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玛旁雍措美丽的圣湖(圣湖之母玛旁雍措)

玛旁雍措美丽的圣湖(圣湖之母玛旁雍措)在雍仲本教的教义中,玛旁雍错被说成是龙神的宫殿。本教中的“龙”是藏语klu的汉译,与汉文化“龙”的概念有所不同。汉族所说的“龙”常常是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的特定动物。本教的“龙”并不以某种动物为原型,而是可以幻化为多种不同动物的人格神。它可以是鱼,也可以是蛇。本教经典《十万龙经》将它描述为人身蛇头、人身马头、人身狮头、人身熊头等。在很多壁画、唐卡上,它往往是以美人鱼的形象出现,人头蛇尾或人头鱼尾,十分漂亮。藏族对龙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传说在托托日年赞之前的赞普,都是与龙女婚配的,著名的格萨尔王也是天神与龙女结合后生下的儿子。正是本教祖师辛饶米沃切与龙女结合生下女儿以后,龙女才不再害人。本教最原始的经典《黑·白·花十万龙经》说水中有五百座龙王殿,住在里面的龙神像人类一样在水底生儿育女,守着珍珠、珊瑚、九眼珠、松耳石等,过着富裕美满的日子。人们要想发财,就得供奉龙神。在西藏,早期的本教徒

玛旁雍错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玛旁雍措美丽的圣湖(圣湖之母玛旁雍措)(1)

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经,俱舍论》中所记载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玛旁雍措。东为马泉河,南为孔雀河,西为象泉河,北为狮泉河。“玛旁雍措”--“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藏语里“玛旁”就是不败,无不胜的意思。

玛旁雍措美丽的圣湖(圣湖之母玛旁雍措)(2)

据说玛旁雍措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与人间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她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

玛旁雍措美丽的圣湖(圣湖之母玛旁雍措)(3)

玛旁雍错湖是中国目前实测透明度最大的湖。围绕玛旁雍错有8个寺庙,正好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东有直贡派的色瓦龙寺,东南有萨迦派的聂过寺,南有格鲁派的楚古寺,西南有不丹噶举派的果足寺,西北是以五百罗汉修行的山洞为基础建立的迦吉寺,西有齐悟寺,北有不丹噶举派的朗那寺,有格鲁派的本日寺东北。

玛旁雍措美丽的圣湖(圣湖之母玛旁雍措)(4)

在雍仲本教的教义中,玛旁雍错被说成是龙神的宫殿。本教中的“龙”是藏语klu的汉译,与汉文化“龙”的概念有所不同。汉族所说的“龙”常常是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的特定动物。本教的“龙”并不以某种动物为原型,而是可以幻化为多种不同动物的人格神。它可以是鱼,也可以是蛇。本教经典《十万龙经》将它描述为人身蛇头、人身马头、人身狮头、人身熊头等。在很多壁画、唐卡上,它往往是以美人鱼的形象出现,人头蛇尾或人头鱼尾,十分漂亮。

藏族对龙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传说在托托日年赞之前的赞普,都是与龙女婚配的,著名的格萨尔王也是天神与龙女结合后生下的儿子。正是本教祖师辛饶米沃切与龙女结合生下女儿以后,龙女才不再害人。本教最原始的经典《黑·白·花十万龙经》说水中有五百座龙王殿,住在里面的龙神像人类一样在水底生儿育女,守着珍珠、珊瑚、九眼珠、松耳石等,过着富裕美满的日子。人们要想发财,就得供奉龙神。

玛旁雍措美丽的圣湖(圣湖之母玛旁雍措)(5)

在西藏,早期的本教徒称它为“玛垂措”,传说湖底聚集了众多的珍宝,于是以龙王之名“玛垂”命名。它在藏语中意为“永恒不败之湖”。曲尼多吉所著《玛旁雍错概说》中是这样介绍湖的形成的:玛旁雍错诞生之前,曾有一位菩萨心肠的国王木崩,在去往丛林的路上看到乐人们生老病死的苦状,便求教于其师:这些痛苦应属贤明君子吗?答道:应属于所有芸芸众生。国王便请教解除痛苦之法。答道:惟有布施。于是国王令人修了许多房子并邀请乐所有贫苦受难者为他们提供为期12年的温饱。随着烧饭的淘米水愈聚愈多,12年的光阴便成就了一个湖泊。

玛旁雍措美丽的圣湖(圣湖之母玛旁雍措)(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