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电阻率教学过程设计(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率教学过程设计(电阻教学设计)重、难点: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电阻率教学过程设计(电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重、难点:

电阻的大小因素。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

教学课时: 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导体……

绝缘体……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试验:课本13页图6.3-1示

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

进行新课: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

单位:欧姆(欧)(Ω)

其他单位:千欧(kΩ) 兆欧(MΩ)

1kΩ=1000Ω 1MΩ=106Ω

例:

(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a、材料

b、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c、横截面积:

学生阅读:13页表格,了解电阻的属性。

学生阅读: 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

3、变阻器: 电位器、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符号

(1)、结构:实物观察

(2)、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

(3)、作用:

(4)、使用:

学生试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注意问题: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