊船只,沿着日本从北到南1500公里的海岸线均匀抛洒,防止污染水集中在福岛附近。
所以未来几十年,谁离日本最近,被污染的情况也就越严重,所以我们看到韩国最为恼火,召见日本驻韩大使,进行严厉交涉。其次受影响的是哪些地区呢?我国环渤海以及长三角地区,当然美国西海岸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会弱很多,这也是美国比较淡定的原因。
是不是我们以后不建核电站了?从国家新一轮核电发展规划当中看到,核电还是要继续发展的,而且要由2016年3.5%,提高到2035年的10%左右,虽然没有之前规划那么高,但是也要稳步持续推进向前发展。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前提下,发展核电仍然是一条有效路径。
当然我们的核电依然会建在沿海地区,一方面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另一方面,当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海洋依然是防范风险最大的保障。很多人又会说,不是有日本的例子吗?怎么还把核电站建在海边呀?
首先说日本福岛这次核泄漏,有天灾,也有人祸,换一个角度来说,人祸的因素占比更高。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2011年3月份史上最强的9.0级特大地震,以及其所引起的几十米海啸。这当然是不可抗力,但是福岛核电站对此是早有预案的,之所以预案失效,其实是福岛核电站有意为之。
我们通常认为,断电之后,发电站就不会工作,但是核电站不同,核燃料并不会因为停机而停止衰变反应。如果不能有效降温,反应堆堆芯温度会持续升高,像火山熔浆一样,融化周围所有能遇到的物质。
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会把这些燃料棒放在水里降温,但是海啸发生的时候,这些抽水泵却停止工作了。如果能够及时向反应堆当中注入海水,这些核燃料至少能够包裹在一个大钢壳里。可是福岛核电站担心数十亿的设备因为海水漫灌之后会受损,因此迟迟没有把海水灌入。
正是福岛核电站工作人员的犹豫,导致20多小时之后,海水才灌入,可是此时燃料棒已经融化了钢壳,导致核电站周围300多公里地方都受到核辐射污染。
如果当初能够及时灌入海水,让海水冷却钢壳,是能够确保核污染不会扩散的。然而正是福岛核电站工作人员的犹豫,才让整个事态发展到今天一发不可收拾。在这9年时间里,日本整个渔业遭受到重大冲击,不但进口国十分害怕,甚至还带动辐射监测设备的脱销,本来是专业检测设备的盖革计数器,现在进入千家万户。随着恐慌情绪的蔓延,整个环太平洋渔业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我们国家环渤海地区。
核电站有危险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核电技术发展到今天,安全性已经大幅提高。核电站的原理就像我用几条燃料棒插在水中,把水加热,然后通过水的热量来发电,和我们通常的燃料棒不同,核燃料棒通常会“燃烧”好几年,直至衰变成乏燃料才会停止供热。
核电站安全吗?我这么一说,似乎核电站工作原理挺简单的,那么核泄漏事故是如何发生的呢?拿最严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为例,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起事故完全是人祸所导致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为资金受限,采用了“石墨沸水堆”的方式让给芯堆降温,相对于现在流行的重水降温,成本上会降低很多,但是反应时间上也要求更加迅速。然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1986年4月份接到一份任务,要测试在极端情况下核电站的应急措施,相当于我们的消防演习,需要点一个煤气罐,然而这个“煤气罐”真的就爆了。
当时假设,如果全国大停电,需要用柴油机给冷却塔供电,但是柴油发电机从启动时间需要1分钟,而反应堆十几秒都等不了,这就导致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整个悲剧就发生了。
之前网上说,如果核电站遭受攻击,会不会像影视剧里那样产生核爆?其实所有的事故都是核泄漏,而不是核爆,核爆需要极高的浓度,要超过90%以上,而目前核电站的铀浓度不到5%,所以根本不会产生核爆。
目前的核电站有4层保护,第一层用锆合金做了一个金属外壳,这个外壳能承受1300°的高温,能够保证即使停水之后,几十秒内也不会被融化;第二层是反应堆的压力容器,这个容器厚度超过3米,任何外力攻击都不可能穿透;第三层和第四层都是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这些混凝土像包粽子一样,把核反应堆严密保护起来。
而福岛核电站是建设比较早的核电站,整个外壳只有一层,而且只有1米厚,所以当钢壳融化之后,迅速扩散到自然界。即使在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的2011年,整个辐射也没有超过0.018毫希沃特,什么概念,我们胸部CT是10毫希沃特,地铁安检是0.01毫希沃特,也就是说相当于你过地铁安检时候的辐射量,对人体组织的影响微乎其微。
核电站的建设确实也受到福岛核危机的影响,比如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德国关闭了17个反应堆中的8个,并且要求在2022年关闭所有的核电站。法国也要求所有核电站停机整改,这导致整个法国电力供应迅速紧张。
福岛核电站事故也给我们一些警示,今后核电站的安全等级肯定会越来越高,当然建设成本也会大幅提高,但是从更长远角度来看,核电不仅更加便宜,而且更加环保,也让我们国家更早完成“碳中和目标”。
如果横向比较,我们国家核能占比还是比较小的,虽然韩国抗议声音最大,但是韩国核能占比达到35%,其次日本28%,随后是俄罗斯是18%。我们国家目前核能占比只有4%,如果要在2035年达到10%,要求在这15年时间里增长300%以上。
所以未来,我们还是要发展核电,不能因为福岛核泄漏问题而止步不前,同时我们也会更加谨慎,需要我们把核电站建得更安全。如果真的担心,那就也买一个核辐射检测仪,吃海鲜之前检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