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哪些史前文化遗址(古籍里的冷知识)
广西有哪些史前文化遗址(古籍里的冷知识)像这种平时用不着的大的计数单位,要按一般的学习习惯,除了一些科技研究工作,再算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都会用到“无穷”(符号:∞)来表示了。那“亿”以上的单位都有什么呢?相信学习,工作过程中,很多人偶尔都能听到提到“兆”这个数量,这是正常情况下,个人能听到过的最大计数单位了。再像日常做生意,打交道,十几万,几十万就已经是日常普通人能接触使用到的最大单位了。再多的见不到,也遇不到了。非要提这些大数值,要么是画大饼,要么就是吹牛了。当然了,关心国家大事,看些经济新闻,经济领域的话题,那什么千万,亿的单位就见得多了。什么GDP多少万亿,产值多少万亿,但那个是国家级的层面内容为主了,和个人搭不上什么实际联系,这些新闻内容,可以说是平时能见到的最大的计数单位了。除此之外,再大的计数单位,就只听其传说,而不见其应用了。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的介绍,欢迎关注!
近来刷手机,看到很多条科普的消息与视频,说日常常用的计数单位里,除了个,十,百,千,万,前面还有什么样的计数单位。
其实,那些计数单位,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是用不上的,也很少能见到。
像打工拿工资,大多数人拿到的,都以“千”为单位;混得好的,那拿到以“万”为单位工资也还算很常见;再说那些高管,老总,年薪数十万,数百万,也不稀奇。
再像日常做生意,打交道,十几万,几十万就已经是日常普通人能接触使用到的最大单位了。再多的见不到,也遇不到了。非要提这些大数值,要么是画大饼,要么就是吹牛了。
当然了,关心国家大事,看些经济新闻,经济领域的话题,那什么千万,亿的单位就见得多了。什么GDP多少万亿,产值多少万亿,但那个是国家级的层面内容为主了,和个人搭不上什么实际联系,这些新闻内容,可以说是平时能见到的最大的计数单位了。
除此之外,再大的计数单位,就只听其传说,而不见其应用了。
那“亿”以上的单位都有什么呢?相信学习,工作过程中,很多人偶尔都能听到提到“兆”这个数量,这是正常情况下,个人能听到过的最大计数单位了。
像这种平时用不着的大的计数单位,要按一般的学习习惯,除了一些科技研究工作,再算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都会用到“无穷”(符号:∞)来表示了。
但是,因为常常看翻看广西的地方志,以及一些历史古籍,从书中看到,古人的计数单位却远不止于“兆”,一讲起来就是故事了。
不过文章看到这里的时候,要提醒一下,本文以十进制来说明,而古代有十六进制的说法,看完本文不要纠结这个问题。
在汉代的《数术记遗》中,就有说,“亿”,“兆”后面还有几个单位,即:京,垓,秭,穰,沟,涧,正,载,这称之为数的十等。
而这十等数,按照应用,又有上,中,下三等。古人这种计数单位的定则,讲起来就是很复杂的一套系统了。什么“数不识三妄谈十”之类,不好懂这个,也不讨论这个。
反正这么说吧,按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等焉。
十等者,谓“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也。
三等者,谓“上、中、下”也。
下数者,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
中数者,万万变之。若言万万曰亿,万亿曰兆,万兆曰京也。
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也。
怎么理解这话呢。
说白一点,这上,中,下三等数,实际上就是三种不同进制的数学计算方法,在过“亿”的数量等级后,要遵循下等十进一,中等万进一,上等亿进一的规则。
下数的“亿”,是10的5次方,等于是按这些计数单位的数字来递进的,比如说这个数字,100000,正好是对应“个十百千万亿”六位,所以下数就叫1亿,1000000,对应七位,就叫1兆,八位就叫1京,等于是十个数进一个计数单位;
中数的“亿”,就是现在流行使用的说法,1亿是10的8次方,100000000;一万个1亿,10的12次方,就叫1兆;一万个1兆,10的16次方叫1京,等于是10的4次方进一个计数单位;
上数的“亿”,前面和中数规则一样,1亿是10的8次方,但他进位到“兆”,区别就大了,那就得1亿个“亿”,10的16次方才算1“兆”了,10的32次方才算1京,等于是以10的8次方的几何倍数进一个计数单位了。
这种几十位的数字,对于现在,很难应用于实际了,至于古人为什么整这么多位的计数单位出来,也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认知有关系。
那时计数的量级,主要是应用于丈量土地与粮食,财富的称重与计量。看“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这些字眼,包括“个,十,百,千,万”基本都有土地和粮食的影子在里面,这些字用在数量上面,有什么来历,也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看到这里,觉得“上数”的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毕竟算起来,上数的最大的位数,1“载”,已经是10的8192次方了,真要写这个数字,几版纸都写不完。
但是,这还不算完,这数还不算认知极限。在元代的时候,又有新的,更大的计数单位出现。那就是:极,恒河沙,阿僧祗,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海,大数。
这些字眼,看起来就很虚无飘渺了,看着就像佛家用语,事实上也是由印度梵语转变过来的,这当中有什么样的说法,能不能用在实际中,怎么用,那就是另外的历史了。
总之,这些计数单位的进位,也是和上,中,下三等计法相同的。所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历史时期里,这些计数单位代表的计数量实际上是不同的。
好了,小数点左边的计数单位说完了,那小数点右边的计数单位又有些什么呢?
按现在的学习习惯,都知道,上数学课的时候,小数点后面有数的,一般用省略读法,如0.0001,就读零点零零零一,但非要论这是什么数量位,那就是万分之一,即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之类了,和小数点左边的数位是对应的。
但实际上,以传统习惯来说,小数点后面的位数,也是有名称的。最常见的,最让人熟悉的,就是借钱,贷款时,会提到,多少分利息,多少厘利息,这“分”,“厘”就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具体是哪一位数呢?
这就比较复杂了,现在熟知一点的“分”,“厘”,主要是应用于借贷,是经过近代的钱币单位的应用而有所偏差了,又简单说吧,今天的“分”是指0.01,百分之一,“厘”是指0.001,千分之一。
再往后面几位数,一般都多应用于机械加工方面了,如丝,毫等等。反正“分,厘,毫,丝”这种,在现代出现在不同领域,其单位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是重量单位,有时是长度单位,让人感觉是好像他们之间似乎有共同性,又有不同性,显得比较混乱。
实际上,他们都是从古代的计数单位里演变过去的。
《博白县志》关于小数点后数字单位的应用描述
在古代,对于“0”这个数字的概念是很淡薄的,甚至就没有“0”这个概念,古人认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提个“0”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在古籍中,在数字方面,基本上找不到“零”这个字眼。如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将,古文一般说一百单八将,一百又八将。
这么说吧,“零”字,在古代根本就没有数词的含义,就不是“0”的意思,是在近代外来文化传入后,“零”才和“0”划上等号。
所以,古代对于“零”后面的数字,自然不存在什么小数点的概念,整数后面的每一位数都会有相应的字来代替他的位数读法。
更重要的是,古代不像现代,现代提到长度,厚度,重量等等,不带上几位小数都没办法说自己是高科技,高精度,高水平,而古代应用小数点后面的数的领域则不多,并且各种领域使用的长度,厚度,重量等等,又都有自己体系的单位名称,如钱有两,粮有斗,距离有里,长度有丈,等等,加上很多方面也用不着那么精细,用不着这么精准,比较粗犷。
小数点后面的计数单位,在古代最主要是体现在“财富”这方面。
这种说法,现在都还在沿用:
如现在农村被征了地,一去打听:你被征了多少田啊?人家会答:二分田!
如早年买卖黄金,会问:这黄金有多重啊?人家会答:二钱二分?这用法现在主要用于中药店。
如爱好收藏一些“袁大头”,这袁大头真不真,人家有个标准,壹圆币的标准重量都为七钱二分,轻了重了,那就要小心了。
这里提到的“分”,在今天来说,就是小数点后面的位数了。这个古代钱财上的“分厘”和今天认知的钱财“分厘”差别就很大了。
在古代,应用最多的“分,厘,毫”,代表小数点后三位数,如1.111,是钱的话,就是一钱一分一厘一毫;是田的话,就是一亩一分一厘一毫。
那在古代,整数后面还有几位数呢?
说起来也和小数点左边的一样,多得很。如在广西很多的地方志就有相关的应用,如《博白县志》上就有很清楚的记载了,“分”后面还带有十二位数,分别是:
分,厘,毫,丝,忽,微,纤,沙,尘,埃,渺,漠。
这就很夸张了,类比今天的小数点数,那就是计算到0.000000000001了,古人为什么精确到这位数呢?意义何在呢?
今天不深究下去了,就好奇一个问题,古人是怎么能精确到这么小的一个数值的,如是称黄金白银,那他用的是什么样的一把称呢?或是用什么样的工具呢?
精确到这种水平,称出来的东西肉眼还可见?如果果说这样的计数单位还可以理解接受,那翻翻书就更令人大跌眼镜了,怕是你都不敢想象,这个0.000000000001竟然还不是古代最小的数位!
据说还有: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净,涅槃寂静,十个数量单位,同样也是十分虚无飘渺的,估计和恒河沙之类一样,都源于梵语佛家。
对应来说,这个数按今天小数点的写法,就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1,这么一长串位数的小数,不说用古代单位的“分厘毫”之类了,就是用今天流行的“十百千万”的读法,估计没个三五分钟都读不出来。
更不要论其他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广西抗战史料:各县市抗战时期资料系列文章(文末附各县抗日阵亡官兵名单)
广西历史:差点一分为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历史:老一辈人所说的广西初小,高小是一套什么样的教育制度
广西人文:明代科举广西没有出过状元,但有一位状元出生在广西
广西历史人文记录与阅读:广西的山水,探索的历史,精彩的地方志
广西历史:为什么广西每个县都有一所中心校?背后的故事你不知道
广西人文:广西最注重历史文化记载研究传承的地方——钦北防
广西历史:民国时模范省广西特创的国民中学和普通中学有什么不同
广西人文:古代科举史话——一场末代广西乡试,几多人物故事一
广西人文:被《浔州府志》记漏的知府,正眼看世界第一人徐继畬
广西人文:历史最悠久的文庙——桂林灌阳文庙的一千四百余年变迁
广西人文:玉林重建历史地标建筑——万花楼上望花楼
广西名字最复杂,最难认,最难写的城市——玉林:这不是我的本名
广西人文:从恭城文庙说起,孔子万世师表的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广西人文:从桂籍科举状元浅聊科举制度
广西人文:科举进士哪家强,藤县才子佳话多
广西人文:重建的柳州文庙,承接的是什么样的千年历史变迁
桂平人文: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浔州府文庙的千年记忆
桂平人文:从桂平唯二的岭头村惜字炉讲古代的“敬惜字纸”文化
广西人文:古代科举史话——一份明代乡试录,揭科举教育的不平衡
广西人文:古代科举史话——桂平最后的科举举人,国语运动参与者
广西人文:古代科举史话——十个状元五个疑,个个都是话题多
广西人文:古代科举史话——四书五经策五道,高考遇上八股也难考
还是以前的课本好看:广西第一届六年制小学用的课本教材
桂平人文:一张老照片,一段旧记忆,桂平城北小学话往昔
桂平人文:桂平市第一中学——树人漫漫百余年,校友悠悠话往昔
桂平:第一所新式学校——浔州高中的115年历史
读史:阅古藉,知前事