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闽南歌仔戏真人古装(闽南海边人的艺术追求)

闽南歌仔戏真人古装(闽南海边人的艺术追求)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接受老舞台形式演绎的歌仔戏比较少,看的比较多的还是杨丽花、叶青等主演的歌仔戏电视剧节目。记得还在咿呀学语时,还没有上学堂学文化知识,就有村口的老人唱起了歌仔戏的片段,讲的便是保家卫国、重情重义。后来因为台湾落入日本殖民者的恶爪中,歌仔戏演出者也被迫逃离台湾,往闽南地区继续发展,演绎出了诸如芗剧等很多优秀的剧目。可以说,经过两岸表演者的多种融合,歌仔戏就是闽南地区和台湾人民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纽带,百姓借此艺术形式陶冶情操,从戏剧中提升自己的修养。字认得不多的他们从里面学到了忠孝仁义,教会后代人生道理。

天还未亮,渔夫早已整理好昨儿个捕鱼弄乱的网,即将要开船去往今日要撒网的海域。开船前,他会拿出收音机,打开早已设定好的波段,开始收听自己喜欢的歌仔戏节目。

他们世代以捕鱼为生,在海边的沙滩边上建起属于自己的小房子,闲暇时,渔娘会召集几个邻居,她们会一边修渔网,一边收看杨丽花主演的各种歌仔戏节目,对其中的家国天下,爱恨情仇评头论足。

她是生于闽南地区,兴在宝岛,反哺闽南的一个剧种。

相传,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有一部分军民随他入迁至台湾,也把民间的小调锦歌、 车鼓、采茶等带入台湾,人们在茶余饭后,闲暇时节就会随口哼唱几句,不曾想逐渐成为了人们热衷的艺术形式,几经演变逐渐变成歌仔戏,也叫歌仔阵。

后来因为台湾落入日本殖民者的恶爪中,歌仔戏演出者也被迫逃离台湾,往闽南地区继续发展,演绎出了诸如芗剧等很多优秀的剧目。

可以说,经过两岸表演者的多种融合,歌仔戏就是闽南地区和台湾人民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纽带,百姓借此艺术形式陶冶情操,从戏剧中提升自己的修养。

闽南歌仔戏真人古装(闽南海边人的艺术追求)(1)

字认得不多的他们从里面学到了忠孝仁义,教会后代人生道理。

记得还在咿呀学语时,还没有上学堂学文化知识,就有村口的老人唱起了歌仔戏的片段,讲的便是保家卫国、重情重义。

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接受老舞台形式演绎的歌仔戏比较少,看的比较多的还是杨丽花、叶青等主演的歌仔戏电视剧节目。

我们从中学到了保家卫国的重要性,知道领土是不容侵犯,当有侵略者侵犯时,就会拒敌于国门之外。《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杨家将》、《新狄青》这些剧目都是演绎有外蛮入侵,愤而反抗的剧情。

我们从中学到了情谊深长。《七侠五义》讲述的以锦毛鼠白玉堂与御猫展昭猫鼠之争为线索,讲述兄弟之间的义薄云天。《梁山伯与祝英台》演绎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坎坷曲折、化蝶成双的唯美爱情。还有《风流才子唐伯虎》、《陈三五娘》等民间爱情故事,丰富了我们的童年印象。

村里的老人会把这些道理跟我们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东西是正道可为,什么事情是反道不可行,我们从戏里面学,也从戏外传承。

闽南歌仔戏真人古装(闽南海边人的艺术追求)(2)

闽南歌仔戏真人古装(闽南海边人的艺术追求)(3)

这是真正属于民族的,也是接地气的曲剧。

查了下歌仔戏的资料,了解到演奏歌仔戏的乐器,可以说全部都是由我们自己老祖宗制作出来的,具有特色的乐器。也是因为这些,才能唱出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这些高昂优雅的声音,唱出杂念调民谣式的述说,还有各种哭调。

壳仔弦(用椰壳制成)、大广弦(用龙舌茎作共鸣箱,以梧桐木为箱板,紫竹为琴柱)、台湾笛(又名梆子箫)、月琴、六角弦(又名二胡,共鸣箱为六角形,定弦壳仔相同)、三弦、苏笛(即横笛)、鸭母笛(又名竖管,簧嘴似鸭嘴巴)、京胡、芦管等。

闽南歌仔戏真人古装(闽南海边人的艺术追求)(4)

歌仔戏的剧目也都是源于我们自己,从民间流传的故事而改编的,早期没有固定剧本,都是口口相传,直到后来有了电视节目,才有了相对固定的剧本。

文化是为数不多能够长久流传下来的东西,这些曲艺就是先贤给我们留下的最好的东西。虽然有些东西逐渐消失,但精华的东西我们要传承下去,希望歌仔戏不会从年轻一代身上消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