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时要练得非常宁静(难得的放松练习方法)
练习太极拳时要练得非常宁静(难得的放松练习方法)沉肩坠肘二、两臂前平举,突然自己放下一、拍肩井、后背先实丹田气这是放松动作。两腿与肩同宽,放松两臂,虚握拳,然后以腰带臂甩开膀子,用拳眼拍打肩井和后背。当右拳眼击打左肩井的时候,左拳眼击打右背;反之一样。用意不用力。像拨龙鼓一样,力在腰部,甩来甩去。
图文/积善成德
跳跃
大家对太极拳本身都挺重视,对太极拳热身运动却视为可有可无。这与太极拳健身的目的背道而驰。如果晨练2个小时,必须抽出15分钟至20分钟的时间热身。这对熟练掌握太极拳要领,提高拳技水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我从几位大师的做法总结出来的热身方法介绍给初学太极拳的朋友们。
先说放松练习
一、拍肩井、后背
先实丹田气
这是放松动作。两腿与肩同宽,放松两臂,虚握拳,然后以腰带臂甩开膀子,用拳眼拍打肩井和后背。当右拳眼击打左肩井的时候,左拳眼击打右背;反之一样。用意不用力。像拨龙鼓一样,力在腰部,甩来甩去。
二、两臂前平举,突然自己放下
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手内旋,以手带肘,以肘带肩,当手与肩平的时候,突然放下。主要是练习肩的放松。当然,也涉及了肘和腕的放松。
三、提腿旋转
平衡
两只手抱住一条腿,先左后右旋转;再左半圈,右半圈做前后旋转。两条腿轮流做上诉动作。这是练习重心稳定。不用手也可。
四、松腰落胯
弓步
摆好弓步桩,用腰脊向后移动,带动膝关节移动,其根在脚,胯关节下沉(前胯),前脚略后蹬(实为撑),后腿屈膝收胯,身法中正,膝关节放松,两腿前后蹬。
两臂前后荡秋千,用腰带动手臂主动弹出去,肩胛放松,脚下略蹬,然后逐渐加力,要上下相随。当两手甩出的时候,正是两腿成弓步的时候;一腿后坐的时候,两手也放松地放在跨两侧。每个动作20次,再换另一只脚。这个动作难做,容易顺拐。要求顶头悬,守住中土,上体不要前俯后仰。前弓步时,放手的同时,可以“哼哈”出声,表示发放。向前是发放,向后是放松。
这四个动作可以依次进行,也可以根据时间减少某一个动作,灵活掌握。
再说踢腿练习
一、蹬脚
蹬
两臂坐掌侧平举,踢(蹬)左脚(力点脚根),右腿不许弯曲;踢右脚,左腿不许弯曲。踢出去的脚,高度超过腰。一步一踢。
二、分脚
分脚
两臂坐掌侧平举,当左脚以分脚的形式踢出时,同时左手拍左脚面,实际是脚面踢左手掌;然后右脚向前绷脚面踢出,右手拍脚面(脚踢手掌)。高度与肩同高或超过肩。一步一踢,手脚配合,速度均匀。
三、单摆莲
自然放松
两臂坐掌侧平举,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自左至右,经过面前拍击右手;然后,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自右至左,经过面前拍击左手。这就是左右单摆莲。
四、双摆莲
两臂坐掌侧平举,左脚向前一步,左手找右手向右,右脚自右向左,经过面前,双手同时向左,依次拍击脚面(两响)。然后右脚向前一步,右手找左手向左,左脚自左向右,经过面前,双手同时向右,依次拍击脚面。
五、二起脚
像吗?
又称“腾空飞脚。”陈氏太极拳或其他武术中的跳跃动作之一。杨氏太极拳爱好者也经常以之作为练功的方法。右脚上步,右腿先向前、向上摆踢,右脚在蹬地腾空时,旋即向前上方弹踢;在摆踢左右腿时,分别伴同右手背和左手掌、右手掌与右脚面的两次击响。有两种方法:一是摆动腿先落地,一种是起跳腿先落地,左右二起脚都要会。找个陈拳的师父教你。需要多练习。图形不准确,需要口传身授。
其他如压腿之类的,大家都熟知了,就不介绍了。这些只是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