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筋手法分为几种方法图解(巧生于内手随心转)
理筋手法分为几种方法图解(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滚法主要是指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通过我们腕关节屈伸外旋的连续往返活动,使产生的力量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5.捻法:用拇、食指相对捏住患部筋肉,稍用力作快速搓捻动作(图34)。2.捏法: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提捏某一部位筋肉,用力较轻,动作和缓(图31)。3.弹筋: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用力提托某一部位筋肉,然后迅速放开,使其弹回(图32)。4.拧法:用屈曲的食、中指张开钳夹患处皮肤,一张一放,直到被拧的皮肤出现红紫色为主(图33)。
正骨手法的关键在于手摸心会而不在于外在的繁杂形式,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中论述到:“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手法不需要过于繁杂的医学理论,主要是在练筋推手的基础上多跟师傅学习,实际操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现整理实际操作中会用到的7种正骨理筋手法,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手法之作用,在调理中事半功倍。
一、拿筋手法拿筋手法是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内收,并做持续的揉捏动作,这个方法的动作要领在于,腕部要放松灵活,指面用力,揉捏动作要连绵不断,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它的刺激性较强,可用于颈肩部和四肢部经筋筋结点和穴位,治疗头痛、脖子僵直、肌肉酸痛等症,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开窍提神的作用。比如,用拿法处理完风池穴及脖子两侧,能使毛孔竖起,有发散解表作用,拿肩井穴能通调周身气血等。实际应用时,实施拿法后,常辅以揉摩手法,来缓和刺激。
2.捏法: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提捏某一部位筋肉,用力较轻,动作和缓(图31)。
3.弹筋: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用力提托某一部位筋肉,然后迅速放开,使其弹回(图32)。
4.拧法:用屈曲的食、中指张开钳夹患处皮肤,一张一放,直到被拧的皮肤出现红紫色为主(图33)。
5.捻法:用拇、食指相对捏住患部筋肉,稍用力作快速搓捻动作(图34)。
二、滚筋手法滚法主要是指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通过我们腕关节屈伸外旋的连续往返活动,使产生的力量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
其动作要领在于肩臂不要过分紧张,肘关节屈曲120°~140°角,手腕要尽量放松,滚动时掌背要紧贴身体,不能跳动或摩擦,压力尽量均匀,动作协调而有节奏,不能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
滚法最难的是,回来时能够压住,一般大夫也懂得这一点,但很难做到,因为很累。但如果站桩推手功法深厚的话,光靠放松就自然松沉了,回来自然就压住了。这种方法接触面较广,压力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
滚筋手法操作:
6.擦法:用手掌尺侧缘或掌指关节突起部附着患部,通过腕关节内外旋动作,作连续来回滚动(图35)。
7.滚法:以食、中、环、小四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部附着患部,通过腕关节屈伸动作作连续前后滚动(图36)。
滚法主要用于放松保健,对于肢体的瘫痪、麻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也可以采用此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经筋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一般说来,手法宜轻柔,以患者舒适为标准。中医骨伤界流传一句话叫做“筋喜柔不喜刚”,理筋手法要用柔和之力,柔缓渗透,力度适中。不可用刚猛粗暴之力,否则会损伤经筋。
我们没必要拘泥于花样繁多的手法,只选自己用着最顺手的,几个手法运用纯熟,便可解决许多问题,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就是这个意思。
手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擅长以及患者疾病的耐受程度,而采用相应的手法。大家在调理中常用哪些手法呢?欢迎留言,一起交流。
如果您认为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分享正骨手法,传承和发扬正骨文化,欢迎更多正骨行业的老师及爱好者一起加入,分享、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